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Ammilia

第一百零七章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

    酷匠9网&首5发

    当耿雯杨出现在胤禛病榻前时,他还在熟睡。.她轻轻地坐在床边,仔细地看着他。如今,他也苍老了,发间的银丝日渐加多,眼角出现了深深的皱纹,原本棱角分明的面庞,竟有些浮肿,依旧蹙眉,让人看着心疼。

    胤禛睁开眼,看见雯杨坐在面前,妆容精致,衣着服饰竟似孝懿仁皇后平时的喜好,一时间有些恍惚。

    “皇上。”

    “你来了。”许是回光返照,胤禛的精神格外的好,他挣扎地坐起来,耿雯杨赶忙将靠枕放好,让他靠着舒服点。拉起他的手,轻轻地摩挲着,终于走到最后了。眼泪不争气地掉了下来。胤禛伸手拭去她的眼泪,轻声说道:“朕快不行了,原以为还有很多时间,还想着等空闲了,带你去塞外,带你南巡,没想到……最近常梦见年轻时的种种,与你,与老十三、老十四说笑。何时与老十四如此亲近,朕竟记不得了。朕宠幸雪蓉,看着她如花的年纪,能让朕觉得自己还年轻,还有大把的时间。竟不知大限来得如此之快。如今朕要走了,独留你在这世上,朕对不起你。”

    “皇上。”雯杨笑了,她轻声说:“臣妾说这些话,虽大不敬,但却是臣妾的心里话。皇上如今要去了,臣妾其实心里高兴。自古以来,女人的资本就是容貌,因色衰而爱弛。如今臣妾容颜老去,皇上此时去了,心里还是有臣妾的。总好过,当臣妾暮暮老矣时,被您厌弃的好。”

    胤禛拉住耿雯杨的手,说道:“傻话,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你变成什么样,朕始终如一,只可惜不能陪你走到最后。只是不知道,朕走后,世人将如何评价我?是否依旧认为朕篡位、弑父、逼母、弑兄、屠弟、贪财、好杀、怀疑诛忠、好谀奸佞,认定朕是个暴君呢?”

    “不会的,您是个好皇上,您的勤政事无人可以匹敌的。.您在位十二年零八个月里,仅仅在数万件奏折中所写下的批语,就多达一千多万字,相当于您一天要写两千一百多个字……”雯杨忽地停了下来,她意识到自己失言了。

    胤禛猛地把她拉了过去,直视她的眼睛,半响,问道:“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是谁在记录这些?前朝的奏折你们是如何看到的?”

    看着他的眼睛,耿雯杨的心在痛,这个男人苦了一生,他太需要别人的肯定了。也罢,若能让他含笑九泉,自己改变历史又能如何?把心一横,她回答道:“皇上,我骗了您,我不是耿雯杨,我不属于这个世界,我来自未来的,我生活的世界据现在有两百七十九年。皇上可能不会理解,但我说的都是实话。”

    胤禛松开了手,诧异地看着她。许久,才缓缓地问道:“你若来自将来,一定知道朕要传位于谁?”

    “皇上会传位给宝亲王弘历,您早就写好了传位诏书,如今就放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的后面。”

    胤禛茫然地看着耿雯杨,沉思片刻,问道:“朕信你,你的种种表现的确不同。后人是怎么评价朕,你能告诉朕吗?”

    “皇上,您不是一个残暴的人,您没有为了权力不择手段。一个英明的君主也往往要用阴谋手段和残酷斗争来夺韧巩固统治。汉武帝、唐太宗、武则天、努尔哈赤都有屠兄弟、杀儿子、逼父亲的行为,但是皇上,您只是圈禁了您的兄弟而已,并没有杀他们。.您勤于政务,洞察世情,以雷厉风行的姿态进行整顿改革,是您大力清除了先皇统治后期的各种积弊,才使得您的大清帝国趋于平稳。”

    “真的吗?人们不会觉得朕篡位弑父吗?”

    “皇上,对于您的继位,我们的世界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但是,您的勤政,您的功绩,没有任何人会否认。也正是因为您的严厉统治和超乎寻常的努力,才使得大清帝国逐渐走向鼎盛。您的儿子,弘历会成为乾隆大帝,他会秉承您的意志,将您的王朝推向又一个顶峰。”

    胤禛听了,闭上眼,泪水缓缓地涌下。雯杨拉住他的手,轻声说道:“您是个好皇上,您平定了罗卜藏丹津叛乱,您推行改土归流、摊丁入亩,您整顿了吏治,您让天下贱民永脱贱籍……您做了太多的事情。皇上,您知道吗,我们那里有学者曾经说过:康熙宽大,乾隆疏阔,要不是雍正的整饬,清朝恐早衰亡。您还觉得自己不是个明君吗?”

