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官道波澜
    (中文 )

    七点半,张德民到了县委招待所,没想到王玉凤正坐在一楼大厅的沙发。请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

    “王部长,早!”张德民走进大厅笑着招呼着王玉凤,“吃早餐了吗?”

    “德民,你也来这么早啊?我等着饶部长他们下来,一起去招待所食堂,你呢?”王玉凤微笑着看着张德民。

    “我住在乡里,怕路出状况只好早点过来了。”张德民笑着坐在王玉凤旁边的沙发,“刚在招待所旁边吃了一碗阳春面,味道还不错!”

    “什么味道不错啊?”走下楼来的饶光辉刚巧听到张德民阳春面的事,马问道。

    “我们部长可是地道的美食评论家啊!”跟在饶光辉后面的地委组织部张处长笑着看了一眼饶光辉后道。

    “饶部长,刚才德民有一家阳春面的味道不错……”王玉凤看着饶光辉笑道,“饶部长,早餐已经准备好了,我们过去吧!”王玉凤着站起身做了个邀请的动作。

    “这样,张处长,你们和王部长去,我呢,德民!”饶光辉想了一下道,然后回头看着张德民轻声道,“你带我去,我可是相信你的味觉,不要让我对你失望哦!”饶部长完后哈哈大笑了起来。

    饶光辉和王玉凤约好一会儿在历山村碰头。

    张德民带着饶光辉到了那家阳春面馆,这时,正值班前吃早点的时候,面馆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龙。

    “部长,要不我去前面……”张德民的意思找老板走个后门,却被饶光辉摆手拒绝。

    “口味很重要,但这种久等之后才享受到的味道却更令人期待!”饶光辉笑道,“德民,在这种排轮子的过程,你不觉得也是一种享受吗?”

    饶光辉的那种感觉,张德民的确没有体会到,每次想吃什么恨不得马能吃到嘴里,而不是在等待或者期盼才能满足味蕾和肚子的需要。

    “部长的这种应该是吃化的一种境界吧G呵!”张德民笑了笑,“您现在已经到了看山不是山的境界了,我们可还是处在看山是山的阶段,呵呵。”

    “是啊,其实人这一辈子都在追求看山还是山的境界,只有达到这种境界,才能处变不惊、荣辱不惊”饶光辉着朝前面挪动了一下脚步。

    “但是,红尘之有太多的诱惑,在虚伪的面具后隐藏着太多的潜规则,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一切如雾里看花,似真似幻,似真还假,山不是山,水不是水,这样让我们很容易地现实里迷失了方向,随之而来的是迷惑、彷徨、痛苦与挣扎,有的人此沉沦在迷失的世界里,我们开始用心地去体会这个世界,对一切都多了一份理性与现实的思考,山不再是单纯意的山,水也不是单纯意义的水了。”

    “像夫子孔的,到了耳顺的阶段,也是个人的修行到了那种真正意义的成熟,也没有不顺耳的事了,所有的逆耳之言,唾骂之声也都无所谓了!“张德民让过一位端着面碗的顾客。

    张德民的话让饶光辉愣了一下,转头诧异地看了看张德民,没再话。

    大约十分钟后,终于轮到了,“德民,怎么一碗,你呢?不会忍嘴待客吧!”见张德民只买了一碗,饶光辉调侃着看着张德民。

    “部长,今儿早我已经吃了两碗了!”张德民一脸苦相,“再吃,我着肚子得抗议了,负担过重啊G呵。”

    “逗你呢?”饶光辉接过阳春面吃了一口后,抬头看着碗里,“汤清味鲜,清淡爽口!”饶光辉边吃边道,“阳春面讲究韧糯滑爽,海米软而鲜美,葱油香郁四溢!”

    吃完后,张德民忙递去纸巾,饶光辉接过后擦了擦,“德民,你知道这个阳春面还有一个典故吗?”没等张德民回答,饶光辉继续道,“传乾隆27年,阳春三月乾率帝南巡到了淮安那个地儿,他避开了武百官,来到了一个面摊坐下来,要弄点吃的,一会儿看到摊二端一碗面条,根根利利爽爽,淡酱色面汤清澈见底,汤浮着大大金色的油花和翠绿色碎蒜花,阵阵香味扑鼻而来。乾隆连吃两碗后,突然问这面叫什么名字?摊二摸着闹到不好意思地道:“我们没给它起名字。”乾隆一听,“什么,这么好的面条怎么没有名字?不行,不行!”乾隆深思片刻:“淮安乃漕运要地,每年交朝廷税收很多,贡献很大,现在正是阳春三月,这个面叫‘阳春面’吧。”

    饶光辉本来气十足,话的声音难免大了一点。在他讲这个典故时,周围已经围满了那些食客们,端着碗瞪大了眼听着饶光辉讲阳春面的由来,像听评书一样,连面摊老板也站在人群里。

    “做阳春面最重要的是炸葱油,另外,做阳春面用猪油也是很关键的一点,一定要用猪油才能确保葱油、面条的香味。阳春面清汤白面看似无味,实际精华都在葱油里,呵呵!”饶光辉完拍了一下大腿,“走了!”

