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港台言情 > 红袖添饭香
    爹只做到了前面,却没做到后面,出船载私货?只怕也不是第一次了,为了大哥之事家里鸡飞狗跳,爹可能好几个月没有好好看过帐本跟出船表,这才让他们钻了空子。.

    有一就有二,真不能不管了。

    发落了那副管事之后,纪颐溯回家跟自家爹爹商量,纪老爷也累了,说随他怎么管。

    有了父亲这句话,纪颐溯开始定起规矩,上船的箱数,下船的箱数,都要有人负责点交,他会派人查,要是数目不对,就回家吃自己吧。

    刚开始还有几个领船去跟纪老爷告状,那些不长眼的领船当然都被辞了—纪颐溯觉得人笨真是没救,他才说要查呢,马上去告状说不要,是怕人家不知道你们就是夹带私货那几个吗?

    雷厉风行了几个月,清走了七十余人,纪家要再招募工人自然容易,并没有什么人员衔接问题。

    没人夹带私货后,正货能装更多,每个月的净利往上多了三千多两。

    纪老爷知道有人偷运,但一直以为只是一两箱小物,直到看见帐本,才发现人心不足,更觉得自己真是老了,也累了,管不动,也不想管。

    于是纪颐溯全面接手纪家船务,这时距离纪颐生离家出走刚好一年。

    第2章(1)

    船驿的管事跟工人,看到纪颐溯越来越恭敬,官府大爷也是喊着「纪贤侄」,纪老爷已然不管事情,纪颐溯代表着纪家这件事情,一日稳过一日,李氏急归急,但也没办法。

    儿子自然是找到了—还在康祈府,李氏每个月派心腹赖嬷嬷送钱银过去,那齐氏已经怀孕,她又买了几个丫头过去伺候,让她专心养胎,儿子请了教席到家里,准备年后考试。.

    老实说,儿子考上国生的可能实在太渺茫,李氏只能祈祷齐氏肚子里的是男孩,丈夫看在孙子的分上,肯定会心软,纪家香火不旺,陆氏当年抱着儿子进门,公婆不也只有欢迎的分吗?

    只是齐氏还要好几个月才临盆,纪颐溯现在就已经全面接掌了,那些大小管事看到他,每个都恭恭敬敬,逢年过节也是他出入知州府官的宅邸,年纪虽轻,但带着重金而来,又有谁会拒绝,何况他接掌后船驿收益便多,孝敬自然也跟着增加,那些大小官儿,谁看到他都是笑出一脸花。

    李氏越想越心烦,想到自己有个外甥差不多二十岁,不如让他去船驿做管事,一方面熟悉熟悉,将来等颐生接手了,好帮忙颐生,一方面也是看看船运到底如何运作,别让纪颐溯坑了自己儿子。

    晚上遂跟丈夫提起,纪老爷却十分不高兴,「现在是颐生不要家,可不是我不让他接手产业。」

    李氏见被识破,有点尴尬,「我又不是那意思。」

    「总之,你别找颐溯麻烦,你的外甥是你的亲外甥,但对我纪家来说,却是个外人,我纪家的产业还要找个外人来探看?我的儿子做生意,还要李家人监视?你现在是纪家的媳妇,还是李家的姑娘?」

    李氏脾气不小,但这次被骂,却是不敢说什么,想想自己也真是太急了,找个人一下就要翻帐本,难怪丈夫不高兴。

    「颐溯已经十六了,你看看有什么不错的小姐给他讲讲亲事,不要老是想那些有的没的。.」

    李氏听到这个又觉得烦,「我说谁老爷你都不满意,我看老爷你自己张罗好了,反正你现在也不去船驿了,闲得很。」

    「我一个大男人给儿子张罗婚事像什么话?」

    「老爷的意见太多,这不行,那不要,搞得好像选太子妃一样,现在官媒没人敢接我的帖子,老爷娶媳妇,我一介民妇,张罗不起。」

    纪老爷想起自己这几个月都不知道摇了几次头,有点不好意思,「只要名门淑女,家世清白,姿容端丽,其他我不讲了。」

    「真不讲?」

    「真不讲。」

    「那我说了,这次若对方是名门淑女,家世清白,姿容端丽,老爷你还摇头的话,那就让我把儿子接回来,这样行不行?」

    「行!」

    于是当一个月之后,李氏说要把自己的侄女许给纪颐溯时,纪老爷虽然傻眼,却也不得不认。

    李知茜,十五,比纪颐溯小上一岁,父亲李彬不到二十岁就连中国生,京生,与妻子因为山贼打劫早逝,女儿被接回本家,李家如今便是李老太太,李二老爷,三老爷,李副府已经在八年前过世,但进士头衔还在,是道地的书香门第。

