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Ammilia

第九十五章 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

    胤禛在处置年羹尧接近尾声时,转过头来,正式向允禩一党动刀:雍正三年七月二十八日,允禟被革去贝子。.

    雍正三年十一月初五日,宗人府议,允禩应革去王爵,撤出佐领。

    雍正三年十二月初四日,允祯因任大将军时“任意妄为,苦累兵丁,侵扰地方,军需帑银徇情靡费”,经宗人府参奏,由郡王降为贝子。

    雍正三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命每旗派马兵若干在允禩府周围防守,又于上三旗侍卫内每日派出四员,随允禩出入行走,名曰随行,实为监视。

    雍正四年正月初四日,允禟因以密语与其子通信被议罪。

    雍正四年正月初五日,允禩、允禟及苏努、吴尔占等被革去黄带子,由宗人府除名。

    雍正四年正月二十八日,将允禩之妻革去福晋,休回外家。

    雍正四年二月初七日,囚禁允禩,将其囚禁于宗人府,围筑高墙,身边留太监二人。

    刚刚稳妥地收拾了允禗等人,雍正四年二月,胤禛转而向皇三子弘时发难。

    弘时,长春宫主位齐妃娘娘之子,胤禛仅有的三位皇子中,最年长的一个。在胤禛初即位时,曾对弘时寄予了重望,在为其择师一事,颇费心思。胤禛希望他可以在师傅的言传身教下,有所长进,改弦更张,使父子关系得到改善。

    所以,弘时原本应是雍正帝择嗣时的首要人选,而允禩等人也正是看准了这一点,因此对弘时极力拉拢,妄图在胤禛的下一代上做文章。对此,弘时非但没有看透,反而时时表现出对于允禩等人的好感,形成了与胤禛截然不同的政治倾向性,从而失去了父子的沟通机会。

    由于,胤禛对弘时心生猜疑,担心他受了允禗等人的蛊惑。随后的两次祭祀景陵,胤禛都让年仅十三岁的弘历代替。s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举措,以往在位皇帝,有时会派遣未来的皇帝向升天的皇帝致祭,奏告王朝百年大计已定,储位已有所属,并祈求先帝在天之灵的佑护。.因此,对于胤禛的这一决定最为敏感,且又因之最为沮丧者,莫过于弘时。这一举动令他心存不满,旋即与胤禛的关系更加恶化。

    雍正四年二月十三日,胤禛下旨,弘时因年少放纵,行事不谨被削宗籍,交于允祹,令其约束养赡。既断了允禗等人的念想,又保全了自己儿子的性命。胤禛的这一举措虽属决绝,却也体现出了舐犊情深。

    弘时的失利让舒兰始料未及,手中唯一的皇子没有了,这让她不免慌乱。一想到耿雯杨那边握有胤禛仅剩的三个皇子,舒兰不由得烦躁。如今看来,弘昼顽劣,难堪大用福沛尚小,又体弱多病的,也难有前程。这算下来,也唯有弘历一人可用了。这熹妃不似耿雯杨那般得宠,相较之下心中难免有些不平,若可以利用这点,那自己还有胜算。

    想到这,舒兰对身边的月茹说:“你去把我的蝙蝠纹镶琉璃珠颤枝金步摇、金累丝嵌红宝石双鸾点翠步彝碧玉滕花玉佩给本宫找出来,对了,还有前儿湖广总督进献的金镶九凤穿云手镯找出来,找个锦盒装了,给永寿宫送去。”

    “娘娘,您这又是何必呢?这不年不节的,送这好些首饰过去,总得有点说法才是啊!”

    舒兰略想想,实在是想不出什么由头,忙问道:“要你说,该寻个什么由头呢?”

    “主子,依奴才看,您就算是想向熹妃娘娘示好,那也得和缓些来。这么白眉刺眼地赏了这些,难保不叫她起疑心。其实说到底,无论将来哪位皇子登基,您都是名正言顺的母后皇太后,谁都越不过去的。与其拉拢熹妃娘娘,还不如培植几个小的。万岁爷正值盛年,将来还会有子嗣。这皇位将来是谁的,还真不好说呢!”

    舒兰点点头,说道:“你这话也有道理。.只是万岁爷不肯选秀,哪里来得新人?”

    “娘娘,这花无百日红。日子久了,这宫里的人,万岁爷也会看倦的,早晚的事儿。那裕嫔娘娘即便再得宠,新人一进来,也是要靠边站的。”

    舒兰略微沉吟了一会儿,说道:“本宫觉得还是不踏实,这选秀还是没影的事儿,还是眼下比较实际。还是把前儿湖广总督进献的金镶九凤穿云手镯给永寿宫送去,就说本宫觉得这镯子艳丽,不适合本宫的年纪了。如今满宫中也只有熹妃一人可以戴得,所以本宫就做个顺水人情赠与她了。”

    “是。”

    这时,屋外就有小太监禀报。“启禀皇后娘娘,齐妃娘娘求见。”

    酷4匠网首b发

    舒兰听了,立即隔着窗户说道:“去告诉她,本宫今日身体欠安,不愿见客。让她回吧。”

    “喳。”

    月茹方欲开口,舒兰说道:“你想问本宫为何不让齐妃进来吗?”月茹点点头,舒兰接着说道:“弘时已经无用,本宫还搭理齐妃做什么?她虽说是妃位,但一直中庸无能,如今也已经年老色衰,掀不起多大的风浪来了。快去吧,把本宫的话带到。”

    “是。”

    月茹依言去了永寿宫,蕙娆自然欢喜,拉着月茹说了好一阵子的话,又与了些银钱,这才好好地把月茹送了去。转身回来,蕙娆立刻吩咐小宫女,把镯子收了,自己则坐在炕上出神。

    秋月见了,低声问道:“主子,有什么不对吗?”

