老太太越发急得紧,“他们直说便是,至于这般嘲讽俊来?”

    潘氏柔声道:“罗家是出了几代御史的清贵门第,他家的规矩是京城数一数二的重,在清流中颇有声望,二老爷又闹出那些事,也难怪他们瞧不起人。.因近来的事,有好几个御史连大老爷都瞧不上,时不时挤兑几句。昨儿,吏部尚书也训斥了大老爷,直说他‘任人唯亲,向朝堂举荐不贤之人’这一顶帽子下来,大老爷不敢再帮二叔入仕了。

    大老爷从江南回京赴任,早前抢夺左侍郎一职的官员便有五六个,个个都是在朝中有势力的,便说现在去了礼部任职的丁大人,他妹子还是二皇子宠妃,近来正上窜下跳,想夺了大老爷的吏部左侍郎一职,便是他煽动御史弹劾大老爷。

    老太太少出门许不知道,这几日我们家周围多了好些奇怪的眼睛,怕就是这些对头派来的小厮下人,就等着抓大老爷的小辫子,想把大老爷拉下吏部左侍郎的位置……

    母亲,儿媳这几日整宿整宿睡不着悦。

    但,沈俊臣不体谅她。

    还怀疑他自己不是她肚皮里出来的。.

    若不是她生的,怎会省吃俭用地供他读书,又怎会处处替他谋划,让他去引诱石台县第一富贾石吴氏的宝贝闺女,她做的一切,全都是为了他们兄弟啊。

    他现在是有本事了,却不愿再拉扯一把沈俊来。

    她是做母亲的,自是要帮最弱势的儿子,帮得两个儿子都能过好日子,她就能放心了。

    沈俊臣道:“你是为沈俊来,而非为我,若真为我,就不会任着二弟闹丢我早前的官职。”

    沈俊臣今儿原就忍着,又见老太太说要把沈宛许给崔丞相家的傻少爷,当即就恼了。凭什么要牺牲他的嫡长女,以沈宛的容貌才德,自能轻松寻得更好的。

    沈容、沈宜姐妹与沈俊臣夫妇行礼。

    潘氏道:“宜姐儿,扶为娘回去。”

    沈宜应声扶住潘氏。

    沈俊臣对沈宛道:“宛姐儿,你祖母说胡话,别往心里去。”

    沈宛疑云满腹,沈俊臣出来时说的那句话,如电光火石启开她的心,“爹爹,我在祖母身边长大,祖母待我们大房太太、姑娘……着实不及二婶、四妹妹的十之二三。今儿母亲原是为我们家好,可祖母却一心只想着二叔与二房,即便四姑娘行错了事,在祖母心里,我们大房的姐妹也远不及四姑娘……”

    沈俊臣笑道:“你想多了。”

    沈宛垂眸,福身目送父母离开。

    沈容福身立于身后,低声道:“姐姐的话……是怀疑父亲并非祖母所出?”

    沈宛拉着沈容往漱芳阁移去,进了院门,将沈容离开后的事细细地说了。

    老太太为了让沈俊来做官,近乎到了不管不顾的地步,明知道沈俊来累及了沈俊臣,居然还开口要沈俊臣给沈俊来谋知县一职,想想其行为真真令人寒心。

    前世记忆里,没有沈宾谋害沈宏之事,沈宾迫害沈宽的事也未闹出来,而李氏到她前世死前也活得好好儿的。那时候,沈俊臣的确替沈俊来谋到了官职,沈俊来先是做了个从七品的小吏,到她死时,已是正六品的官。

    沈俊臣不是老太太所出?看着不像,沈俊臣的容貌骗不了,沈俊臣的下巴、嘴巴与老太太如出一辙,而沈俊臣与沈俊来的眼睛、眉头、额头相似度也很高,若说他们并非亲兄弟,这可能性不大。

    沈宛道:“一旦怀疑的种子生了根、发了芽,就会越来越疏远,即便是亲母子,可老太太行事如此偏心,偏二叔不说,还偏宠二房犯了过的孙女,只会让父亲心寒,也会将父亲推得更远,这于我们才更有利。”

    怀疑的种子……

    今日沈宛便在不动声色间,给沈俊臣的心里埋下了一枚种子。

    老太太不就是仗着沈俊臣的“孝心”步步紧逼,咄咄逼人,可若是行事太过,只会讨嫌。

    沈容迭声道:“你自有道理的。我是告诉你,你手头捏着那么多的地契、房契、下人卖身契和银票,往后得搁好了,若再被老太太夺了去,她一旦有了防备,下一次可就没这么容易拿回来。还有,你得有个长远打算,置田庄、店铺,如何个置备法都得有个数。昨儿,我让沐风……”她看了一下周围,止装道:“上阁楼说。”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