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卷宗

    翠娥一哭,周胤民顿时就有些手足无措,连声说道:“小丫头,你别哭啊,我没说要赶你走啊!”

    “少爷不要奴婢服侍你更衣,就是嫌弃奴婢笨手笨脚,不是要赶奴婢走,是什么?”翠娥抽泣着说道。

    “不是的小丫头,我只是不习惯让别人服侍我穿衣服罢了,搞得好像我很笨,连衣服都不会穿一样。”周胤民苦着脸说道,停顿了一下,见翠娥依然一副快要哭出来的样子,周胤民只得投降说道:“好吧好吧,那你帮我穿吧。”说着,就跟投降一样将双手举到了半空。

    翠娥破涕为笑,一边给周胤民穿着衣服,一边说道:“少爷才不笨呢,少爷是天底下最聪明的人了。”

    “最聪明是谈不上啦,也就一般一般,天下第三吧!”

    翠娥楞了一下,随即笑着说道:“那排在少爷前面的两个却是谁啊?”

    “这第二自然是我的老师了,没有天下第二聪明的老师,哪能教得出天下第三的学生呢?是吧?”

    翠娥偏着脑袋想了想,说道:“可是我听府里的姐妹们说,少爷以前在乡下读书,把先生都气跑了好多个呢!”

    “呃,是吗,这种事情丫头你都知道啊?你对本少爷的事情很上心嘛,老实交代,是不是偷偷的喜欢本少爷很久了啊?”

    听了周胤民的话,翠娥顿时红着脸,不敢说话了。过了好久,才又开口问道:“少爷,你还没说天下第一聪明的是谁呢?”

    “还能有谁,当然是机灵小不懂啊!”

    翠娥楞了一下,轻笑着说道:“少爷,你说的话好奇怪,奴婢一句都听不懂。”

    “听不懂就对了,因为你机灵嘛,所以就叫机灵小不懂咯。”周胤民嘿嘿笑着说道。要是没有东瀛人,每天这样调*戏调*戏小萝莉,日子过得还是很惬意的。

    “好了,现在衣服也穿好了,翠娥,你去给少爷拿点吃的来,少爷吃了还得去巡警房当值呢。”

    “少爷,今天不是礼拜天吗?你怎么还要去当值啊?”翠娥疑惑地问道。

    “没办法,昨晚上出了命案,今天巡警房的人都得当值。”

    “出了……命案?”翠娥吃惊地瞪大了双眼,说道:“少爷,谁,谁又死了?”

    “就是昨天晚上给我打电话那个,连家二少爷。”

    “啊?”翠娥吓了一大跳,失声说道:“少爷,那你当值的时候,一定要小心点。”

    “嗯,我知道了,你快去给我拿吃的吧。”

    吃了早餐,周胤民直接开着劳斯莱斯去了位于尾屿街84号的巡警总署。连宏文的尸体已经被送去了北长宁路124号的帝国陆军总医院,进行尸检。

    巡警总署的刑讯室里,几个巡警正在对昨晚从夜莺酒吧带回来的七个金发女子分别进行审问。一般情况下,对于嫌犯,都会采取刑讯的方式获得口供。

    但碍于七个女子大英克兰帝国公民的身份,巡警并没有采取激进的手段逼问供词,因此问了一整晚,什么有用的口供也没得到。

    周胤民是巡警二支队的副队长,刑讯问案这样的事,自然也用不着他操心。因此,周胤民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后,借助他支队副队长的身份,调阅出了大量的人事档案,抓紧一切时间熟悉巡警总署的人事关系。

    周胤民现在除了认识总长何东林和两个支队长,还有那个东瀛人顾问小川幸之助外,对巡警总署其他人,基本上可以说是一个都不认识。为了不露馅,周胤民也只能抓紧时间多熟悉一下巡警总署的人事档案了。

    沪海市巡警总署共有一个巡警总队,一千两百多人,编成了总署机关、一支队、二支队、行动处、别动队、案情处等多个行动单位,派出机构更是散布在沪海市内大街小巷之中。可以说,到处都有巡警房的巡警,是维持沪海市和平稳定局面的基本力量。

    一千多个大小巡警,周胤民也不需要全部都记全,只需要记下总署机关的一些重要人员,支队长、行动处长,或者是重要地区的比如浅水街夜莺酒吧,弯水街周公馆附近的派出机构的警长之类的,这些人的名字,能记个七七八八的,至少就能够保证,不会在外人面前露馅了。

    放下手中的人事档案,周胤民又想起了昨天晚上那个毒杀了连宏文,又设下美人计,想要引诱自己上钩的绝色女子来,心中一动,便走出了办公室,对外间的机要文员说道:“小吴,你把今年发生的关于针对镇府要员及其家属的刑事案件的卷宗拿来,给我看一下。”

    机要文员名叫吴小雅,是一个二十多岁,瘦瘦小小的长得十分普通的女子,放大街上一抓一大把的那种。

    周胤民刚才已经看到过她的人事档案了,好像是松江那边一个派出机构的警长推荐的,好像她还跟那个警长有点什么亲戚关系,在启德女中上过几年学,所以就被招进巡警总署,做了二支队的机要文员,负责档案文字处理。

    听了周胤民的话后,吴小雅不由得楞了一下,有些迟疑地说道:“全部吗周队长?”

    “没错。”周胤民微微点头说道,停顿了一下,又说道:“还有,你把这些人事档案拿回档案室归档吧。”

    “哦。”吴小雅应了一声,走进周胤民办公室,把办公桌上的人事档案抱着,走了出去。过了一嗅儿,吴小雅又抱着一大堆卷宗,走了进来,将卷宗放到周胤民的办公桌上,说道:“队长,这是你要的卷宗。”

    周胤民瞧了一眼,不由得也吓了一跳,失声说道:“这么多?”桌上的卷宗,少说也有十几二十份,一份卷宗是一个案件,也就是说,沪海市在今年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已经发生了一二十起针对镇府要员及其家属的刑事案件!

    也就是说,沪海虚假的和平表象下,其实早已暗涛汹涌,抗倭志士的活动极其频繁!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