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多年后的今时,他才知道她姓宫,全名宫清晓,小小取其谐音,也有珍爱的意思。.

    “你就这么惦记上了?”韩若晓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也不是惦记,自然而然的跑到我脑海……”玄子铁倏地嘴一抿,冷冷的瞪视捧腹大笑的男人。

    “果然天生万物相生相克,令人闻风丧胆的妖鬼将军也有他的克星,这会让很多人乐得整夜不眠。”不论是朋友还是敌人,有了软肋便不再无敌,他处处是破绽。

    不知是该喜还是该忧,他要应付的不只是朝廷上的权力斗争,还有他二叔父、二婶母贪心不足的嘴脸,里外夹攻。

    而此时两人口中的那个丫头正喜孜孜的返回宫府,她有些小恶意地带着小九儿去摆显,童心未泯的宫清玥不知道自己做了枪使,和宫清晓一人一语的炫耀首饰有多便宜、她们捡了多少好处,可惜姊妹们不在,要不然人手一份。

    这把心高气傲的宫清漪气得柳眉倒竖,眼眶里泪珠滚动,一回到院子就把种了多年的海棠花拔了,撒成一片片。

    第十章争回一口气(1)

    到了该摊牌的时日。

    温氏早就知道有这么一天。

    宫老夫人许久未见动作,她以为老夫人长年吃斋念佛有了佛心,决定放过三房,不再当他们是可以议价的物件。

    可是她并未掉以轻心,真的认为人的本性会变,婆媳多年,她深知老夫人这人从来不会承认她做错事,永远都是别人的错,是别人让她堵心,她把气出了有什么不对,这府里除了老太爷外数她辈分最大,她想做什么还用小辈点头吗?

    孤傲、固执,是非不分,眼中只有自己和她亲生的孩子、亲孙子孙女们,其他人全是来和她争抢的祸害。.

    果不其然,宫老夫人忍不下去了。

    在看到三房的小丫头拿了一万两买下价值不到一半的破酒庄,她的心疼得一抽一抽的,好像有人拿着刀割她的肉似,把她看得到、摸不到的银子散出去,这得有多败家呀!

    人家还理直气壮的回道:“这是我娘的体己呀!我娘说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她不缺这点小钱。”

    不缺?

    多霸气的语气,一万两叫小钱,省着点用全府能用上一年半载,她不缺,宫府缺,有银子为什么不拿来孝敬嫡母?

    宫老夫人当下气到心口疼,捂着胸口直喘气。

    “娘。”温氏恭谨的一福身。

    “嗯!你来了呀!”神色平静的宫老夫人状若无事地以杯盖拨着茶杯里的茶沫。

    “是的,娘,你一遣人来传,媳妇一刻也不敢耽搁。”她低眉顺眼,语气轻柔,一副温婉似水的好媳妇样。

    “我找你来也不是什么急事,明彰、明彦、明元、明骏他们都已有家室,就连小六明槐也定下亲事,这些年你们三房不在京里,没个长辈操劳这些小事,我想我这祖母也不能干晾着,该为明湛、明溪着想着想……”

    她一想算计人就会转动佛珠,好像这样就能让她有如菩萨般端和,以慈悲心来化解世间的苦难。

    “娘的一番心意令媳妇为之动容,每每感念其恩,可是明湛那孩子在上京前就定下亲事了,对方是布政使之女,媳妇不敢悔婚。.”她毕恭毕敬的垂眸视地。

    其实之前和钟家的婚事还在商议阶段时,双方尽管都有意愿两家做一家,可是却被老夫人一封信棒打鸳鸯,再无下文。

    在女儿的出谋划策下,温氏悄悄派信得过的人往江南送信,并把儿子的庚帖送往钟家,若是对方还有许婚的意思,便将钟家女儿的八字送来,婚约便算成立。

    该说宫明湛长得太过俊秀了,在屏风后头偷偷瞧过一眼的钟小姐一看就喜欢上了,缠着母亲非君不嫁,这才撮合成了这门良缘,早老夫人一步议定宫明湛的终身大事。

    不过困难的事还在后头。

    “父母在,定什么亲,你们有没有把我和你公公放在眼里,这么大的事居然说也不说一声,擅作决定,你知不知道我已经和林千总的夫人说定了,要把她的庶女嫁给明湛为妻。”

    她说出的话没人敢说不,她不信三儿媳妇敢忤逆。

    庶女?她优秀儒雅的儿子就只能配个庶女吗?老夫人是有多恨三房,恨到要将他们踩到泥里?

