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一号人物
    “消息准确吗?”今年“创示范”工作,可是林书记在抓的大事情,他是抱着志在必得的心态,一定要将那块牌子拿到手,现在听这酗子的意思,陵城区居然要落选了!

    此时,林书记也明白了,余鄂并不是来送扒糕,而是来送这个消息的了。.

    “应该准确,不过他那边好像……”余鄂话说到这里,林书记就知道余鄂的意思了,挥手示意他不要解释,说具体的情况就可以了。领导果然是领导,并未问余鄂消息的来源:“他昨天和我说,我们因为康复中心管理方面扣了两分……”

    余鄂没说排名的事情,而是说昨天听到消息扣了两分,毕竟扣两分这个事情,考评组的人肯定知道,但哪方面扣了两分这事情,知道的人又会少很多,这样就能将消息来源给搅糊涂一些。

    “嗯,我先打个电话。”林书记眉头皱了皱想了想,掏出手机开始拨电话,“你也到外面等会儿。”

    余鄂点了点头,轻轻的退出书记办公室。

    “周部长好……”出去之后,见一络腮胡子正和秘书聊天,他是区委常委组织部长,见着了组织部长余鄂连忙向他问好。

    “林书记忙啥?”周部长感觉到余鄂出来了,也听到余鄂和他打招呼,但他并未应答也未看余鄂一眼,而是继续和书记秘书聊天,“林书记也太忙了,都大过年的了,还忙成这样呢……”

    秘书笑着和周部长说话,朝余鄂做了个询问的手势,余鄂也朝他做了个打电话的手势,果然里面传来林书记好爽的笑声,随即又低声的嗯呀不知道说什么。

    周部长有些不高兴。

    林书记让他等会儿,他不敢不高兴。

    但因为余鄂让他等会儿,他就可以对余鄂不高兴了。

    刚问了书记秘书,才知道这小子是四季红街道的副主任,然后周部长心里就更不高兴了,小屁孩一个居然拍马屁拍到这里来了,真是无法无天了啊。.

    官场上,也有铁打的官场流水的官员这样的说法。

    但也会有少数几个,任水怎么流动,他都是巍然不动。

    与四季红的马明元一样,陵城区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周长河,也是陵城区的中流砥柱,不但是陵城区的常青树,而且还大权在握,任谁是陵城的一把手,都少不得要拉拢他。

    马明元还只是村支书的时候,周长河就是陵城县组织部干部副科长。

    这两个按说很难搭上的人,不知道怎么就成了朋友。

    然后两人就如比赛一般,相互交替着进步,马明元正式吃上皇粮后,周长河也当上了干部科长。马明元当上党政办副主任、主任后,周长河就升为了组织部副部长、常务副部长。

    当周长河当上副县长后,他也不忘拉兄弟一把,想了不少办法走了不少关系,这才终于将马明元提拔为乡党委委员。虽然没能提拔为副科级,但好歹党委委员也是班子成员,他一个副县长能做到这一点,已经很对得住马明元了。

    这一对共同努力、共同进步的好兄弟,一时间在陵城县也是佳话。

    只是从这开始,两人在官场上的地位,虽然一直小步不断,但大步却一直跨不上去,两人手里的权力虽然不但增大,但级别却一直没变,十多年过去了后,依然分别还是副科级和副处级。

    当然了,这样虽然比原地踏步要好,但实际上也是温水煮青蛙,时间长了也让人很是无奈,甚至都有些绝望。

    周长河当了4年副县长后,顺利的往前进了一小步,成为排行最末的县委常委,兼任统战部部长。.

    统战了3年后,周部长又往前迈了一小步,虽然依然还是周部长,但成了排名倒数第三的宣传部长。

    同样,马明元也从乡党委委员,变成了乡党委委员兼副乡长。

    宣传了4年之后,周长河再次往前迈了一小步,回到了他的老本行,任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这次虽然看似只是迈了一小步,可是实际上却是一大步,级别虽然没变化,但手里的权力却是大增。

