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错了吗?”小辰自己也不确定,这个玩意儿他也只是听说,先前也没有见人带过。.

    “你看你带的是叶真的名字的指环。”流苏试图把指环从小辰的无名指上扒下来。好在被小辰给挣脱了。

    “我带叶真的不是更好的,这个戒指的意思是,说明自己已经是有主的人了。我带着的不就是刻有我家主子的戒指吗?”

    小辰觉得这样挺好,错了就错了呗。反而歪打正着,他觉得简直就是意外之喜。

    流苏不满,带错了也能这也那个强词夺理。

    “那我也去刻一个叶真名字的指环,我也带上,那也就是说叶真是我的人了?诶,这样挺好,我也弄一个。”

    小辰得意的竖起自己的手,把无名指上牢牢套着的戒指给流苏看。

    “我这个是一对的,是从一块精铁上打造出来的一对戒指。六公主说,这个戒指我娘特意去找军部的工匠打造的,这个叫做钢。百炼成钢,象征我和叶真之间的感情稳固如钢,永不会生锈。”

    那是随随便便一个指环就能代替的吗?

    “我要你那个。”

    “不给。”

    “你信不信我拿蛊虫弄你。”

    “弄我我也不给!”

    “……”

    叶真看着两边几句话没说完,就开始闹起来的两个。很是无奈,一个两个的都像是长不大的孩子。

    只不过,这个指环没想到意义这么深刻。还是由苏夫人亲自命人打造的,特殊材质的。用手指摩挲了两下,叶真忽然发现这种铁银色的指环,也挺好看的。

    原本,这好不容易订婚了,就得赶紧的准备的成亲的事宜。然后就做好生宝宝的准备了。

    陈七那边不是老是笑话么?说他的儿子都会打酱油了,自己的儿子的娘还不知在哪儿呢。就让陈七看看,自己也是马上就有媳妇儿,而且很快就会儿子的人了。

    不,他不仅要有儿子,还要有女儿,特别是像叶真这样,漂亮的女儿,到时候肯定特别的幸福。

    追到心爱的姑娘,小辰恨不得向所有的亲朋好友昭告,这件天大的喜讯。

    可是他的喜讯还没有送达,两释西北的边界那边忽然就出事儿了。

    还真是狼子野心,竟然真敢闯进他的地盘儿。以为他苏慕辰真是怕了西北军一群欺软怕硬的怂货了吗?

    小辰都来不及亲自去和叶真说,只让人捎了个信儿过去,就匆匆带着亲兵,赶赴边界了。.

    来犯的是一小股西北军,千余人的队伍不敢骚扰边界的临城。反而袭击了边界的村镇。

    面对这些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烧杀抢掠所到之处不留一个活口。

    这也是为什么昌阳军收到消息的时候情况滞后了这么多。这一股西北军不是从边界对面的驻军里出来的。而是西北军围剿西南撤回的一队军匪。

    在西南地带杀红了眼了,进了两省也好不收敛不说,反而因为两省地界的百姓富足,变本加厉,一路冲进了两省深处,被后面追上来的昌阳在临城的驻军抓住之后负隅顽抗了不敌,投降了。

    西北军那边就派人过来交涉,想要把这些人带回去。

    临城驻军恨不得手刃了这些猪狗不如的东西,奈何之前少帅吩咐过,不要主动与西北军起冲突,主要还是维稳。

    西北军那边这么快就得到消息,过来嘴上说的格外好听,对于这队人马的所作所为报以歉意。说只是误闯,然后一直扯皮说他们闯入的地盘还不算两省的,只能算是两释西南的交界。误闯也是情有可原的,愿意归还抢夺的所有的财物,人都是西北军的精兵强将,他们要带回去。

    “少帅,他们所到之处,男丁全部斩杀,女子全部**然后把整个村子一把火烧个精光。属下不知在西南,他们是不是也是这么残暴非人。但是在我们临城山区,所做之事畜生都不如,少帅,属下愿意实在不愿意放人。”

    临城山区和西南紧挨,非要清算,确实不能算是临城的地盘。但是,自从两省在叶总督的管理下,生活蒸蒸日上之后,山区的百姓平时都是赶集临城下垂郡县,镇子。和临城的百姓没有任何分别。

    “地盘都算清楚了?那些地方确实没有一个临城的人?”