    “没什么,心里面有些发慌罢了。”蕙娆抬眼看了一下屋里伺候的众人,见皆是心腹,才缓缓地说道:“皇后娘娘这么突然示好,还真让本宫不舒服。”

    “娘娘,如今三阿哥没了,独咱们四阿哥最拔尖儿,皇后娘娘忌惮主子,所以才这么着,没什么打紧的。”

    “正因为这样,本宫才慌了。万岁爷虽然对她淡淡的,但她到底是皇后,将来也必是母后皇太后,谁都动不了半分。如今她忽然向本宫示好,本宫若不依从,难免会生芥蒂。但若本宫从了,多年的恩怨,又启示一两句话就能化解的?”

    “主子何须多虑,依奴才看,不论将来怎样,您都是圣母皇太后,在皇上心里自然是比她更贴心的。你又何必现在自寻烦恼呢?”

    蕙娆点点头,不再言语。

    耿雯杨此时正在御花园荷花池边喂鱼,根本不知道如今后宫的天开始变了。她无意中听到假山后面有人在聊天,听着声音约莫是弘历和弘昼。耿雯杨没有做声,示意宫人退下,独自走近细听。只听到弘昼在向弘历抱怨,“我刚才去看过三哥了,真是好惨,瘦得不成个样子。皇阿玛也太狠心了,三哥能有多大的错啊?”

    弘历没有做声,估摸着他觉得弘昼的话大逆不道,不愿接口,以免授人以柄。耿雯杨笑了笑,这个弘历真是太小心了,如今才十三岁就和他额娘一个心性了,真是有其母必有其子啊。也对,身处这帝王家,即便是自小一处长大的兄弟,也不得不防。弘历聪明,蕙娆小心,她这个做额娘的也不是傻子,为了弘昼的将来,还是要与未来的皇帝搞好关系!

    于是耿雯杨一闪身,走到了他们面前。“你们兄弟两个说悄悄话,也不知道避讳。弘昼,额娘素日就是太宠着你了,说起话来也不过脑子。若被有心人听到了,还不知道要生出什么事来?”

    二人见到耿雯杨忽然出现,都吓了一跳,连忙齐声说道:“儿臣给额娘请安。”

    “免了。”耿雯杨用手指狠狠地戳了一下弘昼的额头,厉声说道:“你这个孩子,真是个混世魔王。平时胡闹也就算了,怎么能妄议政事?若再有一句半句的飘进额娘耳朵里,额娘就去求你皇阿玛,把你也关进宗人府去,大家一了百了,落得干净。你先下去吧,额娘有话要跟你四哥说。”

    弘昼听了,一缩脖,连忙溜了。看着弘昼远去的背影,耿雯杨幽幽地说:“这孩子,说话不经脑子。若真被有心人听去,可怎么好?”

    “额娘,您别在意。五弟有口无心的。”

    “是呀,他从小就这个性子,你知道,我知道,皇上也知道。皇上宠他,对他的话不会在意,可是你就不一样了。”说着,耿雯杨把头转回来,直视着弘历,“弘历啊,有些话还是要放在心里,不要轻易说出来。话一出口,就没有回旋的余地了。帝王家最要不得的就是以诚相待,因为你看不到对方的真心。明白吗?”

    弘历认真地点了点头。耿雯杨微笑着替他理了理衣服,轻声说道:“你皇阿玛惩处了三阿哥,其实对某些人来说也是好事。弘昼顽劣不懂事,以后啊,还要你多照顾才是。”说完,她似有似无地拍了拍弘历的肩膀,离开了。

    雍正四年三月初四日,胤禛下旨,命允禩、允禟改名,曰:尔等乘便行文楚宗,将允禟之名并伊子孙之名着伊自身书写允禩及其子之名亦着允禩自行书写允禩自改其名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萨保。

    雍正四年五月十四日,将允禟改名为塞思黑雍正四年五月十七日,胤禛召见诸王大臣,以长篇谕旨,历数允禩、允禟、允祯等罪雍正四年六月初一日,雍正将允禩、允禟、允祯之罪状颁示全国,议允禩罪状四十款,议允禟罪状二十八款,议允祯罪状十四款。

    雍正四年八月二十七日,允禟因腹泻卒于保定。

    雍正四年九月初八日,允禩亦因呕病卒于监所。

    自此,八爷党在雍正王朝里彻底地销声匿迹,所有该惩治的人都收拾得差不多了,前朝的局势趋于了平稳,各类新政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胤禛终于可以缓口气,重新谋划自己的帝国了。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