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龙家水哥

第二百一十九章 翁氏面粉厂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

    第二百一十九章翁氏面粉厂

    劳斯莱斯很快就拐入了丰源路,翁家财力最为雄厚时,翁成铭几乎将丰源路整条街都给买了下来,号称翁一街,虽然赶不上沪海最顶尖的富豪庆余堂许家或者是有着张半城之称的张家,但能够号称翁一街,也足以证明翁家财力之雄厚。

    只不过东瀛人占据沪海后,翁成铭盘下的这条丰源路,早已没有了往日兴旺繁荣的景象,街道两边的店铺,大多处于关闭状态,街道上的行人往来,也是寥寥可数,可谓是门可罗雀,一派萧条。

    面粉厂坐落在丰源路尽头,占地极大,前门临街,背靠苏城河。隔着老远,就能够看到厂区内那一排二三十米高的粮食仓库,那高耸入云的仓库,同样见证着翁氏面粉厂昔日的繁华。

    周胤民一边微微感慨着,一边将车子开到了面粉厂大门外。面粉厂大门很宽,两扇五米高的铁大门,全部打开时,足可以并排开出两辆大货车。但是现在,面粉厂的大门却同样紧紧地关闭着,大门外的路面缝隙中,甚至长出了些许杂草,瞧着不禁让人唏嘘。

    将车子开到大门外,周胤民在车上打了好几下喇叭,大门左侧一道小门才微微打开了一条缝隙,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伸头张望了一眼,瞧见停在路边的劳斯莱斯后,这才小跑着跑到周胤民车边,拱手躬身说道:“先生,您找谁?”

    “我找你们少东家邵斌,我跟他约过的,他在这吗?”

    “大少爷?敢问先生尊姓大名,小的好跟少爷禀报。”老人微微楞了一下,旋即又问道。

    “我姓周,周胤民。”

    “周……,原来是周公子,公子请稍后,小的这就去禀报大少爷。”老人脸色一变,急忙说道。

    “有劳了。”

    老人朝周胤民拱了拱手,转身跑进了大门,不一会儿,大门便大打了开来,翁邵斌在刚才那个老人的陪同下,急匆匆地跑了出来,隔着十来米远,翁邵斌便大声叫道:“二哥!”

    周胤民推开车门走了下来,笑着叫道:“四弟。”

    “二哥,你来了怎么也不提前通知小弟一声,小弟也好做些准备啊。”翁邵斌小跑到周胤民跟前,挽住他的手说道。

    “自家兄弟,还要准备什么。”周胤民轻笑着说道,停顿了一下,又说道:“时间也不早了,要不咱们在路上边走边聊?”

    翁邵斌点了点头,回头对老人说道:“六叔,我有事需要出去一趟,厂里就麻烦你多照看一点。”

    “是,少爷。”老人躬身应道。

    上了车,翁邵斌瞧见座椅上摆放着的那份关于民族资本产业的调查报告,微微翻看了一眼,脸色不由得一黯,有些伤感地说道:“二哥,这下你总该知道我们民族实业面临着什么样的困境了吧?”

    周胤民轻笑着说道:“时局如此,国家尚且面临分崩离析,亡国灭种之危,何况是民族企业了。唉,覆巢之下,是焉有完卵呀!”

    翁邵斌有些意外地转头瞧了周胤民一眼,停顿了几秒钟,然后才轻轻地点了点头,说道:“二哥说得没错,国家要是亡了,大伙儿全都做了亡国奴,又何谈民族实业的发展呢。”停顿了一下,翁邵斌又转头目不转睛地盯着周胤民问道:“国家若是真亡了,不知二哥会做何选择?”

    周胤民笑着转头瞧着翁邵斌说道:“那你呢,你和你们翁家,又会怎么选择?”

    翁邵斌楞了一下,旋即摇了摇头,说道:“我不知道。”沉默了一下,翁邵斌又猛地抬头瞧着周胤民说道:“但我想,泱泱华夏,上下五千载,从未有过亡国灭种之祸,东瀛人也不至于真的能灭了我华夏吧?”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周胤民笑着瞧着翁邵斌说道。

    翁邵斌楞了一下,旋即接口念道:“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说完,两人忍不抓相对视了一眼,全都哈哈大笑了起来。

    车子很快就拐进了镇海路,来到了清韵茶馆附近,找了一个僻静的小巷,周胤民将车子开了进去停好,然后才和翁邵斌一同下车,朝清韵茶馆走去。

    “欢迎光临,请问先生几位。”刚一进门,服务员便迎了上来,躬身说道。

    “我有预定的,我姓周。”周胤民朝服务员说道。

    “好的周先生,请随我来。”服务员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将周胤民他们迎进茶馆后,又去吧台边询问了一下,找出了周胤民预定的包厢号后,便带着周胤民和翁邵斌上了二楼。

    进了包厢,服务员这才又问道:“两位先生喝点什么?”

    “四弟,你喝什么?”周胤民问翁邵斌道。

    “随便什么都行。”

    “那就把你们这最好的茶送两杯上来。”

    “好的先生。”服务员躬身应道,走出了包厢,很快便端着两杯泡好的茶重新走进了包厢,将茶放到了周胤民和翁邵斌跟前,说道:“两位先生请慢用。”

    “谢谢。”周胤民微微颔首说道,停顿了一下,又说道:“等下还会有一位姓陈的先生要来,如果他到了,麻烦小姐直接把陈先生带到这里。”

    “好的先生。”服务员急忙点了点头表示明白,然后才退出了包厢。

    约定的时间是两点半,现在还差几分钟才刚刚两点,距离约定的时间还有一会儿,周胤民和翁邵斌便一边喝着茶,一边闲聊着。

    “二哥既然知道现在民族实业不景气,为何却要选择这个时候投资实业呢?”翁邵斌有些奇怪地问道。

    周胤民轻笑着说道:“正因为民族实业不景气,才更要投资嘛!如果像前几年景气的时候,大家一股脑儿的全把钱投进来,你开个工厂,我办个作坊的,大家岂不是得自相残杀,拼得个你死我活,到最后东瀛人一来,秋风扫落叶一样,把大家伙儿就全部都给扫地出门了,到最后,得了便宜的还不是那些外国人么?”

    翁邵斌赞同地点了点头,周胤民说的没错,民族资本本来就还很脆弱,根本无法跟那些外国资本相抗衡,再加之上前些年,民族实业兴旺,有钱的没钱的全都以投资实业为荣,到最后却是市场没开拓多少,民族实业自个儿倒先自相残杀了起来。

    等到东瀛人的大量资本涌入的时候,华夏民族自己的资本,竟然没有一家能够与东瀛人相抗衡,到最后只能被东瀛人逐步蚕食鲸吞,不断地挤压民族资本的市场占有额。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