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洱枭

第四十五章 沁河步黎太妃后尘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

    大皇子和二皇子出于皇后那里,可大皇子并不争气,他追崇女性的胭脂水粉,整日捣鼓宫女的妆容,甚至乔装成不同风格的公子女眷形象出宫游玩,偏偏守卫又很难查出,更不要说去拦他了,皇帝和绫太后都不喜欢他身上的阴柔之气。

    二皇子上官风落从小就被皇后逼着学习,皇后对他永远都是冷冷的态度,不论他怎么做都得不到皇上和皇后的赞赏,他渴望被爱到后来小时候他就开始渴望权利渴望被关注,可能是因为当时有七皇子上官夜蓝在,总显得他天生愚钝,学习进度很慢。

    七岁时,上官夜蓝初见师姐‘师狸’,就为她解去鱼蛊之毒,之前师狸见人永远都是寒气逼人,态度冷漠,旁人勿近的姿态。她遇到这个师弟后就开始变得柔情些,她收起了暴力,不再像以前那样‘动不动就出手把人打得非伤即残’,师狸的女儿情怀也只在她的师弟面前才显露出。

    上官夜蓝终日跟随师父和师姐认百草、运灵、练剑,他多少也学会了七分的医术。

    这些年他的病情被独孤潸控制住,独孤潸教他运灵就是为了他自己可以掌握他心里的阴影意识,他好在在这跟着师父习技不曾有复发现象。

    上官夜蓝还是没有听沁河的话,他终究是要为了他的奶娘之死回那个王宫的,触物思人,见景生情,他后面的路不知是什么样的形状。

    王宫人接他下山的那天,独孤潸送给了他一把剑“至阴嗜血,绝情嗜魂”,嘱托他小心保管,日后其中玄机自会相见,牵连至亲之人。

    上官夜蓝再次回到王宫时已经是少年模样,星目剑眉,手执素扇,文雅如玉,白袍袭袭,文识武学卓越,他的才华越来越彰显,不少女子被其摄魂,暗送秋波,明送信物,在上官夜蓝遇到灵夕妍前,这些姑娘他从没仔细看过。

    当他再看到那冷宫墙院时,心中还是升起阵痛。

    “父皇,儿臣今日回巢,不孝之子,前来请安。”上官夜蓝双膝下跪,弓脊作揖行礼。

    他先去的冷宫,然后从那里转到皇上的里殿,也算是几年间的父子分离剧终,二人团聚。

    “好啊J儿愈发秀挺,学识过人,是社稷之幸。”皇上忙扶起地上的上官夜蓝,由衷地喜欢这个孩子。

    “父皇,儿臣这些年游荡,有些野性,王宫终是拘束,希望父皇允许儿臣住于宫外。”

    “你们都到了成亲的年龄,自应有自己的府邸,你的母妃知道你回来,早就给你安排好了。”

    “儿臣多谢父皇和母后。”

    看到上官夜蓝,皇上始终觉得自己对不起长姐沁河,她死于非命,尸骨无存,自己脱不了干系,他愈发觉得自己亏欠了他们唯一的孩子。

    七皇子归位。

    皇上想越嫡长子立次子为太子的念头愈发明显,而他和部分官员的想法一致,都默认上官夜蓝是最佳人选。

    绫太后却多次有意建议皇帝不要现立太子。

    “皇帝尚且处于壮年,既然嫡长子无用,独偏爱女儿家的玩物,弃君子之道于不顾,既废其位也属正常。嫡长子既废,那日后担任帝位之人必要从众皇子中选出,既然如此,那更要慎重地选出才学最为杰出的皇子,哀家年纪已入黄土之秋,自是希望这江山基业呈繁星簇拥之相,等哀家百年后也好与先帝有所交待。”

    绫太后爬满深深浅浅皱纹的脸溢着泪花,她的头发也被她凶恶的年华染得花白,可她骨子里的脾性丝毫未改。

    “哀家知道皇帝中意甯妃之子,可是他所出之处卑微,血缘里终有外族之气,哀家看皇后宫中的二皇子风落也是不错的,皇帝以后可对这孩子多栽培一些。”

    “都是朕的孩子,哪里分得贵贱,自古以来都是能者居之。朕知母后思念先父之情,天地可鉴,选太子之事儿臣更要慎重万分,以免辜负了母后的重望。如今母后只需要安心地颐养天年,莫让这些烦心之事影响到母后。”

    皇帝也不再是那个惺帝了,他将太后扶到榻上,为其盖好被锦,脸上无一丝感情。

    皇帝是在成长的,这些年在治理朝政方面,他兢兢业业,除了后来末年时发生的灵化之乱就没有发生过其他过大的战乱,罗韵国上下政治清明、国泰民安、百姓也安居乐业。

    楼泱将军也操练军兵百年,创建了一套独特有效的练兵之法,众皇子也经常在他那里受教,学习用兵之道,每次边境有什么战乱,楼将军都会带兵出征,屡战屡胜,他在民间的声誉是极好的,百姓们对他也是十分的尊重。

