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一号人物
    有人说东湖会所装修得富丽堂皇、金碧辉煌,档次非常非常的高、非常非常的奢华,到处都是贴金的装饰品,什么青花瓷、成化窑这些东西,如烂白菜一般摆的到处是。

    如果下次余鄂遇人说这里金碧辉煌,余鄂肯定要抽他耳光。

    没去过那里,就不要土包子般乱说。

    在这里,余鄂根本无法想起金碧辉煌这四个字。

    这里没有一个地方,能用金碧辉煌这四个字来形容。如果真要用什么词语来形容的话,余鄂觉得用舒服自然这四个字最合适不过了。

    至于那些传说中的什么青花瓷、成化窑,更是一个也没有发现。

    倒是墙上挂的着几幅画和字,余鄂可以肯定,是韩江南大师的真迹。

    因为以前工作的缘故,几年前韩江南大师还没红起来的时候,余鄂和他就认识,所以对他的作品非常清楚,也基本上能鉴定出真伪。

    这幢楼挂了八幅韩大师的字画,随便一幅都值个三五百万。

    当然,逛一圈下来,余鄂对这里还是有一种特别感觉,而且这种感觉非常的强烈:那就是在这里,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你看到什么,无论你拿起什么,你都会觉得很顺眼,很顺手,关键是很舒服!

    好歹在帝都见过世面,余鄂发现在这无时无刻的舒服背后,实际上隐藏着的内涵,就是真正的奢华。

    比如这里的家具,都由上好金丝楠木制成。摆放在房间里,你并不会因为它们的名贵,而觉得耀眼。

    不但不耀眼,你甚至都不会觉得它们显眼。

    但你当你仔细去欣赏时,就会发现这些家具,虽然不是清明时期的老物件,但都是名家手笔。它们不但制作精良,而且无论是看上去,还是坐在上面,都会让人觉得很自然很舒服,绝对不会有一丝一毫的违和感。

    余鄂知道,这才是真正的奢华。

    这里不是金碧辉煌、美轮美奂的那种奢华,而是低调、和谐、舒服、自然的奢华。

    “东湖会所?”四季红派出所所长办公室,正舒服的葛优躺着的所长朱光明,听了林辉汇报提到东湖会所时,他下意识就坐了起来,眉头皱皱用重重的鼻音问了一句,“你确认了吗?”

    “我打过这个电话,确认过了。”林辉来向所长汇报前,早就打电话去确认过,要不然他可不敢向领导报告。

    “这倒是奇怪了,怎么和这个地方搭上了呢……”朱光明摸着自己的光头,想着最近区里的一个传闻,开始对这个余主任有兴趣了。

    朱光明今天上午之所以几次念叨东湖会所,就是因为这个传言。

    这个传言传了十来天,但昨天晚上正式确认了这不是传言,是真实发生了的事情。

    今年是换届年。

    因为特殊原因,东州市的人事调整比其他地方滞后半年。

    目前东州市各区正在酝酿各自的四大班子人选,陵城区自然也不例外。

    根据现任常委班子的年龄结构,正常情况下陵城区13名区委常委,至少有7名要退居二线。这对于陵城区众多的处级干部来说,绝对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因为就算市里、省里从其他地方交流几个过来,那也能为本地干部留好几个坑。

    随着年关临近,区委班子逐渐开始有了着落。

    比如上星期市里就从外地调来一个常委副区长,眼看着还只有公安局长、宣传部长等少数几个位置的人选,还没有确定。

    但昨天晚上的消息,让朱光明大吃了一惊。

    甚至可以说是石破天惊!

    之所以说石破天惊,是因为昨天那个消息涉及的位置,是朱光明的顶头上司区委常委、公安局长。而这个传出来的人选,既不是呼声最高的某副区长,也不是背景过硬的某局长,更不是想尽办法往上爬的某主任。

    居然是从没人会想到的,区政协里排名最末的副主席。

    在陵城区四大班子序列里,和政协副主席同样级别的正处级干部有上百人。

    区委常委也是正处级,但绝对是陵城区里排在最前的那几名。

    而政协副主席同样是正处级,但正常情况下是排在最后的那几名。

    这一头一尾,至少相差了十多个看不见的台阶,手里的权力自然也就是千差万别了。从倒数几名跨越许多人,排进正数前几名,这绝对是一件很少见的事情。

    政协还有个别名叫“正歇”,意思是干部正儿八经去歇息。

    既然当初让他去政协,那也应该就是让他去好好歇着,这会儿居然又来一个逆袭,怎么能不让大家大跌眼镜呢?

    “你打电话问问,余鄂是不是真在东湖会所?”朱光明捉摸着听来的消息,对于刚才林辉说的还有些不相信,余鄂一个小不拉几的街道办副主任,怎么可能在那里面。

    虽然余鄂报的那个电话,是东湖会所的电话,但这小子不一定就在里面。

    只有确定了他本人在里面,朱光明才会相信,这小子确实能进出那里。

    “老王这一手玩的漂亮啊!”朱光明在林辉走后,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后感叹。这个老王和朱光明有一定交情,两人当年都参加过“中青班”也算是同学了。那时候陵城区还没划归东州市管辖,两人当时作为陵城市的年轻干部,被市委推荐到省委党校,参加江南戍层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也都是组织培养的苗子。

    当年参加基层“中青班”的二十多名同学,十多年后大浪淘沙,有的已经担任了地市书记市长,大部分像老王一样也是处级干部,唯有朱光明只进步了半级,从当年的副所长提升为所长。

    这其实也是朱光明多年来的痛。

    这种痛痛彻心扉,但他无处可说。

    同样,老王虽然比朱光明要好点。但实际上也好不到哪里去,他虽然升了个副处级,但代价是远离权力中心。

    这几年老王手上的权力,甚至都没朱光明大。但没想到,这老小子居然这样玩了一手,来了一个屌丝逆袭,马上就要成为陵城区一号人物!

    而朱光明之所以对会所感兴趣,就是听说那政协王副主席的逆袭,和这个地方有很大的关系,他之所以即将要成为一号人物,就是因为他能进出东湖会所这个地方。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