    “那边根本扯不清,这山区到底是不是临城的,临山的郡县县志上也没有记载。”

    这才是麻烦的地方,对方死咬是在追缴西南地区叛徒。并没有闯入临城。他们追究起来,也找不到理由。

    “查一查,那些地方有没有临城的人。户籍那边派人现在就去查,查的出来最好,查不出来也给我查出来。知道吗?”

    小辰跟在叶真身边这么久,他有多清楚的知道叶真不希望两省真正的和西北军开战。他自己也不会像从前那么冲动,一言不合就开打。.

    北境和蛮人大军之间的领土之争,耗得连大旱三年都能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缓过来的北境要向两省借粮。在娘的治理下,并没有丢失领土的北境都扛不住,更何况民风温和,甚少打仗的两省。

    看得多了,他也明白,真打起来,为的是百姓,苦的也是百姓。

    既然要扯皮,那就把皮扯起来,西北军什么擦边球都别想打。犯到他手上了。畜生就该有畜生的下场。

    “是,少帅。”临城这边驻守的年轻将军了就领会了少帅的意思。对方能扯地盘的问题,他们就能扯人的问题。

    杀了临城的百姓,难道还能让杀人凶手平安无事的回去不行?

    除了扯皮之外,这批被俘虏的人,也别那么简单的关押着,最好能在扣押期间,全都折磨死。

    “根叔你干嘛这么看着我?”正想各种阴险损招的小辰看到铁根欣慰的看着他,摸了摸鼻尖不好意思的问。

    “公子真是成熟了。”铁根鼓胀的胳膊忍不住的抬起,摸了摸小辰的头顶。

    搞得好像他挺不好意思的,说的他以前多不成熟似得。

    “公子以前对上西北军总是很冲动。”恨不得亲自带兵过去杀个来回的好。

    如今发生了这么严峻的事情,也知道思考,而不是只知道发火生气了。

    “那时候不是不懂事儿吗?而且总是觉得自己被利用了。所以想找回场子。”那会儿老是想着顾烟暖的事,自己错将真心付了,只要是事关西北军的事情总是憋不住一股气。

    根叔摸完之后,才发现自己逾越了。连忙把手收了回去,背在后面,浑身的肌肉都紧绷了起来。

    “现在想想,我该吃这个亏。我不冤。”有了叶真之后,他也彻底的放下了。

    谁年轻不吃点儿亏呢,喜欢上不值得的姑娘,犯了不该犯的逞强斗狠的蠢。成长了就好了。

    跟在公子身边这么多年,才是终于看到他长成了一个成熟稳重的男人了。

    “根叔从前看着我犯蠢,肯定是特别想揍我一顿吧。”

    “公子一直做得很好。”

    “以前根叔可不会摸我的头,欣慰的看着我。”小辰眨巴眨巴眼睛,笑了起来。

    铁根把自己的手背在后面,扯了扯嘴角,失笑的低下了头。

    他冷静下来了,是因为叶真让他认识到了,他这个少帅不仅仅是昌阳军的少帅更是两省数百万百姓的少帅。

    他要担起来的责任是这些百姓们安慰平定的生活,战场上的胜利并没有他从前认为的那么重要。

    “但是,这些人我是绝对不会放回去的。”

    “公子自有思量。”

    也没什么思量了,这些人都被关在临城的大牢里。他觉得临城的大牢历史太悠久了,太破旧了,是时候该翻新一场了。

    不是说这些人特别喜欢屠村之后再放火烧村吗?他觉得,有必要让这些人亲身体会下,被大火烧得面目全非的感觉。

    户籍那边的彻查很顺利,找到了一些本就是临城户籍的百姓。加上一些少许的添加,临城驻军这边负责谈判的人,就拿着一大堆的户籍表,去和西北军那边派来的人交涉了。

    且不说,临城山区算不算临城的地盘,就说这些西北军的流匪,杀得了这么多临城的百姓,难道不该给个交代吗?