    当温氏听见婆母为长子挑的对象是个庶女,她几乎要忍不住让泪水夺眶而出,随即被一股怒气充斥胸口,强压了下来。老夫人已经毁了她的丈夫了,难道连几个孩子也不放过吗?

    “娘,我们不是不顾及你和爹的想法,可是早些年我们写了不少信给爹娘,却一封回信也没收到,多年来不闻不问,我们以为你们忘了三房。”断了银两是想逼死他们。

    “你是在怪我了?”宫老夫人冷眉一横。

    “媳妇不敢,媳妇和夫君是想孩子都大了,是时候准备准备,刚好在上香时巧遇偕女同行的钟夫人,她一见咱们明湛就很中意,拉着我的手直喊亲家。娘,媳妇只是平头百姓,哪能和当官的叫嚣。”

    温氏的这番话全是宫清晓教的,管他真假为何,先把老夫人糊弄过去,姿态摆低点,要算帐时再一起算。

    反正宫清晓有恃无恐,她有老和尚做“伪证”,七十高龄的圆一大师一开口,连钟夫人都相信确有其事。

    “不行,我不同意,去把这门亲事退了,我不能失信千总夫人。”宫老夫人不能接受别人违抗她的意思,她就是要三房过得不痛快,最好一次打得他们这一房没有声音。

    “娘,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您和林千总夫人只是口头约定,而我们是正式交换庚帖,也定了婚期,只待走完六礼您便多了个孙媳妇。”为了儿子的将来,温氏丝毫不退让。

    “可是这家人不好,这个钟字不吉利,送钟,送终,这是要送谁的终?我不喜欢,退掉、退掉。”她飞快的转着佛珠,神情介于盛怒和对媳妇不满之间。

    “娘的要求恕媳妇不能遵从,为人处事要依礼而行,父亲身为文阁大学士最重礼法,媳妇不能逾礼而为。”居然要把一个不知哪个旮旯扫出来的庶女硬塞给她品格高洁的儿子,老夫人此举太欺人。

    “不过是一个外放官而已,比得过为官多年的京官吗?你到底会不会盘算,你这坑害自个儿儿子的娘亲真是祸害。”她非让老三休了她不可,孰重孰轻竟然分不清。

    “娘,布政使起码是四品官,而四叔也才是六品小官员。”官大一级能压人,不论是不是京官,要能升官才有底气。

    “你……你……你竟敢说自家人的不是,你四叔只是一时的不顺遂,等我们拿银子为他疏通疏通,他成就会比布政使差?”在宫老夫人眼中,她的儿子没有一个不好的,只能说他时运不济,半句实话也听不得。

    果然说到银子了,女儿猜得一点也没错,老夫人只会在这上头作文章。“娘,我们说的是明湛的婚事,您离题了。”

    见她没提到银子一事,嘴比蚌壳还紧,宫老夫人面上生恼。“哼!林千总夫人说好了,每嫁一个庶女压箱银是五千两,连同陪嫁的铺子、庄子和一些金呀银的,少说一万两,年底前过门,咱们只需走个场就好,聘礼方面不必太费心。”

    这是多么想嫁女呀!连聘礼都可有可无,肯定有内情,温氏暗忖。“李嬷嬷,把铜红匣子给我拿来。”

    “是的,三夫人。”

    李嬷嬷有五十多岁了,是温氏的陪房,也是她奶娘,她把温氏当亲生女儿疼着,主仆俩感情深如亲人。

    “娘,这里有两万两银票。”温氏把四方匣子打开,厚厚一迭的银票现于眼前,每张银票面额是千两。

    “两……两万两?!”即使是手掌中馈的宫老夫人,一见一笔大钱就在跟前,她转动佛珠的手还是微微一颤。

    她的眼发着狼光,盯着银票不放。

    “如果娘首肯的话,就用这两万两买我儿子的婚姻吧!”女儿说得对,钱能解决的事就不要避讳拿银子砸人,对付老夫人这种人,咱们就是财大气粗,她能咬咱们一口吗?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