    胤禛睁开眼,看着耿雯杨,说道:“谢谢。除了皇额娘、皇阿玛,你是第一个肯定朕的人。”

    耿雯杨含着眼泪,笑着说道:“皇上,肯定您政绩的不止我一个,只是您没有听见罢了。您的子民,您的百姓都记得您的政绩。三百年间,他们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流传下去,一直到了我那一代的。”

    胤禛笑了,像个孩子一样满足,他说道:“逼着自己忙碌了这些年,一直以为自己多做点,落人口实的事才会少点一直以为世人都不理解自己,到头来,原来是自己不理解自己。”他缓缓地躺下,接着说:“能在死前听到你这些话,我走也安心了。你能再多说点吗?”

    “皇上还想知道什么?”

    胤禛想了想,说:“大清国以后会变成什么样?”

    “大清国会在一百七十六年后灭亡,会有新的政权出现。不过,不会再有皇帝,国家的领导人都是由百姓选举产生的。我的时代,女人和男人一样,可以上学,可以出去工作。没有了富贵贫贱之分,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婚姻不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即便贵为公主,也可以嫁给下三旗的包衣,只要他们相爱,都可以得到祝福。我们提倡一夫一妻制,如果不想爱,女人也可以提出和离,可以再去寻找意中人。”

    “真是大逆不道,有违妇德可是,为何朕如此向往呢?那你是怎么到了这里?”

    “我也不清楚。天意如此吧,也许是因为我对您的钦慕,老天爷才让我做了这么好的一个梦。”

    胤禛眼含笑意地看着耿雯杨,轻声问道:“你是说,你早就爱慕于朕了?”

    “是的,我们那个年代,有很多人喜欢您,关于您杜撰而成的很多。许多女孩都钦慕您,希望自己可以与您共度一生。所以说,我何其有幸。能够到这里一趟,能够遇见你,能陪您走到最后。”

    “朕还真想到你那里去看看,看看你的世界。朕还想知道,你既然知道历史,为何不救老十三?为何不替老十四求情?”

    耿雯杨看着他,眼泪再次滑落:“历史的发展已经注定,我只能在一旁静观,不能改变。我不清楚,如果历史改变了,我还能不能存在,会不会就此毁了我的世界。其实,我更怕影响到您的帝国。在我看来,历史犹如用积木搭就的宝塔,哪怕只抽走一块,也会毁于一旦。那样的结果,我承担不起。皇上,我回答了您那么多问题,您能回答我一个问题吗?”

    胤禛点点头。

    “皇上,若我长得不像孝懿仁皇后,您还会爱上我吗?”

    胤禛笑了,他示意耿雯杨躺在自己身边。雯杨顺从地躺下,紧紧地搂着他。“你叫什么?哪里人?长相如何?长居何处?”

    耿雯杨轻声说:“我叫朱蕊,一直住在北京。我长得一般,没有现在好看,身材也不好,皮肤有些黑,戴着一副眼镜,喜欢梳马尾辫。”

    “朱蕊,北京人士……“胤禛仔细地重复着,见她一脸诧异,缓缓说道:“朕要记住这些。若能托生到那里,朕去找你,一定会在老十三之前找到你。要等朕。”

    眼泪再次涌出……

    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胤禛病危,于下午召诏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领侍卫内大臣丰盛额、讷亲,内大臣户部侍郎海望入内受命,宣旨传位皇四子宝亲王弘历。当晚,世宗胤禛崩。

    雍正十三年九月初三日,弘历即位于太和殿,以明年为乾隆元年。以遗命,尊奉生母熹妃钮祜禄蕙娆为皇太后。同时,册立嫡福晋富察柔佳为皇后。

    雍正十三年九月初六日,乾隆尊裕妃耿雯杨为皇考裕贵妃。

    雍正十三年十月,享太庙,遣裕亲王广保代行。复允禩、允禟宗籍,赏子孙红带子,收入玉牒。

    雍正十三年十一月,上雍正帝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诚宪皇帝,庙号世宗。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