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容追寻着他的背影,却见他去的是不远处的凉亭,那里早已有一个熟悉的倩影恭候在侧。.

    梁宗卿揖手道:“沈大姑娘找我有事?”

    沈宛蓦地回眸,微微一笑,欠身行礼道:“就是想向梁先生打听一下,小妹琴棋近来学得如何?”

    梁宗卿回望沈容,“令妹很聪慧,也很用心,是一个意志坚韧的女子,更难得的不急不燥,在下以为,沈大姑娘应该竭力培养令妹,而不应将她拘泥于内院深闺。”

    这不是奉承,而是他实话实说,大抵沈容是他见过最聪慧的女子,有心计,不懦弱悦。

    沈宛轻叹一声,“若是亲娘在,听到梁先生这样的评价,定会用心培养容儿。”

    虽然沈府不错,无论是沈俊臣亦或是潘氏、老太太,都不会用心培养沈容,在沈家人看来,再优秀的女儿都只是沈家父子仕途更上一层的阶梯,但他们可以宠姑娘,也可以疼姑娘,唯独不会舍得在某个姑娘身上花费大笔的银钱搀。

    沈容也一直在敛藏锋芒,在掩饰自己,但因自幼失母,沈宛总会忆起石氏在世的点滴,石氏疼爱长女,给了沈宛最好的教育、吃食、衣着和首饰,几乎恨不得能将能给予她的,都一并尽付。

    梁宗卿道:“五娘喜欢棋艺,对音律琴技也有独到的见解,她的书法虽不及萧、罗二位姑娘,但贵在功底扎实,她若想超越她人只是时间问题。”

    沈宛听到他称赞着沈容,心下大喜,他许还是喜欢她的,只要他今日表明心迹,她便是违抗父命,也要与他在一起,又忆起他要离京的话,他是不是也在试探她?

    一时间沈宛心绪繁复,“梁先生,容儿说过些日子你要离京?”

    梁宗卿正色道:“正有此意。.”

    沈宛迟疑地问道:“京城……就没有你牵绊的人和事么?”

    他对她到底有心无心,萧罗二位及笄之龄的姑娘,似情有所归,加上所爱之人不仅才华横溢,出身也说得过去,瞧着她们的长辈似亦有成全之意。

    爱情,是争取来的。

    沈宛也想为自己争取一回,年暮之时,蓦然回首,便不会再遗憾。

    梁宗卿坦然答道:“自是有的。”

    沈宛的心泛起涟漪,梁宗卿后面的话却很快让她的心沉到谷底。

    “祖父祖母,父母兄弟还有京城的朋友,总还是牵绊的,但我不能因牵绊就止步京城不出门。”

    沈宛见他不明白,她说的牵绊,是指心中喜欢女子,她美丽大方,才德兼备,自小就在赞美中长大,她自以为这样的她足能吸引异姓男子的目光,“你……有没有喜欢的女子,一心想要娶为妻子的人……”

    她的脸颊红了。

    挑破了,问明了,即便他拒绝,此生亦无憾。

    沈容唤声“姐姐”,低声问道:“听说卫国公使媒人到家里给梁大哥提亲了。”

    沈宛眼睛一跳,忆起今日梁宗卿所拒的事,难不成是沈家拒亲在前,他那样骄傲的人,既然知娶她无望,自得放弃。沈宛因找到了原因:是因为被沈俊臣拒亲之故,所以梁宗卿便罢手了么?

    如果是她沈宛,被人拒情,也没有道理继续纠缠的道理。

    沈宛与梁宗卿都是有才华的人,而有才之人,都有共同的特点:骄傲。

    财婆子此刻听说这事,立时笑了起来:“大姑娘,梁大公子无论是人品、才学都是一等一的好,这可是真是一段……”

    “被父亲拒了。”

    如果没有沈俊臣拒亲,梁宗卿又怎会拒她。

    她怎么也没想到,会有这样一出事。

    她还在猜测种种梁宗卿看不上她的原由,而真相不过是沈家无意,她还怎么怪人家,一切都是沈家不乐意。

    这样的好人家,沈俊臣竟然拒了,这内里的原因定是有更高门第的人向沈俊臣流露了口风。

    沈容想与沈宛出主意,怎耐财婆子坐在马车上,只能选择沉默。

    马车出了明春园,没行多久,突地停了下来。

    沐雨打起帘子张望。

    但见前头还有长长的车轿队伍与人群。

    在街道的尽头是京城最繁华的大街,街上走过一抬抬贡品,又有一辆辆车骑走过。

    沐雨道:“是赵国使团。”

    沈容好奇地道:“现下刚进三月,往届进献贡品不都选在秋天入京城,怎的这次选在三月?”

    财婆子伸着脖子瞧了一眼,“听说近来北齐使臣入京求亲,赵国、代国相继派使臣入京,皆有和亲之意。”

    前世这个时节,没有北齐使臣入京之事,代国、赵国遣使臣入京进贡,相继提出和亲。赵国求娶大周皇室女,代国则是将一位才貌双全的公主嫁入皇家。

    沈容微微眯眼,如果她没猜错,代国的玳瑁公主为了能在大周京城一举扬名,在诗词会上大展风华。赵国第一才子、使臣赵硕亦与梁宗卿等人一较高下。

    幽兰诗社、青松诗社先后接到密旨,要他们设法压住玳瑁、赵硕,更不能失了天朝上国的颜面,明日的诗词大会是历届没有的精彩纷呈,对对子、作诗填词、斗琴技、斗棋技、骑射……呈出不穷。

    前世时,沈宛不允沈容去瞧热闹,可她执意不听,硬是与沈宝去了,最后因瞧热闹的人太多,被人挤落河,是董绍安救了她。之后,老太太与李氏便对潘氏说,沈容的名节也毁,只能许给董绍安。

    沈俊臣令潘氏去了已经家运转为劣势、被挤下京城八大世族之位的二流董家拜访,董家听闻沈俊臣的长女沈宛要配与临安王世子,立时应下这门亲事。

    再后来,沈宛为了让沈容得婆家董府上下看重,讨得太后欢心,走了太后的路子,替董绍安谋得了差事,董绍安得以入朝为官。沈容嫁予董绍安后,沈宛为了帮沈容,更是用尽心思,将董绍安介绍给几位得宠皇子,又告诉董绍安如何讨得至德帝欢心,最终,董家得到了已经被中断袭爵的爵位长顺候,董绍安也被封为长顺候。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