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若晴听到孙氏这话,晓得她是下定了决心要陪她睡。品书网,今夜她打死都不会答应的。为啥?好几个月没见面,爹娘肯定有好多的话要说。嘿嘿,再说了,爹娘都只是三十出头的人,都还不到四十呢。心理方面需要慰籍,生理方面也需要熨贴。所以今夜,她可不会霸占自己的娘,让爹一个人守空房的。杨若晴正寻思着找个啥样的借口来阻止孙氏,一旁还没有离开的拓跋娴开了口。“晴儿娘啊,今夜让我陪着晴儿睡吧,我还有好多事儿想要问晴儿呢。”“等明夜,你再陪她,怎么样?”拓跋娴道。孙氏听这话,想了想,点点头。“那也好。”事情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杨若晴和拓跋娴一块儿回了隔壁院子。“娘,您有啥话要问我?”杨若晴问。拓跋娴微微一笑:“呵呵,该问的,之前都问过了。”杨若晴怔了下,随即恍然。原来,婆婆是在帮她的忙,成全她的想法。呵呵,好个蕙质兰心的婆婆啊!“娘,夜里你不用陪我,我自己可以的,你也回屋睡去吧。”杨若晴道。拓跋娴道:“还是让我陪着你吧,我不放心。”杨若晴很无语,都要陪着她,真幸福啊C一番哄劝,总算说服了拓跋娴。回到熟悉的屋子里,成亲时候贴上去的喜字,都还没有摘掉。不过红色早已褪了色,但还是能感受到成亲时的喜悦和甜蜜来。只是,屋子里,男主人却不在。杨若晴侧身坐在床边,摸着他睡觉的位置,发起了呆。这么冷的夜里,她在这温暖的屋子里坐着,吃饱喝足。他却还在去往南方军营的路上,吃了没?困了没?冷不冷?哎!躺在床上,却久久不能成眠,直到后半夜才终于沉沉睡去。隔天起床的时候,已是日上三竿。原本她还不会醒,是杨华梅的声音,喊醒了她。“呀,这么懒的姑姑,日头都照到屁股了,竟然还在睡?”“汹,咱一块儿去喊醒姑姑,好不好呀?”屋外,传来杨华梅的说话声。然后,便是孝子咿咿呀呀的声音,含糊不清,却很有意思。“姑姑,汹?”杨若晴快速穿好衣裳来了屋门口,果真看到杨华梅抱着一个戴着虎头帽的孝子站在院子里。“外面冷,快,快进屋来。”杨若晴很是高兴,忙地招呼他们母子进来。“哇,这是汹吧?长大了好多哟,瞧这脸蛋儿长得多好呀,太招人疼了!”杨若晴逗着汹。汹睁着一双黑溜溜的眼睛也好奇的看着她。孩子长得很好,婴儿肥,许是冬天被风吹的缘故。黝黑的小脸蛋上,有两片高原红。同样黑乎乎的小胖手里,一只手拿着一只木头做的小木马,另一只手里拿着一块遍布了口水,咬得乱七八糟的烤红薯。红薯的皮剥去了一大半,但是汹的手上,嘴角,都还沾惹着黑的和黄的东西,就像开了个染坊。可爱,又有点滑稽。“来,汹吃这个。”杨若晴拿出一包零嘴,放到桌上。“小姑,这是我从京城带回来的零嘴儿,适合孝子吃,正准备今个给你们送过去呢。”她道,“你先弄给汹吃,我去浴室洗漱一下。”“成,你去吧,赶紧的。”杨华梅爽快的应着。她怀里抱着的汹,看到那盘点心时,一把就将双手拿着的小木马和红薯丢到了地上。然后已经迫不及待的朝那盘子伸出了汹手。浴室里,杨若晴以最快的速度洗漱完毕,然后拿了一把梳子来到屋子里梳头,顺便陪杨华梅聊天。“姑姑,你咋得空过来瞧我了呀?”她问。杨华梅一边照看着汹吃糕点,边跟杨若晴这道:“昨夜我晓得你回来了,三哥过去喊我过来吃夜饭,我本来是想来的,看看你和你的肚子多大了。”“可是汹缠着我,大夜里的我就没过来。”“乖乖,几个月不见,你这肚子长得可真大呀,这娃儿以后个头肯定不小!”杨华梅道。杨若晴闻言笑了下,“晓得踢我了呢。”杨华梅道:“那必须的呀,都八个来月了。”“我跟你说啊,我怀双子的时候,到了你现在这个月份,哎哟喂,我小解都蹲不下身啊!”接下来,无需杨若晴发问,杨华梅吧唧吧唧,把自己怀双子的情形,从一月份到临盆的时候,说了个遍儿。这已经是杨若晴第N加一次听杨华梅说这些了。她都能够帮她完完整整的说一遍了。但是此刻,杨华梅在重复这些的时候,她还是微笑着听着,半点不耐烦的情绪都没表露出来。杨华梅这边正说得唾沫横飞,脸上的表情,随着每一次小小插曲,而发生着相应的变化。抖眉,撇嘴,脸上的表情精彩纷呈。起初,杨若晴的视线还落在杨华梅那丰富的表情上,可是后来,她的注意力转移了。因为汹正双脚踩在椅子的边缘,撅着小屁股,前半截身子往桌子上的盘子那使劲儿的伸过去。小胖手想要去够那盘子里的点心,而在他手臂两边的桌子上,散落着好多块点心。要么是咬了一口的,要么是咬了两口的,黏黏糊糊,又被胳膊肘磨蹭着,全碎了,黏黏糊糊一大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姑啊,你甭光顾着说话啊,扶一下,汹都要摔到了!”杨若晴拿着手里的梳子朝汹那边指了一下。杨华梅回过神来,不以为然的道:“哦,他都这样,男孩子啊调皮死了。”“姑啊,你甭光顾着说话,倒是扶稳了呀,待会摔到了!”杨若晴又道。杨华梅道:“没事儿,摔不着,他呀是想要那边装点心的盘子!”说着,杨华梅抬手一捞,将装着点心的盘子拿到了汹的面前。“来来来,吃吧吃吧,都是你的。”汹把盘子一把抱在怀里,两手齐出,各抓住一块点心往嘴里塞。本书来自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