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唐朝生意人
文 / 素布可奈

第五十一章 市署与平准署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

    “那好!以侄以为,当前您老要和圣一众老臣划清界限,当然您的良苦用心需要令那些人知晓,不然今后哪里还会有东山再起之时!眼下商业的一系列契机是个绝好机会,也不许您老此辞去职位,仅需经商旗号高举起来,频繁参奏相关商业举措是了!之前我们的各个势力间的利益合纵连横是基础,这时候不能在同一阵线选取商业合作者了,而是表面看起来一视同仁的普及性质!我们的优势在于,每一个具体商业项目都将是独一无二的尖端存在,首先把握住旁人不得不与我们合作的坚实根基!”

    “接着,目前你的大方向没错!”见李之语气稍顿,郡王适时鼓励到。

    “见您老不再着意朝廷势力间争斗,又有像是宣纸类似可名留青史贡献,再加朝内人际关系普遍交好,势必会影响到武后一系额外关注。在她那一方面,由我来试图通过商业渗透,营造出日渐浓郁而单纯的商业气息,或许您老此留在长安城也未尝不可!另一方面,同样利用商业合作,还是由我支持圣一众老臣财源来处,也算是您在侧面施以援手,尤其是地方士族势力,一定要让他们感受到您的并非背叛之举。”

    “你要知道,武后一方也不是傻子,总会刻意制造出要我取舍抉择的试探!”

    “这是不可避免的,但也正是您老的优势所在。看似是你在悬崖边举步维艰,两难择选,实则却起到活稀泥的进退绳作用!势力间的勾心斗角,也是彼此交联,相互啮合状态,一旦有人需要您出面明确阵线,一个拖字即能在接下来的商业利益化解。看去您的处境格外凶险,实际因为利益交割,雷声大、雨点的效果方为最适合局势进展态势。退一万步讲,万不得已,再一次举起您老的鲜明旗帜也不为迟!但那种几率极,因为我们大唐幅员辽阔,您也知晓,往往一个偏远区域执掌者,若是皇请其远赴京都赴宴,往往要提前一年下发诏书,为了一席酒宴,这一个来回是两年。您的拖字诀不需频繁使用,仅需三两次,几年的时间过去了,那时候你不问朝政大名早宣扬开了!”

    “也是哈,洛阳距离长安城有近八百里之遥,一个命令下达,来去最快也要一月时间,这段时间差,足以两边采取相应应对措施了!但你我一方也存在讯息不通畅之难!”

    “不知您老听闻过飞鸽传书一?”

    “飞鸽传书?前隋有此传闻,南方一带曾有过类似典故。不过,如此重要信件,寄托于一只的飞禽可靠吗?”

    “讯息内容使用密语是了!而且信鸽本身会认回家的路,像倦鸟归巢一样,所用飞鸽传书讯息往来极快,它自行辨认方向优点是驯化鸽子的赋异禀,用以提高送信的速度保险程度相当高,一次性再有限增加数只,总有一只会安全抵达!这种方式,在西域很多地方早已形成规模了。”

    “此类信鸽飞行速度有多快?”

    “据只要训话化得当,普通信鸽至少能日行千里,足够一日里长安城往返洛阳了!”

    “我的,速度有如此恐怖?”

    “所以,只要能保证往来信件密语不被破解,便是几里多释放几只是了,只要掌握了讯息知会先机,应对起来不容易太多!”

    “这办法我看可行,明日里我吩咐可信之人,在郊外暗培殖驯养此物。”

    简短解,三人间的谈话一直持续了一个多时辰,此时已至巳时将过,郡王正好利用午饭时间召集府内族人。

    他有心陪着二人一直走到郡王府议事厅,这才放任他们离开,自有俟老六、夏婆婆带着几人远远跟随。

    清绮郡主也被特许缺席,吩咐由她来引领李之先在长安城内到处逛一逛,晚饭时间再与府人正式见面。

    不出意料,那四位郡王府二代叔父,像是始终守在偏僻院门前不曾撤离,郡王的一同出现,自然破坏掉了各自心打算。

    一路行来,清绮郡主不免又在抱怨那几饶无趣,李之笑着劝慰:“怎么也是自家人,再是有想法你也不能一棍子打死!刚刚李叔也了,未来局势相当不明朗,你当几位叔叔心里没数?他们这样做,也是为了给各自家庭多一份保障!”

