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一号人物
    为了做到没死角,区上给大家配备了大量的蜂窝电话,通过内部频道第一时间传达相关的情况。.街道领导和各社区书记,都配备了专用的蜂窝电话。

    按说,这种国家级层面的创建工作,应该有中央部门组织进行。

    但因为各种原因,今年采取的是委托各省组织进行,中央部门派出少数督察人员,跟随省里的考评组进行督查。

    这样的考评形式,其实就是将权力下放到各省,由各省进行统筹。

    为了摆平申报评选的区县,今年省上采取了暗访和明查的形式进行考评。组织了十几个暗访小组,既不通报具体的人员名单,也不通报具体的检查时间,暗访组会在规定的一周内,自己到创示范的区县完成所有暗访检查工作。

    相对于明着的考评来说,暗访可是防不胜防。

    所以申报了“创示范”的区县,从上到下一个个都很紧张,生怕自己哪里会被暗访组查出毛病。余鄂他们作为“创示范”工作的最前沿,自然更加害怕出毛病,所以从上周进入迎检阶段后,四季红街道也学区上的模式,将任务和责任分解到了每个人。

    区上规定,四季红街道的责任,由李松这个一把手,以及余鄂这个分管领导全权负责,出了问题首先拿他们两是问。在街道和各社区,余鄂也让郝丽参照区上的形式,进行了任务和责任分解,一层层落实到各科各社区,还要去各科各社区要落实到具体的人。

    同时,根据区上的要求,四季红街道设置了一个指挥部,在各个社区设置了指挥点。李松和余鄂担纲,在街道指挥部负总责,这里除了他们两位领导外,由社会事务科和残联的工作人员辅之,负责整个四季红迎检工作的指挥和调度。

    四季红街道另外四名班子成员,被分配到了另外四个片区坐镇。

    同样,街道十几个科室二级班子,也都分配到各个社区坐镇,现在一个个待在社区办公室里蹲点指挥,负责各个社区的迎检工作。.

    谁负责的那个社区出事了,这个人就得负责。

    按照李松的说法是,四季红如果出了篓子,他和余鄂肯定要吃生活,但在两人吃生活之前,他们肯定会找出责任人。

    谁负责的那个社区出事了,蹲点的干部和社区书记两人,双双免职问责。

    昨晚很迟才接到区里通知,在和李松通了气商量好后,当时就让郝丽通知街道13位社区书记,今天早上七点半之前到街道,要为应付检查专门开个短会。换作以往,这种临时起意半夜通知社区书记,第二天还没上班就来开会,13位书记能到一半就非常不错了。

    但这次大家都知道事情的轻重,要是这事情谁出了漏子,那绝对是吃不了兜着走。同样,李松也让党政办挨个打电话,通知街道所有干部职工,都必须在八点钟之前赶到工作岗位上。

    这个会很短,只开了十来分钟。

    内容也很简单明了,李松主持会议说了两句开场白,立马就让余鄂布置工作。

    对于应付考评组的明查暗访,余鄂其实早已经做了好几个预案,并且区上的方案也早就研究透彻了,所以会上余鄂也顾不上客气,立马就一二三、三二一的开始布置工作。

    马明元心情很不好,但脸上却面无表情。

    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了,他可不敢再耍小动作了,一旦将这事情搞砸了,那他真是吃不了也得兜着走。

    “四季红注意了,四季红注意了。”蜂窝电话里再次传来消息,“我们根据相关信息判断,已经有一组人马从市区出发,从今天的路程来看,估计再过40来分钟,就能进入四季红辖区,请四季红知晓,请四季红知晓……”

    “好,区指挥部的消息已经传来了。.”听到蜂窝电话的指令后,余鄂朝各位社区书记说,“时间紧急,请各位回去再检查一遍,绝对要做到万无一失。”

    虽然省里并未公布暗访组的人员名单。

    但上政策下有对策。

    也不知道区上通过什么途径,反正今天已经知道了很多的相关信息,并且及时通过内部频道通知下来,让各单位做好各种准备。

    这些信息非常关键,有时候就是考评成败的关键。

    虽然考评组的人是暗访,虽然考评组的信息完全保密,但区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同志,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累和三脸皮要厚四要厚脸皮的工作作风,总算是打探到了考评组们的一些情况。