    在众人依依不舍的目光里,两人了车。

    “其实,做面和做人一样,讲劲道,什么是劲道呢?是要有一股子韧劲儿G呵。”坐在副驾,饶光辉看着张德民笑了笑。

    “部长,您觉得今阳春面咋样?”张德民转头看了看饶光辉。

    “今这阳春面啊,缺了一点劲道,另外可能是赶时间吧,把炸葱油也给省了!”饶光辉转头看着张德民。

    看着这位手握方向盘的年轻人,饶光辉有些感慨。

    这个年轻人在半年前已经是县长助理了,只是因为形势才被免去了这个职务。那在自己的办公室,吴学志曾和自己要免去张德民县长助理身份时,自己考虑了一下,委婉建议先看一下再。饶光辉知道,时任地委组织部副部长骆歆华也来自洛平,和张德民也有一定的关系,因为骆歆华在洛易县发生卖官事件后,曾向自己提到过张德民这个人。对张德民,饶光辉虽然没有接触过,但对洛平能够在很短时间内从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县一下成为那一年洛东省经济发展十强县,饶光辉非常清楚这里面是有眼前这位年轻人的身影。虽然自己是在吴广才出任洛北地委书记后才由省人事厅调来的,到并不代表自己不关注经济。饶光辉深知发展经济是既定国策,虽然这两年国内的在纠正那场风波后带来的影响,但迟早回重新回到经济这个轨道来的。

    这次下来调研考察,除了吴学志进入地委常委的考察外,饶光辉还想和这位奠定洛平经济发展格局的年轻人好好聊聊。所以对于张德民推荐的他都要去看看。

    “嗯,部长得有道理!”张德民点着头,“人需要具备两个性,一是韧性;二是柔性。太钢易折,太柔又缺乏冲劲……”

    “嗯,德民,这是孔夫子的庸。”饶光辉看着前方,“其实,我们绝大多数的人对庸的理解都有很大的偏差!”饶光辉转头看了一眼张德民,“庸里面的的含义是什么?我的理解是,,是做事准,恰到好处;庸,是做事狠,坚定不移。是智慧,庸是勇气,庸是智勇双全的人!”

    饶光辉地话让张德民愣了一下,不由看了饶光辉一眼饶光辉,“部长,想不到你对夫子和老子思想理解这么透彻,在你面前,我真是汗颜啊!”

    “德民,我只是谈了一下自己的感悟而已!”饶光辉着将身子完全靠在了副驾椅背,“每个人的理解都不同,因为他们所处的角度和位置不同!”

    饶光辉看着张德民。昨晚饭后和吴学志在洗脚的时候又做了交流。在谈到昨的接待时,饶光辉谈了一下对今张德民的印象,吴学志也有些患得患失,用张德民呢?一是考虑到他是朱卫东班底的人;二呢,也考虑到张德民地的思想和现阶段主题有些不符,怕引起不必要的非议,第三,张德民的确是搞经济的一把好手,如果不用,自己的政绩可……

    吴学志的话饶光辉想起一句话,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

    作为和吴广才同一个阵营的饶光辉还给吴学志分析:不管这个人属于哪一个阵营,只要能在形势的要求下,为自己添砖加瓦都可以用!张德民才从学校出门不久,要属于那个阵营,饶光辉不太认可。再他和吴学志之间并没有厉害冲突,而且他的经济发展思路很有可能会给吴学志带来很多意料之外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不用一个对自己不可能造成利益冲突的人,相反可能给自己带来益处的人呢?而现在的张德民不仅不会给吴学志形成威胁,反而会成为吴学志经济发展的助力!

    “在九州有句话,屁股决定脑袋,呵呵。当你到了那个层次的时候,你的思路跟眼界会随之变化!”

    两人一路聊着,不知不觉到了历山村。还在老远,看见一干人已经等在了河坝乡政府门前。

    “德民,怎么耽搁了这么久?”王玉凤走到车前看了一眼张德民。

    “王部……”张德民没法解释,只能苦笑。

    中文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