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洱枭

第四十三章 误得子,她越陷越深(1)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

    后来她私下派人去拜访早已经回老家的东伈,发现她在几年前就已经病逝了,无奈她又抱着试试的态度找到了西伈,好在她的身子骨硬朗,耳不聋,眼不花。

    当时东伈西伈是先帝身边的心腹,她们只是出身地位太低,其它的方面并不亚于名门望族里的大家闺秀,她们二人从型先帝一起长大,伺候先帝日常饮食起居,也伴随着他学文习武,也是先帝足够信任她们二人,才把她们留在寒幕身边。

    如今她一听是沁河公主的人来找她,她知道当年的事情该和她说了。

    于是西伈进屋将事先就准备好的信交给来人,让他带回去给沁河公主,她自然就会明白当年所发生的事情,这也算完成了先帝给她的任务,她辛苦瞒了这女孩这么久,也是时候告诉她她有一个待她极好的养母寒幕,也该告诉她是寒幕和先帝埋葬“生下沁河就离世的生母”,至今为止,没人知道她是何许人士,西伈并在信中告诉她亲生母亲的墓位,并声声告诉她莫要忘记黎太妃寒幕,那可能是除了先帝唯一真心待她的人。

    当年西伈在黎妃遇害后,也在宫中待过一段时间才出宫,那时她就已经发现绫皇后并不是喜欢沁河公主,而是在利用皇上对沁河的疼爱之情,那时她就觉得这个小姑娘暗地里应该会吃绫皇后的苦,可皇上当时已经没有心思再关心这些琐事。

    沁河看完信,什么都知道了。原来自己的亲生母亲在她出生时就已经去了极乐世界,是黎太妃和先帝收养了自己,甚至给自己起名“寒沁河”,她自己都不知道原来自己还有一个“寒”姓,黎太妃还对外称爱女是自己的骨肉。

    后来绫太后与黎太妃的瓜葛,西伈确实私下查过,只是查出她们闹过几次不愉快,黎太妃每次都忍下去了。可人亡入葬已久,并没有查出任何其他关于黎太妃死亡的结果,先帝自然也被完全被蒙在鼓里,还将沁河过继于绫太后,先帝以为为爱女找到了靠山,可巧巧把她推到了火坑里。黎太妃和绫太后私下的关系很糟心,就是因为沁河是黎太妃的女儿,绫太后才如此恶毒待她吧!

    一切弄明白后,很好,沁河更为这个绫养母感到恶心。她觉得黎母妃的死蹊跷。

    可是沁河这个时候身子却出现了问题,吃不进去食物,反倒呕吐得厉害。

    她一整日就吃一些酸食,越发吐得凶狠,绝艳的脸上阵阵煞白煞红地流汗,二十三年间都不曾得过这样的病情,不久刚破了身,已不是什么守身如玉的黄花女,除非是她那一夜巧怀龙嗣。

    想到这,她心生一计。

    宫人火急火燎地惊扰正在殿里小憩的皇帝,小宫女璃瓷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跪在殿门外,为沁河求医,因为单凭沁河是请不到太医的,现在所有人都认为她是祸水,差点引起边境战乱。

    可是旁人对内情连略知都谈不上,没人知道沁河一个弱女子所联姻之人是谁,如若知道,可能没有一个女子会心甘情愿地嫁去那蛮荒之地吧!

    沁河心烈,又不同于一般女子。她并没有心仪之人,既然非要嫁,那只能是天下的九五之尊,只是她不知道这个皇帝能不能护住她,或者是够不够爱她。

    为皇帝守夜的公公见状倒是暗中先通知了绫太后,并没有告知皇帝。璃瓷就长跪在夜色里,半柱香的时间,皇帝被璃瓷的啜泣声惊醒,主动询问值夜的掌事公公,他才说明实情。

    “奴才见皇上累了,睡得沉才不敢惊扰圣驾;皇上不必担心里宫哪位,太后已经知道沁河公主的病情,太后心疼公主,应该去看她了。”这位公公话里间怪里怪气的,话的内容客客套套的。

    皇帝明白后怒而呵斥公公,公公匆匆打开门,瞪了一眼抬头望向皇帝的小宫女,璃瓷一脸的泪光,映着殿灯,让人心疼。

    “母后和长姐的关系一直都不合,你这个时候请太后,没安什么好心吧!”

