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官道波澜
    (中文 )“钱对他们来,只能救急,如果你要是想着用钱去改变他们的话,恐怕你就得失望了!”囤脸乜了一眼几人后道,“他们这些人如果自身不想着努力去改变那种懒惰的思想,就是给再多的钱都会被他们败光的,不仅如此,还会助长他们懒惰的思想。”“德民,我有个想法……”囤脸斜着身子看着张德民,“虽然这两个村没啥资源,但劳力还是有的,可以让欧阳支书和巴支书他们在劳动力使用上面给予他们一些支持?你觉得呢?”囤脸的话让张德民眼前一亮,让这两个村搞劳务输出?这倒是一个非常好的点子。“老丁,我得敬你一杯酒!”张德民端起酒杯看着囤脸笑了笑,“这个主意非常好,如果其他发达的村社能够接受他们村的劳务的话,那也算是帮了他们!”“咦……”囤脸端起酒杯看了看欧阳支书和巴铁亮,“瞧着没,这就是现实主义者啊,呵呵。”囤脸罢碰了一下杯子,一饮而尽。“欧阳支书、巴支书,怎么样?”张德民着拿起酒瓶斟上酒,端起来后看着两人,“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他们村的劳动力……”“德民……”欧阳支书吧嗒吸了一口烟后,看着张德民,“村办企业可以,但到我们那儿投资的外来企业就不好了?”张德民发觉自己今的脑袋有些短路了,脑子里还想着两个村子的现状,而且有些纠结!其实下午在两个村子座谈后,张德民就一直因为没有形成一个如何去帮助他们的思路而苦闷着,“欧阳支书,这个回到县委后,我和有关领导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发动这些企业……”“德民,这些企业大多使用的是本地劳动力,你还想咋发动?”囤脸乜了一眼张德民,“要我啊,我们得走出去!让这些壮劳力走向沿海、到那些经济发动的地区去,一来可以改变家庭贫困的面貌,二呢,还能开阔他们的眼界,兴许还能混出几个大老板也不一定呢,呵呵。”“丁书记的主意好!”在座的几人不约而同地笑道,“丁书记,我们敬你一杯。”“老丁,我就了嘛,把你放在目前经开区这个位置上,还真是有些屈才啊,呵呵。”等到几人敬完酒后,张德民才端起酒杯道。“德民,我哪有这本事啊,这不,上次我舅子回来,看我又到了经开区上班,那晚上我们俩喝酒时聊了很多,起洛平的发展时他给我出的主意,呵呵。”囤脸笑道。“老丁,能不能拜托你舅子那边帮着联系一下,看看他们那边的用工情况?”张德民放下杯子看着囤脸。“德民,我出了主意,还得出劳力啊?呵呵。”囤脸抹了一下嘴巴道,“成,我明就给他打电话,送佛送到嘛!”“别介,现在就打吧!”张德民着将桌上的大哥大递给了囤脸。“现在?”囤脸看了看时间。“看啥时间啊?深市那边的人,你以为都像咱们这儿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可把时间看得很金贵的!给……”张德民着将大哥大放在了囤脸的面前。囤脸看着张德民笑着摇了一下头,拿起大哥大转身走到一边……“德民,什么时候去我们历山看看?我们二期农家乐已经开始营业了……”巴铁亮吃了一口菜后看着张德民。“老巴,你这可有些没对了?”欧阳支书指着巴铁亮笑了笑,“只邀请德民一个人,我们几个呢?”欧阳支书笑着看了看桌上的人,“你放心好了,我们不会和你们搞竞争的,哈哈。”“口误、口误……”巴铁亮连忙摆着手,“一起去,一起去,我们才不怕你们搞竞争,有竞争才有发展嘛!”巴铁亮笑了笑。“欧阳支书,到发展农家乐,我们洛平啊,还只有你们三遍子村的风景优美,我觉得你们得好好利用老爷赐给你们的这笔财富来为乡亲们谋福利!”巴铁亮转而看着欧阳支书道。“老巴,这个我们现在也正准备开始搞,不过德民了,不能破坏我们这儿的山川景致,对了,德民……”到这里,欧阳支书转头看着张德民,“上次那个珠市搞旅游的叫什么来着,咋现在还不见动静呢?”“哦。”张德民笑了笑。前两,珠市旅游发展总公司老总向怀明给张德民打来电话,前期规划方案已经出来了,如果没啥问题,准备春节后就开始有步骤的开发了,这事儿,张德民还没来得及给欧阳支书他们。