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一号人物
    当然了,在动下面人的之前,也有领导建议,是否可以动马明元。

    提议动马明元常委的初衷,自然是想提拔马明元。

    同样,将马明元调离四季红街道,区委书记早就有这个想法,他上任不久后第一次动干部,就计划要将马明元调走,但三位常委都反对,连常委组织部长也委婉建议他慎重,所以他才没有动马明元。

    这种感觉让书记很是不爽,但因为那时候正和区长相互针锋相对,他也就没再继续一意孤行。不过现在有人在此提出这话题,他老人家倒是动了动心思,想将马明元这个不倒翁,从四季红街道给挪走。

    但做方案的时候,组织部长依然还是委婉提醒,书记也就没再说什么了,毕竟组织部长这么多年来,都一直非常支持自己的工作,好歹得给他点面子。

    当然了,按照提议领导的意思,是要将马明元调到其他街道任主任,或者是区上某局办任一把手。按说这样确实皆大欢喜,而且组织部长也赞同这个方案,甚至还为此做了两套方案,但这种情况区委书记不同意。

    首先,区委书记认为各街道和各局办,都是坑少萝卜多没有空着的坑,如果要给马明元找个坑,那就得给马明元调拨一个坑,这样的话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为了马明元而折腾大家那绝对是得不偿失。其次,他认为四季红街道班子搞成这个样子,与马明元有直接的关系,这样的人就不应该被提拔。

    既然一二把手都不能动,那就只能动下面的人了,划拨来划拨去、设计来设计去,领导们发现如果不动一二把手,那动其他人根本无法解决问题。

    然后又有领导提议,既然动人没用,那不如利用这次换届的契机,再给四季红增配一位党委委员,一位民主党派副主任,这样不但给四季红街道配足了干部,而且党委领导班子成员是奇数,行政领导班子也是奇数,还解决了班子要有民主党派的结构问题。

    按照陵城区的组织原则,一个班子要增加两人,一般情况下会从本地产生一名。当然,组织部也会表面上客气客气,请街道党工委推荐两名候选人,组织部和区领导会认真考虑他们的意见。

    一个组织班子里,在上级提拔班子成员时候,谁的话语权越大,谁才是这个班子里真正的一把手,才是真正能指挥得动大家的人。

    一般情况下,或者说正常情况下。为了便于组织任命的一把手开展工作,上面一般会最大程度的考虑一把手的建议,至少要一把手不勉强不反对才行,否则这个一把手就会威信扫地了,绝对很难开展工作。

    李松虽然是四季红街道一把手,但因为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惯例,以及他原本在区上得罪了一些人,别说让区上考虑他的感受和建议,区上不处处为难和他作对,否决他建议推荐的人选,那就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所以李松自己也很明白,对于这种事情他也就更加难得插手了,反正我自己说了没用,甚至说了反而会反起作用,就完全没必要因此而得罪人了。按照四季红街道以前的惯例,这种向区里推荐干部的情况,一般是马明元先拟定一个名单,来和李松先商量商量,然后再拿到党委会上过一下,最后实际上是按马明元的意愿,将名单报送给区委组织部。

    说白了,马明元这样做,也就是来尊重尊重他的意见,让他得到了心灵上的安慰和满足。其实这种感受,李松是非常的不爽,但他没有办法,谁叫他的靠山以及靠山的靠山,都远离了江南以及东州的权力中心呢。

    余鄂当然能理解李松的心情,再看了看街道所有符合条件的人,余鄂其实觉得都能胜任,街道这批干部已经在原来的位置上压得太久了,需要流动一下激发大家的活力,要知道只要上面有个位置往前挪一步,后面就会有一串的干部得益。

    李松也没说是谁或者说懒得说谁,不过从符合条件的中层干部来看,民主党派副主任只有李通符合,因为四季红街道中层正职中,只要他是民主党派人士,如果街道要推也就只有推他了。

    至于党委委员,符合条件的可是有十多名。

    暂且不说推荐谁合适,余鄂估计李松都知道,这个岗位百分之九十落不到街道自己人身上来,所以也就没去考虑这些。

    “那我们先不说这个,反正这事情也不是我们说了算。”李有些自嘲的松笑了笑,心里很满意余鄂刚才那句话,也就不在乎这种虚套了,就转头和他说起另外一件事情,根据市委组织部的要求,2003年挂职干部工作又开始了,四季红街道分配了一个挂职名额,要求必须选派中层干部参见,并定向挂到工控集团。