    “奴才是为了皇上的龙体安康,怎能居心不良?”公公忙下跪,表示为自己求情,神色惶恐。

    “你们两个都起来随朕去看看公主殿下!”皇帝管不了这奴才是不是故意的,他现在只能赶快见到沁河,他是知道自己母后的性子,怕他去晚了,沁河又要除了病痛还要多受一份罪。

    小璃瓷紧张起身,顾不上的膝盖酸疼,颤颤巍巍地领着皇帝往沁河宫里小跑。那公公在他们身后不慌不忙地起来,此时皇帝和小宫女已经离他有一段距离了,这奴才像没事人一样拍拍膝盖,发出两下声音,慢悠悠地跟在后面。

    皇帝和小璃瓷并没有发现他们丢了一个人。

    来到沁河殿内,只见沁河一袭入寝白袍,在这样的夜里,似一层凉纱,单薄无温,赤着双脚跪在绫太后的面前,后面还有两位嬷嬷强制着她的胳膊,她动弹不得,更起不来身。

    她被人打得红肿的面颊还留着指引,苍白的嘴角还挂着一条干血迹。那双曾暗送过秋波的丹凤眼不存在什么柔情蜜意,现在就是一双让人怜惜、编织着痛苦的美人眸,眼眶里含泪,蠢蠢欲滴,当她看到皇帝时,那滴藏了多时的咸泪终于夺眶了。

    皇帝的心被扯开,血流一片。

    “你们放开她,朕不允许你们碰她!”

    那两个姑子看了眼太后,太后点了一下头,她们松开了手中的人,皇帝冲上前沁河昏跪在他的怀里。

    沁河的白衣上出现小许鲜红的血迹,似刚刚沾上的。

    “你快去请太医过来,一刻都不能耽搁。”皇帝紧抱着沁河,命令着身旁的璃瓷。

    绫太后包括那俩个姑子也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异样,她们只认为沁河半夜闹幺蛾子,又冲撞太后。皇帝年轻,根基未稳,功业未建,有些事情还是要她这个权威出马帮着解决。

    她本来就是为了填沁河捅得篓子而弄得身心俱疲,现在她趁着机会教训这贱婢,却不料中她下怀,绫太后也是震惊。

    太医还没有睡醒就被小璃瓷拉了过来。

    “孟太医,您快点,我们快到了。”小璃瓷帮他拎着药箱,又拉又拽地借力给这位老太医,就是怕他迟了,误了救治时辰。

    “太后和皇上都在公主殿下殿内吗?”老太医气喘吁吁,费劲地跟着这个小姑娘。

    “是,孟太医莫要让太后和皇上久等,我们担不起啊!”

    老太医一听,又加快了步子,尽力赶路。

    不多时,孟老太医来到偏殿,向绫太后和皇上行礼,就去医治躺在床上的沁河。

    脉过三诊,观眼睑下部,再三观察,老太医面露喜色,起身作揖,“恭喜太后、皇上,公主殿下已有身孕,不过有小出血趋向,若日后及时调理,腹中胎儿将平安出世!至于脸上的伤也不必担心,两天后自会消去。”

    “孟太医先回去吧!哀家希望这件事只有你知道。”绫太后冷冷地叮嘱了老太医一句。

    “医者救人,皇家之事,臣,守口如瓶。”老太医退出偏殿。

    绫太后确实没有想到她会怀上龙种,这下皇帝也在场,事情棘手得多,原来一切都是沁河故意的,她故意让太后知道,引她过来,又故意激怒她,演了一出苦肉计,让皇帝为她心疼而请太医,再不小心抖出自己已有身孕的事情。

    而绫太后这些天已经被沁河气得够呛,本以为是深夜,借机小惩一下沁河,教训教训她,也没有什么大事,反而这次又让沁河这丫头借孩子狠狠地将了她这太后一军。

    大家都知道了太后今夜为难她,差点让龙嗣胎死腹中的事,太后今后自然没有办法对她的孩子下手了,不然一有问题,太后就成了第一个被怀疑的对象。

    沁河要保住这个孩子,若是男孩,日后凭子封位,若是女孩,可能就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了。

    可是沁河只胜了两次,一、逃过远嫁,二、怀了龙嗣。开始她就错得离谱。一个曾在后宫叱咤一生的女子,手上有多少人命,多少妃子孩子的孤魂都惧怕的人物,如今又是位分尊高的太后,她怎么能斗得过?黎母妃如此,而她的结局也会落花凋零罢了。

    可是她保全了她肚子里这个唯一的骨肉,不是靠那个九五之尊的男人,而是用她自己的血缘和生命换来的。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