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儿还有一事要征求夫人的同意。.”徐琼的语气恳切。

    “又不是外人,用不着那么客气,有话就直说。”

    那么,她就不客气了,“因为琼儿住的院子有些偏远,雨季里要大老远去厨房拿膳食不方便,所以想在院子里砌个小灶。”

    “不是不可以,只是此例一开,对其他人不好交代啊。”荣氏不想应得太爽快,当家主母的架子总得扮个十足才没有人敢看轻她。

    徐琼笑得端庄。

    有何不好交代的?徐府的正经主子没几个,若是硬把洪姨娘和徐芳心与庶弟算进去,一双手也够用,一句话的事非得这么迂回,以示自己揽权在手吗?

    她也不废话,“既然夫人不能作主,琼儿也不敢再让夫人劳心,但是小灶实在需要,琼儿只好去向爹说了。”她摆出了一脸的为难。

    荣氏的面子端不住了,一口银牙差点磨碎,“不过是件小事,怎好劳动老爷,我这儿就能允了你。只是,既然开了先例,这银钱就不能从公中出,你也知道我的难处,琼儿得自掏腰包了。”她就是不想给徐琼一个痛快。

    徐琼就靠那六两银子的月钱度日,根本不够往后的菜肉饭钱和一应开支用度。一个小丫头而已,看她要用什么来养活那些侍候她的下人。

    她若是好好和大家吃一样的饭,不挑不捡,自己绝对不会少了这丫头一口饭吃,但是这丫头想找事做,就得自己担责任了。

    这可不是她这个主母无良,完全是这丫头自找的。

    “琼儿明白。”徐琼老神在在,花自己的钱养自己的人,谁敢不听话。

    荣氏暗地里撇着嘴,徐琼是不当家不知米贵,还一副游刃有余的模样,她倒要瞧瞧一个小丫头能嘴硬到何时?

    “那么,琼儿告辞,不扰夫人歇息了。.”她想要的到手了,这些母慈子孝的表面文章可以打住了。

    第十章与继母过招(2)

    晚上,徐明珠下衙,今天的案子委实有点多,加上没几个月就又到了秋收季节,农民去年上缴到官仓的谷物多,今年风调雨顺,税收也不会少,他愁的是,若是将去年的稻谷大量释出市面,容易造成供给过多以致谷贱伤农,但若是要继续屯放,官仓的陈稻只能往西北送,但送往西北的车资、运费与人手要到哪里筹措呢?

    夫妻俩躺在床上,他想得出神,没注意听荣氏正语带哀怨地嘟囔着徐琼的自专和不知轻重,没把她这个主母放在眼里,她有多么委屈。

    不得不说,荣氏的表情模样都很到位,只可惜徐明珠心不在焉,安抚得很敷衍,“你肚子里有着孩子,别为了这些家中琐事烦心,好好养胎,替为夫生下一个大胖小子才是正经。我们家里人口简单,中馈这事一会儿油、一会儿米的,不知道有多累人,交给管事嬷嬷也可以,琼儿今年也十三了,也是到了该让她学着如何理家管事了,你就让她来帮衬着吧。”

    “这事妾身何尝不知晓,但是无规矩不成方圆,大姑娘一回来就没把妾身这主母放在眼底。”她很努力地抛着媚眼。

    要她教那丫头管事?门都没有!等到那丫头说上亲事了再说吧。

    “女儿本就要娇养,弄个小灶只是小事一桩,也没什么,这和尊不尊敬你是两码子事,别扯在一块。.”

    荣氏听了,不高兴地转过头去。人人都说女人的枕头风最厉害,随便吹一吹,男人就晕头转向了,怎么到她这儿却不管用了?当初应该跟嬷嬷学点什么房中术的,说不准还真能把丈夫捏得死死的。

    她哪里知道丈夫一心扑在仕途升迁,只要家中安和,他对后院的事其实并不是很关心。

    徐明珠总算收拢起其他心思,抚着新妻的小腹,婉言宽慰,毕竟新妻入门不久,身为男人,还是要顾着她的心情的。

    “那孩子刚失去母亲不久,又在外头住了些时候,我外头事多,在屋里,你和她多亲近亲近,琼儿是个细心的孩子,迟早会体会到她的好。”

    荣氏不禁咬牙。刚失去母亲不久?褚氏都死了三年,要多久才算年久日深?莫非丈夫对元配还旧情难忘?

