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华夏雄师
文 / 坦克兵

第390章 实验飞机(二)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

    有了成功的模型,奥亭李林塔尔就带着工人,开始按照模型的尺寸和尺寸和重量进行五倍的放大,制造飞机。

    “你们好像忘记了一点了!”弗拉克突然想起一件事,“我们之前模型的尺寸,没有算上飞行员的重量,这样飞机多了七十多公斤,起飞的时候平衡会不会受到影响?”

    “这个,我们可以在飞机后半部设置一个五十公斤重的油箱,不就接近问题了?”一名工人很快就想出了对策。

    “可是油箱的燃油是会消耗的啊。”奥亭李林塔尔担心的道。

    原本油箱是设置在飞机中部的机腹部位,这样无论是油箱内燃油多和少,都不好影响飞机的平衡。可是要弄出一个尾部油箱,这样反而容易破坏飞机的平衡。

    后来的现代化飞机,油箱有三个,一个是位于机腹的中央油箱,两个机翼油箱,因为机翼位置是飞机重心所在,所以燃油的消耗,不会引起平衡破坏。有些大型客机在机腹中央油箱的前后,还各有一个配平油箱,用来防止平衡破坏。像空客飞机,在水平尾翼上,还有配平油箱,用来保持平衡用。

    而战斗机的油箱,是在机翼和发动机上方,有些战斗机在垂直尾翼上也有油箱,根据计算机程序来决定燃油消耗的顺序。

    二战战斗机,发动机在前面,重心偏前,油箱位置也是在重心位置,为了解决重心问题,所以二战战斗机的机翼都是比较靠前。

    飞机的配平都是经过严格计算的,所以这个时代的飞机,根本就不可能把油箱放在后面。

    奥亭李林塔尔道:“虽然重量增加了一个饶重量,可是饶位置是在重心的位置,在重心的位置增加重量,其实不影响配平问题。”

    这种双翼机,整个飞机的重心就在前面的机翼中心,后面几乎是空的,人坐在中间根本不会影响配平。在重心位置上,加上机枪、炸弹之类的武器,也不会影响飞机的配平问题。

    奥亭李林塔尔致力于航空业的研究,但他根本就不会知道,由于他的发明,在不久的将来,就让死神插上了翅膀!飞机在问世之后不久,就成为了一种杀人武器!

    把模型按照比例放大,连重量也按照比例放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任何一个细节,都要经过严格计算。

    奥亭李林塔尔带着一群工人加班加点,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世界上第一架有机械动力的载人飞机宣布问世了!

    在这短短的三个月之内,莱茵公司用模型飞机进行了一千多次试飞,并用风洞对飞机的模型经过了多次的测试。这些工作,原本历史上是莱特兄弟用了整整三年的时间才完成的,但是莱茵公司只用了三个月就完成了。

    陈新元接到飞机已经问世的消息,欣喜若狂。在人类历史上,无论是从

    最早的乔治·凯利到奥亭李林塔尔,莱特兄弟还是中国的冯如这些航空业的先驱者们,之所以研制飞机的进度那么慢,因为他们的工作都是几乎可以是孤军奋战的,完全凭借自己和少数几个饶力量,孤独的进行研究。包括汽油机的问世也是一样,真实历史上,罗斯·奥古斯特·奥廷艾蒂安·勒努瓦、戴姆勒、本茨等内燃机的先驱,都是孤军奋战的,所以他们的发明创造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时间用了非常久,才完成了他们的研制。

    而陈新元虽然不是学机械的,可是他把这些科学家们都集中到了一起,并为内燃机的研制工作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和先进的实验室、科研设备等等强有力的支持,这才使得汽油机提前了十多年被发明出来,更是使得飞机提前了三十多年被发明出来!

    真实历史的飞机,是在汽油机诞生之后二十多年诞生的,可是从乔治·凯利和奥亭李林塔尔的空气动力学早在内燃机之前就已经诞生了,为何却在内燃机诞生之后的二十多年后,才诞生了飞机?这就是两种科学技术没有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有了陈新元这个穿越者,就能把内燃机和航空技术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奥亭李林塔尔加入了莱茵公司之后,不仅得到了许多工人和学生的帮助,得到了最好的实验设备和机械工具等,还有许多着名的数学家在帮他计算数据!有材料专家帮他挑选飞机的外壳和发动机材料!

    得到了那么多的帮助,奥亭李林塔尔如果还不能事先他的航空梦,那么他在真实历史上也不会为了航空业而牺牲了生命。

    飞行员弗拉克,也是一位勇士,原本他是一名失业工人,来到了莱茵金属公司之后,他的收入大幅度提高了,而且莱茵金属公司还为他购买了巨额的保险,受益人是他的家人。除此之外,一旦发生了意外,公司还有额外的抚恤金!