    因为要挂职的地方是工控集团,再加上这两天余鄂表现得非常好,李松就特意来问问余鄂,想听听他的意见,或者是看他有没有想法。这种事情的想法,可以分两方面来说,一种是有要培养的人选,可以通过挂职让他去刷简历,回来在之后重用就有说法。另外一种,就是看谁不顺眼,想要将他从重要的位置上,悄无声息的做一些手脚。

    “如果在过几个月,我倒是觉得派韩勇去不错,让他去大企业锻炼锻炼,也能开阔开阔眼界。”余鄂昨天就听说了这个事情,刚刚在车上就有了想法,原本还琢磨着如何找李松开口,现在李松主动征求自己意见,他也就不动声色假装思考了一番说,“不过现在考评工作还没结束,他还真走不开。”

    “创示范”工作这么重要,现在又到了最紧要的关头,负责这项工作的干部,怎么能派到外面去挂职呢,万一这事情有个闪失,到时候谁都吃不下那后果。

    “那是,你这里的人是绝对不能动的……”李松并不知道,余鄂曾经是挂职专业户,还给他解释着说,“这两年挂职搞的有些变味了,要求嘛都必须是各单位的中层干部,但派出去之后嘛回来又不提拔,倒是变成了刺头集中营了……”

    “要求中层干部的话,那可就不好办了。”余鄂继续假装无奈的笑了笑,似乎是理解了李松的意思一般,又开始思索起来。六七年前,挂职确实是个有效晋升渠道,但随着大推行这项工作的原任市委书记调离后,这项工作更多流于形式了,“我们看看有20多个科长,可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除了办公室有一正三副外,其他科室可还真派不出科长来……”

    余鄂看了一眼李松,他话里只是就事论事,似乎是顺着李松的话说,也不知道李松会不会知道自己的意思,更不知道他知道了自己的意思,会不会给自己这个面子。

    “嗯,也只有把党政办了。”如果让马明元来说,现在这种挂职,他绝对不会选派办公室的人,李松看了余鄂一眼,意味深长的笑了笑顺着余鄂的话说,“我看陈汉不错,他是可以去……”

    党政办确实有三个副主任,不过其中两个分别是李松和马明元的司机。另外一个副主任主要负责文字工作,各方面能力都不错,就是为人耿直了点,被陈汉在副主任的位置上压了七八年,一直在那里动弹不得,眼巴巴瞅着陈汉调走或者自己挪到其他科室去,可陈汉自己升不上去,也不肯让他调到其他科室。

    这次余鄂不动声色在李松这里敲了敲边鼓,自然是给想暂时将陈汉踢走,要给那家伙一个机会,让他和陈汉窝里先斗起来再说。

    其他科室倒并不是只有一个科长,有的科也有科长副科长两三名,不过四季红街道十来个科室,不少科室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就像社会事务科还挂着一个残联办公室的牌子,甚至有些科室还套着三四块牌子,要是每块牌子都要挂个科长的话,那四季红的科长们还远远不够。

    但实际上,这些科室的工作由一个科长主抓,其他副科长完全可以脱出来,即使真的脱不出来,也有其他人来顶着,余鄂只不过是找这样一个借口,向李松表达自己的意见而已。

    “嗯,我也觉得他不错……”余鄂心想大家果然是小看了李松,自己也就只是点了点党政办,他就顺势而为满了自己的心愿,看来自己昨天和今天这步棋,绝对是走的正确,“不过这种大事情,还是您说了算,我反正为您马首是瞻……”

    李松突然觉得,这才是做老大的味道,聊聊天说说话就能搞事情。同样,余鄂也觉得,这才是做领导的味道,忽悠忽悠就能办成自己的事情,这种味道确实不错。两人这样看似随意的聊了几句,实际上却是决定了一个人的前途,而且还顺道耍了马明元一把,甚至有可能断其一臂。

    【作者***】:不知不觉100章了,20多万字了,和当初大纲计划差不多。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请大家继续支持石头。谢谢!

    《一号人物》开篇展现了余鄂挣扎着破局的故事,情节相对可能会压抑一些,不过石头尽力写的通畅一些。不过既然破局了,接下来自然就轮到余鄂大展身手了,情节肯定会更加通畅、畅快了!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