    就算丈夫忘得不够干净也是元配嫡女的错,谁让她不要一辈子就住在婺州,偏偏要回来在丈夫的眼皮子底下晃荡,他的心哪能不偏袒?

    她如今唯一的筹码就是生下嫡子,她就不信孩子生下来,丈夫还会不全心全意地站到她这边来。

    对,只要她将孩子生下来,万事就会更加顺遂了。

    砌灶房不用两天工夫,王夐院里就有了自己的小厨房。

    最高兴的莫过于春娥了,有个小厨房多好,不说大厨房的菜色如何,食盒提到院子来都半冷了,若是在夏天,肠胃弱的人吃了会下痢,冬天吃那饭菜跟嚼冰块一样。

    有了小灶,她娘可以替大姑娘炖点补品,也不致招人眼红,要烧水也不用等炉子,最重要的是,她不用这样跑来跑去,把腿都跑细了。

    她高兴地绕着小厨房转,徐琼坐在内室,温和的视线扫过站在她跟前不远的两排丫头们。

    “大姑娘,这些丫头是夫人吩咐老奴替您送来的人,您瞧瞧可好?”开口的还是那天带着她到院子来的范嬷嬷,态度有些微妙的改变,大体上来说,好了不止那么一丁点。

    不过,她的态度好坏对徐琼影响不大。

    “嬷嬷别急,容我问问。”

    “老奴不敢。”这个大姑娘究竟是打哪儿来的威严,长眉那么一挑、乌眼那么一飞就令人不敢轻举妄动了。

    “我用人很简单,肯给我用,我就用,不能用的就不用。”徐琼抹着杭绸布帕上的小琼花,静静说道。

    荣氏安排来的几个丫头面面相觑,这不是废话吗?

    “听不懂没关系,往后你们留下了就会知道。”看着一脸茫然的小丫头们,徐琼也不解释,会留下来的自然有机会明白,不会留下的就没必要知道了。

    有个小丫头像是想到什么,蓦地点点头又惆怅地摇了头。

    徐琼用手指轻点着几面,“会读书识字的、会做点心的,站出来我瞧瞧。”

    这个要求就挑剔了,会卖身当奴才的,能读书识字有如凤毛鳞角,果然,出列的只有小猫两三只。

    刚刚那个小丫头不在其中。

    一只小小的手举得高高的,声音是抖着的,表情惶恐,“大姑娘,奴婢愿意学,奴婢想留下来。”

    “你这死丫头,大胆!”范嬷嬷叱喝了声。

    “让她说。”徐琼阻止了她的越俎代庖。

    范嬷嬷的表情虽然不豫,但还是闭上了嘴。

    “奴婢不认识字,但是小时候和爹学过数,能算简单的帐目。”她怯怯说道。

    “哦,先说说你叫什么名字,父亲是做什么的?”

    “奴婢叫晓月,是夫人院子里的洒扫丫头,我爹以前是客似云来酒楼的总帐房,但是两年前被马车撞断了腿……”如今只能在家借酒浇愁,偶尔接点零工回来,一家人坐困愁城,她只好把自己卖了让家人求得暂时的温饱。

    “你留下来。”

    “谢谢大姑娘。”晓月感激涕零,软倒身子跪下向徐琼磕头。

    徐琼不再注意晓月,对于将来要在自己眼底活动的人,她难得涌现几分热忱,“有谁娴熟厨艺的?”

    有个五大三粗的丫头大胆地往前踏了一大步,差点将身旁纤细的丫头挤到一旁,被瞪了个大白眼,她却毫无所觉。

    这丫头有双单纯的眼睛,知道要自报姓名,略带不安地绞了绞已经变成麻花的手,“奴婢叫菲菲。”

    “唔,厨房有各种材料,你看着办,做点什么出来让我尝尝。”之后再决定要不要用她。

    菲菲脸色一喜,向徐琼行了礼,动了动鼻子,仿佛闻到厨房特有的味道,不用人指点带路便无错误地朝着小厨房的方向去了。

    徐琼的嘴角不由得泛出一抹真正的笑意,这丫头不知有几分实力,不过看起来挺逗人的,等着瞧吧。

    “春娥,你把这些人带下去,告诉她们王夐院的规矩。”徐琼除了将识字的留下来,外面的院子还欠几个粗使丫头,又点了几人就交给了春娥。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