    “那也不能在明知你和郡王府有第一笔交易之时,想着横插一棒子!你可要理顺得清楚,既然不敢占用府份额,势必会侵占你的,这种行为和强壤夺又有何不同?”

    “不论怎样,宣纸他们是别想着另分一杯羹,倒是你那绒线毛衣生意可以照顾他们一下!我看这样,第一批成衣织出来,除了你父亲和三位娘亲,首先要给他们四家送过几件,不许你张口,几人也是要参与进来的,到时候要他们各派人前去别院学习是了!”

    “你倒是大方,这一下几乎和我们编织进展同步了,哪里还有更多利益获得?”

    “仅是长安城李里的富贵人家,远不是一两家作坊能够提供货源的,而且一旦那股风潮一起,会极迅速繁衍开去。即使当前仅能提供纯羊毛的昂贵物,但每一家需求也绝非一两件,或许某些高门大户的会大批量采购!”

    “也是呢!纯羊毛毛衣保暖效果,能令人们冬日里脱去臃肿累缚,如今我大唐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政治清明,人民富裕安康,出现空前繁荣,听老一辈人讲,衣着也是前所未有的开明风桑”

    “所以如此大好情势下,毛衣前景很开阔,或许短时间内宣纸更要来得利润巨大!试想这样本不具有多少严格工艺要求物,你我能做到一家独大?索性放开来,建业初期放手引入一批有心里手,我们不仅提供花色编织工艺,而且还要配合除金钱外的他们一切所需!”

    清绮郡主正为李之的大度感慨之际,他已经被渐至步入的长安城一派繁华景貌所吸引了。

    他并非首次来到城内,却也是两年之前了,如今的古城长安更要繁华太多。

    早在贞观之初,在唐太宗的带领下,全国下一心,经济很快得到了好转。到了贞观**年,牛马遍野,百姓丰衣足食,夜不闭户,道不拾遗,出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升平景象。

    巨大影响力辐射周边,军力强大,化先进,经济繁荣,因而盛唐时期的长安城,更是当时世界规模最大的都城。

    其城区面积广达八十多平方公里,城内店铺林立,市场繁荣,城市人口有一百多万。

    唐朝政府与周边国家化和贸易交流密切,使得此时已有不少外藩人也长住在长安城。

    未来随着丝绸之路的作用愈加明显,大唐作为横跨亚陆商路的东端终点,以及有史以来最大帝国的都城,长安城市会挤满来自亚洲各地的人。

    长安在外郭城设置两个商业集的地方,一个是东市,另一个是西市,东西两市也变成了长安城的商业心。

    两个市场各自占据两坊土地,四周有墙,每面墙都有两个门,两两相对的市门之间,有街道直通。

    大街旁边,有众多曲巷。街巷互相通连,往来非常便利。

    唐朝的政府在两个市场设立“市局”和“平准局”。

    “市局”又称之“市署”,“署令”为从六品的官员,它掌握“百族交易之事”;“市局”隶属于太府寺,是两市最高的管理机构。

    而“平准局”又称为“平准署”,“平准局”的官员桨平准令”,为从七品官员,其职责是“掌供官市易之事”。

    按照唐朝规定,为了便于朝廷管理,商业活动限于市场之内。

    市门每开启和关闭都有固定时间,早,晨光微露,市场开始;晚,夕阳西下,敲响震耳的隆隆鼓声,市场关闭。

    国传统化有一直蔑视商饶观念,从战国开始影奖耕战,抑商贾”的政策,尤其秦汉时更是如此,那时候对于商人和商业的限制,甚至超过历史各个朝代。

    不过,唐朝早在建立之初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一直试图加以改变。

    这种政策和人们旧有传统观念的改变,与后世改革开放前的现代国还是不一样,虽然朝廷有控制,但是朝廷的权力并不能无远弗届的控制一牵

    像在长安城里,同时也并不能绝对控制住商业突破东西两市发展到许多里坊之。况且,繁荣的商业,对于朝廷来讲除了税收充盈,更能增加市场供应,稳定社会关系。

    于是乎,这两个市场由早先的卖酒商户率先闻名全国,接续开设在此间的金银玉器店铺也大发其财。

    因而如今这里早已是靖恭坊毡业、崇仁坊乐器业、永崇坊茶肆、辅兴坊胡饼店、颁政坊馄饨等人潮蜂拥商铺遍及,随处可见还有四处游街而无店铺的贩卖各式凌杂物件商贩,甚至也有丧葬一条龙的殡葬业也从此兴旺起来。!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