    比如这些考评组所乘车的车牌号码,比如考评组成员的照片等等……

    既然有了这些信息,再通过技术手段,绝对能掌握考评组的行踪。

    接到省里的通知后,区里马上启动迎检预案,根本不用召开动员大会和工作部署会议,全区所有部门单位都进入紧急状态。

    区上指挥部将考评组成员的可能乘坐的车号,以及考评人员的照片,通过特殊渠道发放给交警、民警、城管等有关部门的手里,剩下就看各部门的手段了。

    而这种时候,也是考虑各部门各单位战斗力的关键时候。

    所以各单位各部的领导,也都全部各就各位,按照既定的方针开展工作。

    在进入陵城区的各个路口,交警都布置了足够的警力和技术手段,目不转睛的监视着来往的车辆,一旦发现有考评组的车辆和人员进了陵城,就通过内部特殊通道,向指挥部汇报发现的情况,指挥部在确认后,将有关信息通过发送到各个分指挥部。

    分指挥部根据各自实际情况,有的通过步话机,有的通过手机短信,有的通过人传人等形式,将这些信息落实到各个预先布置好的点位,然后整个区域进入最终迎检状态,等待检查人员的最终到来。

    虽然区里和市里都作了大量的准备,但这帮检查的人也不是吃干饭的,还真是暗访的好手。从前期打听到的消息来看,但大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只找到三分之二的暗访小组。

    事后大家都在感叹,这次的检查组真是太专业了,大家都有些怀疑这些检查组的人,是不是从国安等这种部门抽调过来的,要不然反侦查能力,绝对没有这么强这么敏感。

    除了区里布置的手段,余鄂在四季红这边也搭建了自己的网络。

    余鄂的网络,就是充分走群众路线。

    各社区书记回到社区后,通过他们各自的手段,迅速将各个小区里的大妈们发动起来,充分发扬她们防火防盗防传销的经验,在四季红开展拉网式盯梢行动,对所有陌生人都实行严防死守政策。

    半天时间,大妈们就发现了一个考评组的踪迹。

    随即,另外一个考评组的命运也差不多,被四季红大妈们给彻底控制了,无论他们到哪里,无论他们逮着什么人问,都是热情大方的回答。

    接到两位社区书记的报告后,余鄂也迅速向区指挥部汇报,并马上安排人员按照预案进行应对。

    从目前的反馈来看,这两组的检查基本上没问题。

    但余鄂不知道,除了这两组外,还会不会有其他的暗访小组。

    根据另外两个社区书记的汇报,大妈们似乎发现了两个可疑人物,但大妈们没能试探出来那两人的身份。所以大家将这两人暂定为怀疑对象,余鄂也通过街道内部网络,将这两个人的情况,通知了各社区的大妈们,让大家多留意这两个人,小心应对不要出漏子。

    对于这两个人,余鄂考虑再三,又让朱光明动用了另一种网络,也就是让他启动混混们的力量,让他们也一起帮忙试探那两个人。

    但一直到傍晚五点多,依然还是没有消息,这让余鄂心里直感觉到有些不安。

    同时,区上有消息传来,这两个人确实是就是暗访组。

    “主任,最后一暗访组找到了。”余鄂刚挂了打听消息的电话,老韩就兴冲冲的过来汇报。

    “好!”悬在心头的石头总算落地了。

    得知余鄂在负责街道的“创示范”工作,宋得宏又厚着脸皮找厅里同事帮忙,打听有关情况及时向余鄂通报,虽然不是一些要紧的消息,但好歹也能有些用处。

    刚宋得宏传来消息,说按照考评领导小组的规定,一般一个参评的区县,要先后安排三个暗访小组,分别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进行暗访。

    经过宋得宏的消息,余鄂刚刚判断前面怀疑的两人,应该不是暗访小组的人。

    正要将有关情况,通报给各社区书记时,老韩就来报告情况了。

    要说社区大妈的警惕性就是高,绝对不比最先进的相控阵雷达差。

    前面那两个怀疑对象,是到该社区来找朋友玩耍,他们找到朋友后一行七八个人,已经进了某饭店吃饭了,但也还是被大妈们给找到了。

    而最后真正的暗访组,其实刚从外县考评了过来。但暗访考评组刚进入月月红社区,正准备找人了解情况时,就同时被三个大妈发现情况不对。

    在向社区书记汇报并得到允许后,大妈们轮番上阵试探,终于搞定了这对考评小组。

    “大妈们威武!”余鄂向李松建议,“我建议在我们内部频道中,通报表扬大妈们。”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