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头很怕萧陵川,躲在浴桶后面探出半张脸,片刻后,见二人根本没搭理他,这才大摇大摆地走出来。

    夫人正在给讲蛮族的风土人情,这个大块头一回来,气氛就变了,他却乖乖的不敢作声。

    大块头比他爹高大,比村子里的铁牛看着还有力气,要是一巴掌拍到他的屁股上,毛头想,一定很疼。

    “毛头啊,时间不早了,一会儿你姑姑就回来了,你先去她的房间睡会儿。”

    李海棠满心满眼都是自家野人夫君,能分出一点小心思去哄孩子,已经相当不易。

    毛头看了萧陵川一眼,哪敢说不,老老实实地就回房了。

    “夫君,我觉得,光靠你这一张脸,就能镇压无数不听话的小娃。”

    以后豆包哭闹,就直接送到萧陵川怀里,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是没一点道理,总之小娃不能他太过溺爱。

    可是,自己十月怀胎生出来的,一点都舍不得说,更别提打。

    “好,我们分工合作。”

    萧陵川点头同意,他住在李家村的山上,得个野人称号,都不用出面,村人用野人吓唬家里的小娃,再不听话,就丢到山里喂野人,那些娃子们一准儿不敢调皮捣蛋。

    李海棠囧了囧,野人夫君好像变得幽默了一点点,学会自嘲了。

    这样正好,一个红脸,一个白脸,好人就让她来做。

    谁让她在相貌上占据优势,看着和蔼可亲。

    “夫君,明早何家小姐上门看诊,你得回避下。”

    针灸不用全脱,李海棠都让何月秀穿一层里衣,男女大防,有他在家里,即便是碰面,何月秀也会不自在。

    “明早我去城北大营一趟,天不亮就走。”

    萧陵川点头答应,还有很多琐事处理,处理完毕,他想带着自家娘子回到山里一趟,过几天小日子。

    山下碍眼的人太多,尤其是鹿城城门开放以后,张如意肯定得上门。

    “不是说不能接诊了吗?”

    萧陵川用手覆盖上自家娘子的肚子,四个多月,暂时感觉并不到胎动,不过,这种血脉相连的感觉,以前从未有过。

    “放心,就是稍微麻烦一点,并不累人。”

    李海棠解释,而且对方给出高额的诊金,将来还有合伙开铺子的机会,何乐而不为。

    能在边城混得风生水起的大商户,都有自己的门路和靠山,李海棠不会小瞧任何人。

    自己虽然和京都阮家有关系,却得不上任何助力,都是白扯。

    话毕,李海棠打了个呵欠,野人夫君回来了,她终于能睡个安稳觉。

    果然,和她想的那样,一夜没有做梦,睁开眼睛,天光大亮。

    起床后 ,她习惯地往床边摸,另一边的位置冰凉,萧陵川又出门了。

    “夫人,您起了吗?”

    五福在院中喊一嗓子,手里拎着个食盒。刚刚,主家派人送回来的,说是让夫人趁热吃。

    趁热吃的意思是,叫醒夫人,五福如此领会。

    “起了起了。”

    这大嗓门,睡熟的人都能给喊起来,她穿戴好,用温水净面,毛头就要窜到屋子里。

    昨天还没听完,他惦记一晚上。

    “你给我站住!”

    五福用手拉着侄子的衣领,怒道,“这不是村里人家,也不是你家后院,你的礼貌呢?你爹娘就是这么教你的?”

    她一个做下人的,把自己侄子送来已经够没规矩的了,还是家里那没办法,五福没提前和夫人商量,自作主张。

    毛头给她丢人,她不能轻饶。

    “姑姑……”

    毛头很委屈,他要不行动快点,一会儿夫人的夫君回来,他就更进不去门。

    “你问夫人的那些,我也听过,你去灶间吃饭,回头我给你讲。”

    对待小娃子,连哄带骗,五福总算把人劝走,她撩开帘子进门,把食盒放在桌上。

    热乎乎的香酥芝麻饼,还有一大碗的豆腐花,都是李海棠喜欢的。

    只有野人夫君,和她有这种默契,她想吃什么都不用自己说。

    “夫人,主家回来了,我能不能请假?”

    五福绞着衣摆,她家里的事处理不完,内心就不安稳。

    昨晚,她回到医馆,等了一会儿,大哥也回来了。

    大哥鼻青脸肿,低头遮着还是压盖不住,五福一问,原来大哥去要银子,大嫂娘家不承认不说,还把他打了一顿。

    娘家人很气愤,闺女生儿育女,得不到半点好处,还被泼脏水。

    “我嫂子的亲妹子说自己还没定亲,不可能要压箱底银子。”

    五福揉了揉额角,那二十两是救命钱,不可能就这么算了,家里一辈子也没攒下这么多啊!

    而且,那是她卖身的银子,留给爹娘,报答养育之恩,凭啥送到她大嫂手里?

    “此事很简单。”

    一碗豆腐花见底,李海棠意犹未尽地放下勺子,道,“如果你嫂子娘家人没撒谎,那么撒谎的就是你大嫂,银钱被她收起来了,并且欺骗了娘家人。”

    反正不是省油的灯,有一番官司,既然如此,何必废话,若不念旧情,最好的办法是报官,让官老爷做主,给个定论。

    她给的二十两银子,刚好是官银,来自大通钱庄,万一在五福大嫂那搜查出来,就真相大白了。

    村里人家,最多有点碎银子,却不会弄到打上标签的官银。

    “我就想,要回银子,给我娘付了诊费,至于大哥大嫂的问题,他们自己解决。”

    作为小姑子,只应该把一切都说出来,让大哥觉醒,这么多年,大嫂如何对家人的,让他别再糊涂下去,心里有杆秤。

    至于怎么做,还看他大哥。

    总之,她大嫂如果不改,以后会继续祸害家人。

    爹娘年岁大了,将来真有一天在病床上,还能指望谁?

    别说以后,就是现在,大嫂得知娘在医馆,不闻不问,甚至都不过来看一眼,让人寒心。

    “五福,给你的银钱还够吗?你再拿走点,给你娘买点补气补血的阿胶。”银钱不是问题,钱是赚出来的,尤其当下,补身子的药材,一点不能省钱。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