    实权在握的周长河,总算成了陵城县排名正数的前面几人。

    到现在为止,周长河当组织部部长已经6年了,经历了3任县委区委书记了。

    要说周长河现在,其实还是很享受这个位置,给他带来的快感。因为这个位置,让他多年来一直处在权力的核心,这种感觉非常的好。

    但要说他满足吧,他绝对又是有说不出的痛。也是因为是这个位置,让他少了再往上走的机会。

    陵城县是江南经济强县,在撤县并区之前,就以试点直管的名义,由省里直接管理,那干部自然也是直接有省委组织部任免。

    这样一来,陵城就成了省里不少人眼里的肥肉,这里基疵底子厚,可是出政绩出成绩的好地方,一般有背景的人来这里呆个两三年,很快就会获得进一步的升迁。

    因为这个原因,一般情况下陵城的县长,会由本地干部升任,而且一般情况都会干上最少一届,然后干满一届之后,这位区长肯定会升迁到外地去。

    而陵城的县委书记,却经常是车水马龙一般,你放唱罢我登台,我方谢幕他开演。这样做的目的,自然是为了稳定陵城县的经济发展,不能因为书记换的勤,而动摇了陵城的经济基础。

    前任书记区长一同空降,那是有特殊原因,但事实上也证明这个方法不行,所以在区长调离后,就从本地干部中选了一位,继续由区长做镇海神针。

    这样一来,组织部部长和宣传部部长就至关重要了。

    特别是组织部部长,如果不能和书记一条心,那书记绝对会想办法换人。

    可组织部部长要和书记一条心了,那自然就不能和县长区长走太近,要不然这可就犯了官场大忌,最终会弄成两头不是人,两头都讨不了好。

    每次来了新的书记,周长河都能迅速调整心态,准确的调整方向,迅速和书记达成共识,跟随上新书记的脚步,也肯定会是书记大人,第一个带着到基层调研的常委。

    只是这样一来,而且时间一长之后,周长河不免就会得罪县长区长,以及一大帮本土干部,所以每次他的民主测评,都是四套班子中垫底,每次有提拔机会的时候,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反对声音。

    虽然临走时,每一位书记都向上级大力推荐周长河,可每一次他都没法再进一步。毕竟那些书记们,也没真心将周长河当自己人看。同样,周长河也不是就一心为书记大人着想。

    每次他和书记关系好得不能再好,那是因为两人各自的需要。

    对于这种情况,锦上添花当然是会,但要想人家选中送碳,那你周长河想都不要想了。所以,当每次有提拔机会,那些反对声响起的时候,却没人愿意帮他说句公道话。

    当然,也不是没有过一点机会。

    曾经有位书记确实够意思,想了不少办法,帮他调到其他县市当常务副县长。

    可想来想去,周长河觉得到外地去当常务副县长,还不如在陵城当个组织部长来得舒服,他犹豫了好久还是拒绝了人家的好意。

    因为外县和陵城相比,在经济体量和财政收入上,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

    而且,在这里当组织部长,他只要听书记一个人的就行了。陵城区官场几千号人,除了对县长要略微尊重点外,其他人周长河鸟都不鸟人家。

    虽然县委副书记排名比他靠前,可排名靠前有鸟用,要提拔个人还不是得来求他周长河,至于那些副县长啥的,一个个都得看他脸色行事。

    可到外县当常务副县长,那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不但要看书记脸色行事,而且还得在县长底下低调做人,这夹着尾巴的滋味,两头讨好两头受气的滋味,那可是很不好受的了。

    当然了,到外县当常务副县长,那也不是没有其他好处。

    如果在常务副县长任上干得好,那就很可能接接任,或者调到其他县当县长。

    当然了,那也只是有可能。

    而且可能还有很多种,干得好有可能大概后续能当县长,也有可能继续干常务副县长,还有可能转为县委副书记……

    因为可能性太多了,所以周长河最终还是没去。

    “长河啊,你来了。”正在周长河有些懊恼的时候,林书记从办公室走了出来,见周长河在门外等着,这才想起和周长河约好的事情。

    “林书记……”周长河想问问林书记,能不能哪怕花个十分钟的时间,谈谈干部方案的事情,要不然就只能下次常委会上过了。

    “长河,我先处理点事情。”林书记朝余鄂招了招手说,“小余,你现在就赶往市区,给我安排个吃饭的地方,老马说上次吃鱼的那个地方不错,你就按上次的情况安排,晚上大概有七八个人吃饭,你现在就去……”

    好吧,林书记这是要连夜公关的节奏了。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