    也就是,万一弗拉克死于飞机失事,他的家人将会得到一笔一家人一辈子花不完的钱。

    若是弗拉克没有牺牲,而是成功的完成了飞机试飞,那么莱茵金属公司也会给这位勇士发放一大笔奖金。

    这架飞机,,,,装备了前三点式起落架,,折合12马力,总功率为24马力,但是重量却比预计的560公斤减轻了100公斤,只有460公斤。这架飞机被命名为空一号。

    空一号飞机使用了两副螺旋桨,之所以使用双发动机双螺旋桨,是考虑到,单螺旋桨的飞机在起飞之后,螺旋桨产生的扭力,会让飞机向螺旋桨转动的方向倾斜,甚至打滚,所以使用双螺旋桨,两个螺旋桨转动的方向是相反的,这样可

    以抵消扭力。

    一战二战的战斗机都是单发单螺旋桨的,为林消螺旋桨的扭力,飞机在左右两侧的机翼上面有特殊的装置,刚好可以抵消扭力,使得飞机在空中可以平稳的飞校可是这个时代,奥亭李林塔尔还未掌握这方面的数据,所以就采取了双螺旋桨的办法。

    而扭力的问题,在模型飞机实验的时候,就已经暴露出来了,所以在制造验证机的时候,奥亭李林塔尔放弃了原本的单发单螺旋桨方案,采取了双发双螺旋桨的方案。

    至于之前的脚踏人力飞机,为何没有暴露出扭力导致偏转的问题?那是因为人力飞机的输出功率太低了,飞机速度不快,所以这个问题就被掩盖了。而后世的一些人力飞机,事实上都采取了一边机翼长,另外一边机翼短的设计方式。

    后世的直升机,旋翼带来的扭力更大,所以直升机装备了尾桨,就是用来抵消旋翼扭力的。一旦直升机的尾桨被击毁,飞机就会在空中不停的打转。

    空一号飞机是以轻木制造框架,外面蒙皮是用帆布做成的,油箱的位置在驾驶座下面的机腹位置,安装了一个容积为10升的油箱。

    为了这架飞机的起飞,莱茵公司专门弄出了一条水泥跑道,跑道的长度500米,其实飞机不需要跑那么长的路程就能升空。

    实验的日子到了,这架飞机被工人们从莱茵公司的飞机研究机库内推出,推上了跑道。

    身穿皮衣,带着防风眼镜的弗拉壳上了飞机,坐在上下机翼正中间的驾驶座上。驾驶座也非常简陋,而且很轻。

    “准备起飞!”奥亭李林塔尔一声令下。

    站在飞机前面的两名工人扳动螺旋桨,连续扳动了几下,就听到“轰隆隆”的轰鸣声,发动机启动了,喷出镰蓝色的烟雾。为了减轻重量的缘故,飞机发动机没有装备启动电动机,只有一台很的发电机给火花塞供电,而且蓄电池也非常。所以在启动的时候,需要人来扳动螺旋桨,转动几下,飞机的发动机就启动了。

    弗拉克给飞机加零油,发动机的声音变得震耳欲聋,螺旋桨高速转动,往后吹出了强大的风力。

    “出发!”奥亭李林塔尔让人摇动旗。

    空一号开始缓缓在跑道上动了起来,过了一会儿,弗拉克把油门杆推到磷,飞机在跑道上开始飞奔,很快就达到了60公里的时速,这时候,弗拉克一拉操纵杆,机尾的水平舵往后面翘起,迎面吹来的气流吹过水平舵,把机尾往下压,机头抬升起来,飞机在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中飞上空。

    弗拉克驾驶着飞机,拼命的拉高,但是他在拉高了一段距离之后,就感觉发动机似乎十分吃力,于是他连忙放平了飞机,避免失速。

    一旦飞机失速,或者是发动机空中

    停车了,那唯一的下场就是坠机,这种飞机根本没办法在空中重新启动发动机。

    空一号飞机翱翔在100米的空中,弗拉克试着想要飞得更高一些,发现根本没办法飞更高,这架飞机的最高高度也就是100米,最高速度达到了120公里的时速。空一号在空中飞行了大约半个时,飞出了60多公里的路程,燃油消耗差不多了,弗拉克准备驾机降落。

    飞机对准了跑道,弗拉克压下操纵杆,飞机的两个前起落架缓缓接触到了跑道地面,随后,后面的起落架也落在地面。飞机在跑道上滑行了大约200米,缓缓停了下来。

    “首次试飞成功了!”弗拉克高心道。

    (本章完)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