    名门淑女,家世清白,姿容端丽,样样符合,纪老爷只能默默点头。

    陆氏自然气得跳脚,她被李氏欺压了一辈子,现在还要娶她娘家小辈,想到就讨厌,但她不过是个姨娘,这婚事又哪里轮得到她发表意见呢,只能跟儿子女儿抱怨,但面对李氏跟纪老爷,却是什么话都不敢说。

    至于纪颐溯自然也是不太愿意,他娶妻是为了孝顺母亲,传宗接代,可是李氏欺负他母亲不是一两天,她的侄女又怎会真心孝顺,只怕让母亲闹心不已。

    但要拒绝也不适合,嫡母张罗婚事,天经地义,李知茜的出身也没得挑,嫡母把兄弟的嫡女许给自己庶子,那是相当看得起这庶子,若是他说不要,变成他站不住脚了。

    众人心思虽然不同,但合过八字后,也确实操办起来。

    李家来过纪家两次,纪颐溯都刚好有急事出门,回头听母亲说起李知茜,容貌出色,笑容可掬,性子活泼大方,身段看来也应该好生养,李知茜说自己不善女红,刺绣什么的就不献丑了,带了亲自养的两盆桌松送她,一盆长寿松,一盆安平松,希望给她讨个好兆头。

    陆氏说,李姑娘挺不错的,大户人家的嫡小姐跟她这种丫头抬上的姨娘有说有笑,那样爽朗真的难得,可是啊,她实在不想要李家的媳妇,她已经吃了十几年李家女儿的亏,不想跟李家有牵扯。

    李氏自然知道陆氏不喜,但不想管,姨娘而已,她才懒得理。

    几个月后,齐氏第一个孩子落地,是个女孩,李氏忍不住失望,想到短时间内无法接回儿子,连去看都不想了,只叫嬷嬷好好照顾。

    另一边,纪家却是已经准备得九成,只等着迎亲。

    但只能说,纪家实在太有提供闲话的潜质了,亲事都已经准备得九成,居然也能黄了—就在李知茜过门前两个月,纪颐溯身边的大丫头玉帛有了。

    对,就是那个有了,而且一出来就是五个月。

    纪颐溯已经十七,房中有几个伺候的丫头很正常,只不过丫头不能抢在正妻前有孕,这事要怪,就是李氏管家无方。

    面对纪老爷的拍桌大怒,李氏大喊冤枉,要娶的是自己亲哥的女儿,就算要坑,也不可能坑这件事情。

    知茜从小父母双亡,连她这已经出嫁的姑姑都对她十分怜惜,爹爹还在时,弟弟跟弟媳们对知茜还算不错,爹爹过世,对知茜的态度就不是那样好了,就算李老太太疼这孙女,但隔着儿子跟媳妇,很多时候也是有心无力,李氏知道母亲为难,前两年买地给齐小姐赔罪时,她也顺道买了一块差不多大小的,偷偷给了知茜,让她谁都别说。

    她这么疼这侄女,怎么可能搞这出?

    肯定是纪颐溯不想娶,故意设这局,通房有孕,那代表这人家嫡庶不分,规矩不好,没有哪家姑娘敢冒险嫁过来,万一丈夫偏宠通房,通房又一举得男,那自己是要怎么办才好?

    李氏心知是这庶子搞鬼,但说出来只会更让老爷生气,他肯定会说,丫头大肚子,本来就是主母失职,庶子也是儿子,房中几个丫头都搞不清楚,当什么母亲,掌什么钥匙。

    几日后,纪老爷又上李家道歉,顺道退回彼此婚书,李老太太脸色极难看,想也是,遇到这种事情谁高兴得起来,在点聘金时,李老太太自行扣下了大概五分之一的东西,孙女被退婚,要再婚配只能配上较差的,更别说沦为茶余饭后的话题,总得给她些补偿,纪老爷自然不敢抗议。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