“他们向总前两和我通了电话……”张德民简单了一下珠市旅总的意见,“欧阳支书,这次可不能再像上次那样,别人一来看见我们这儿又建了一些煤窑砖瓦厂之类的……”“德民,这点你放心,我们村,包括邻近的鸡公山村都统一了思想,绝不再干以前那些破坏环境,让子孙唾骂的事了。”欧阳支书扔下手中的烟头坚决的道,“吃了一次亏,我们可不想吃第二次亏了。”“我欧阳,你们那儿开发出来,那才是赚大钱的项目……”巴铁亮看着欧阳支书,“你想啊,这些大老板能过来投资搞开发,明他们心里有底,不定以后你们那儿就会成为我们洛平的旅游胜地,到时候,你们可得照顾照顾我们啊!”“老巴,这八字现在还没有一撇呢,真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就联合起来,开发从三鞭子到历山的旅游线路,咋样?”这几年三遍子村的发展,让这位快六十岁的老支书脑子也灵光了很多,他笑着道。“好,这事就这么定了,来,咱老哥两也是难得聚在一起喝酒,走一个!”巴铁亮挽起袖子,端了酒杯看着欧阳支书。“德民……”囤脸走过来将大哥大放到了张德民面前,“我舅子答应帮我们联系一下,但他有些担心,就怕我们这边的人去了吃不了那份苦!”囤脸坐下后拿起筷子道。“老丁,如果深市那边联系好了,这边,我们可以将这些壮劳力组织起来,动员一下,给他们讲清楚,他们这次出去不仅仅代表他们自己,还代表着咱们洛平全县的人,谁要是毁了咱们洛平的形象,那肯定会遭到整个洛平人的唾弃!”“对了德民,他还那边很多工厂,特别是像一些制衣厂之类的企业,需要大量的女工……”囤脸拿着筷子刚伸进菜里又退了回来看着张德民。“嗯。”张德民想了想,“我们可以从现在一些愿意出去的人中进行选择,然后集中培训一两,另外,还可以通过学校进行定向的招聘。”囤脸点了点头,“我们全县每年毕业的学生不下五六万吧,考上大学的不足百分之一,剩下的只能呆在家了,如果让这部分人外出务工,对他们家庭来,帮助非常的大。而且对洛平整个发展,也是一件大好事。”“我明和教育局的领导商量一下,再听听他们的想法!”张德民点了点头。思路和灵感有时候需要碰撞才能产生火花,就像今晚这样,几个人一起吃饭,虽然只是闲聊,但因为每个人接收的信息不同并通过闲谈聊了出来,这样就把所有的信息汇集到了一起,也就为形成新的思路打下了基础!对于决策者的决策也是这样,信息量有时决定了你决策轨道的偏差。对那些拥有很多很大信息量的人来,他们的决策要比信息闭塞的人在正确度上要高很多!当然,也不是每条信息都是有效的,有些信息不但无效而且还是有害的,这就需要自己结合实际和发展的形势去辨别了。第二,也就是星期四上午,张德民找到施跃东把昨晚几个人的想法了一下,两人决定一起去县教育局。县教育局局长郦和是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男人,中等偏瘦的个子,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一副学者模样。郦和在两年前还获得过洛北地区优秀教师称号,是洛平的特级教师。“郦局长,如果我们这边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谈好,我想我们可以在整个洛平县范围内,搞一个定向的劳务输出培训,你觉得怎么样?”在郦和的办公室,张德民简单了一下后看着这位学者模样的官员。“张书记……”郦和笑了笑,“我们洛平每年有初、高中毕业生八万多人,这些学生毕业或辍学后要么留在家里,要么选择外出打工。如果我们有针对性地为需要劳力的企业培养定向人才,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改变这些村社的贫困面貌的作用……”郦和端起杯子喝了一口水,“最基本的就是我们这些外出打工者每年会向家里汇一些钱回来,而他们汇回来的钱肯定要被家人用于消费,这样也就提高了我们的洛平的消费能力……”张德民是从改变家庭生存方面考虑的,而郦和则从提高消费水平方面来阐述的,但两者是互为补充的。随后张德民、施跃东和郦和又讨论了具体细节后,两人才返回县委。本书来自

    中文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