    众多皇子之中,楼老将军更是喜欢七皇子上官夜蓝,他比其他的孩子要勤奋些,更能吃苦一些,上官夜蓝自己也曾多次请示皇上让他和楼将军一起去战场实战杀敌,楼泱很喜欢他身上的魄力。

    若后来不是因为灵夕妍之死,楼泱与上官夜蓝的关系也不会这么僵,楼泱也不至于把自己的殊命紫薇幼女楼姊星嫁于他,明知他不会善待她。可没办法,楼泱欠了前王妃‘灵夕妍’很大的人情,他要还给她的夫君‘上官夜蓝’,既然七王指明要娶幼女,那他又怎可不同意?楼泱平生最怕的就是人情二字了。

    而皇上总是能在上官夜蓝的身上看到去世沁河长姐的影子,他的眉宇之间散发着一股气息,他和她亲生母亲身上都有同样的倔强和忍耐力。

    皇上每次看到他都能想到沁河,但不是对爱人的那种铭心的相思之情,那是种对已逝亲人的思念之意,很多年后皇帝才弄明白自己对沁河的情感仅仅是知己间的依赖之情。那时他年少压抑,只是想找个人倾诉,敲她在,对他百般呵护。

    是人都会经历老骥伏枥之年,楼将军也会老,皇帝自然也是如此,越往后,在朝堂上立太子的呼声就越来越大。

    朝堂上的百官一共分为两派,一派支持二皇子上官风落;一派支持七皇子上官夜蓝。

    亦是这时他遇到了他的第一个王妃‘灵夕妍’,后嫁于他不久,新婚燕尔之际为救苍生而死。

    以后的日子他用‘放浪形骸’的颓废态度展现给世人,迎娶了楼姊星还百般难堪于她,甚至将与灵夕妍极像的灵涵带回王府。

    灵涵是从部落寒格婆婆那里曾得知“缙王”之名,曾经上官风落以缙王的身份前去与鹰潭族的三位长老谈判关于两方和平来往之事,那时的二皇子已经可以为皇上分忧,独挡一面。暴风雨前的宁静,一根导火线总是需要一个合适的契机点火,同理,上官风落的表面平静,他是在压抑内心的复杂。

    在大漠,一日燥热,黄沙漫天,烤炙着没有一草一木的死土,一位使双弓弯月刀的少年被人追杀,全身血迹斑斑,一群人留下一串串没有规律的沙坑。

    敲遇到缙王回京,报一些事议。少年身中数刀,血流不止,但他还能与十几个黑衣外族壮汉焦灼,少年用刀狠毒,招招急出,功力也是深厚,只是由于大伤,他已经撑不住了,若换做一般人,现在已经是亡灵。

    上官风落被这个看上去比自己小几岁的少年引去了注意,他出手救下了少年,但是并没有条件为他疗伤,就任他疼忍着,昏热过去,缙王带他回了中原。

    少年命不该绝,他硬是挺了过来,身子逐渐恢复,他称上官风落为王爷,亦是兄长。

    少年名月焚,是鹰潭族的重犯,据说他箭杀杀了寒格长老的侄女,一位中原女子,小名璃瓷。真正的沁河公主死于王朝冷宫,璃瓷只是她的侍女,一只替沁河母亲寒幕送信的信鸽罢了,他并没有杀送信人璃瓷,他见璃瓷时刚满十六岁,还是个玩世不恭的孩子,璃瓷都长了他一个辈分,倒像是他的母亲。

    璃瓷在鹰潭族遇到这个孩子时,他是冷漠叛逆的,从小只有寒格婆婆带他长大,当他遇到璃瓷时,璃瓷为他叠衣理被,他感受到母亲的柔情,他的心也化了。

    他怎么可能杀璃瓷母亲?璃瓷是死于箭下的,而且是带有他标记的箭身,寒格也半信半疑,只好先押着月焚,毕竟姐姐寒幕只有这一个养女,胜似亲女,如今这般又如何向写信之人交代?

    月焚这个孩子从小就是突发各种各样的意外,每次都能化险为夷,倒练就了他一身的本领,在当时部落里就小有名气,尤其是他的旋箭术,更是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在部落里已经没有人能在这方面赢得了他。

    璃瓷死后,月焚被押,途中反而被神秘人追杀,欲夺其性命,幸好遇到缙王。

    上官风落是缙王时,内心还是存有善念的,月焚在王府住下,他们兄弟二人时常在王府武艺切磋,上官风落的旋箭术就是月焚教的,月焚小缙王几岁,性子率急,也曾误伤过上官风落好几次,并无大碍。

    缙王与月焚相遇大漠,而月焚公子与鹰潭族的关系灵涵就不知道了。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