    这边儿拿出了这么多户籍证明,那边的人也不打算认。说要查一查,总不能屠了几个村子全都是临城的人吧。

    双方的谈判的胶着的厉害。

    就在这个时候,临城城里忽然就走水了。

    起火的时候是凌晨三更的时候,整个临城万家灯火都已经熄灭了。

    火具体是从什么地方烧起来也不知道,反正大半夜的就瞧见熊熊大火烧红了半个临城。

    这么大的火,不少人被从睡梦中叫了起来,连衣服都来不及穿好的往出跑。

    到处都是乱糟糟的,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官府也是半点儿反应都没有。大家只听说城东着火了,挤挤攘攘往城西跑。

    黑灯瞎火的还有不少人被踩踏的受伤了。

    吵吵闹闹的乱了一个晚上,早上天亮了,大火还没熄灭。不过大家伙儿也发现了。

    着火的正是城东临城知府县衙,包括县衙附近一带的民居全都烧了个干净。

    要不是临着城东的护城河,火都要烧到山上去。驻军那边的人正在救火,但是收效甚微,大火烧得太厉害了,民居那边因为太破旧了。正在修葺搭建,堆了不知道多少木材,这下好全成了柴火了,还助燃。

    大家伙儿这才知道,怪不得昨晚上起那么大的火,官府也没什么人出来维持秩序。敢情着火的就是县衙啊,也不知道县衙里官兵们都怎么样了。

    小辰在城西的高楼上,远远的看着城东那边的大火。

    “那些人都安排好了吗?”

    “连夜送去北境了,随后他们的家眷也会坐船去北境。”负责此事的都尉低声回禀。

    “尽早送过去,免得夜长梦多。城东知府县衙重建的事儿不着急。和西北军那边扯一会儿了,后续总督府那边会负责的。对了,再散布些谣言出去,就说是冤魂复仇之类的。把故事编的动人点儿,不会编的话,找几个说书先生来。”

    这个,有必要吗?都尉有点儿迟疑。

    “怕什么,反正大家彼此都心知肚明。恶心也要恶心人,扯皮的事儿继续。别这些俘虏没了,就不和对面扯了。我们无辜被杀了这么多百姓呢,得问西北军要个说法。”

    小辰看了一会儿,觉得厌倦了。他交代完了之后,就下了高楼,临城这边布防要调整下才行了。

    他调一批人过来,同时也扩大征兵吧。西北军那边怕是等不了多久。

    虽然拖是该拖的,准备工作也要提前做好才行。

    “是。”都尉领命了之后,就下去执行了。

    他堂堂一个都尉还要到处去找说书先生编故事,还要编一些自己都不信的骗孝的故事,委实有点儿丢人。

    但是出乎意料的,几个只会巧舌如簧的说书先生发挥的作用比想象中的要大得多。

    几乎是在敲定编造的故事的当天,整个临城大街小巷里都在神神秘秘的谣传着这个鬼魂复仇的故事。

    明明一个漏洞百出的虚假故事,却让很多人都信以为真。并与此同时的,这些冤魂是如何惨死的可怜经历也在同时流传了出去。

    结果,还不等驻军这边的人去扯皮,临城的百姓已经自发的准备要为那些可怜的冤魂主持公道。城里的善心人,不仅雇了高僧来超度,还在城中发起了对西北军惨无人道的暴行的批判。

    城中的茶楼酒馆中,布告栏边上,不少文人墨客都在慷慨激昂的演说。高谈阔论的把自己对于那些无辜百姓的缅怀,对于西北军的暴行的抨击说给众人听。

    一时间,西北军那边派来无理纠缠的人都不太敢上街了。不然上街都是要被人扔臭鸡蛋的。骂他们不是人,是畜生。

    因为编造的鬼神故事,反而民愤激昂,西北军那边居然偃旗息鼓了。因此,反而省了驻军这边的不少事儿,实在是让负责这个事儿的都尉哭笑不得。他还因此立功了,莫名其妙的立功……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