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靠山

    “二哥,这就是你房里的贴身丫鬟啊?”翁邵斌坐在副驾驶上,通过后视镜瞧了翠娥一眼说道。

    周胤民轻笑着说道:“可不就是这小丫头么?”说着,又对翠娥说道:“翠娥,这是我跟你提到过的翁家大少爷翁邵斌。”

    “翁少爷好,奴婢经常听少爷提起翁少爷,今日总算是见着翁少爷的庐山真面目了。”翠娥甜甜滴朝翁邵斌笑着说道。

    “哟嗬,你这丫头不简单啊,还知道庐山真面目,这上个学的就是不一样哈,赶明儿我让我房里那丫鬟也来上上学,跟着你这丫头好好的学学。”翁邵斌笑着对周胤民说道,停顿了一下,又回头对翠娥说道:“翠娥啊,那今儿见了本少爷的庐山真面目了,是不是觉得有些大失所望呢?”

    “翁少爷说笑了,少爷玉树临风,风流倜傥,奴婢又怎会大失所望呢。”翠娥轻笑着说道。

    “听听,你听听,这上过学的就是不一样,瞧这话说的,多好听啊。”翁邵斌笑着转头对周胤民说道。

    周胤民轻笑着说道:“我说翁少爷,你别自作多情了好不好,丫头说的是少爷玉树临风,风流倜傥,听见了没有,是少爷,她说的是少爷!”少爷两个字,周胤民咬得特别重。

    翁邵斌楞了一下,旋即笑着说道:“好吧好吧,咱们让翠娥自己说。翠娥你说说,你说的到底是本少爷呢,还是你家少爷?”

    “两位少爷都是沪海数一数二的风流人物,一般的玉树临风,风流倜傥,翁少爷又何必要故意为难奴婢一个小女子呢?”翠娥掩嘴轻笑着说道。

    “好啊,我算是听出来了,你这丫头嘴上虽然说得好听,说什么一般的玉树临风,风流倜傥的,其实还是在说我比不上你呀,二哥,你这丫头胳臂肘可全都往你那在拐啊!”翁邵斌笑着说道。

    “那是,也不看看她是谁的丫头!”周胤民哈哈笑着说道,还从后视镜里瞧了一眼后排座椅上抿嘴轻笑着的翠娥。

    “二哥,瞧把你乐的,嘴巴都快合不上了。”翁邵斌轻笑着说道,停顿了一下,突然又问道:“二哥,刚才那首歌真是你写的吗?”

    “你说那首歌?”周胤民一边开车一边回头瞧着翁邵斌问道。

    “就是后面那首‘我们都是中国人’。”翁邵斌转头正色瞧着周胤民说道。

    “当然,不是我写的,难道是你写的啊?”周胤民脸不红心不跳地说道,心里却在想:刘天王不会从另外一个位面时空穿越过来,告我盗版吧?

    翁邵斌楞了一下,急忙笑着说道:“不是,二哥,我不是那个意思,我不是怀疑你的才学,只是这歌一出,小弟觉着,不出几日,必定会传遍整个沪海,甚至是整个中国大地,二哥你也算一举成名啦。”

    周胤民瞧着翁邵斌摇了摇头说道:“恐怕是麻烦不断才对。”

    身后的翠娥听周胤民说‘麻烦不断’,不仅脸色一变,失声说道:“少爷,会有什么麻烦?”

    周胤民回头朝翠娥笑了笑,说道:“丫头,本少爷会有什么麻烦啊,你也不看看本少爷是谁,这沪海市里,有谁敢找本少爷的麻烦?”

    “真的吗?”翠娥还是有些不相信地说道。

    “当然了,不信你问翁少爷呀,是吧老四。”周胤民笑着说道,又转头对翁邵斌说道。

    “呃,对,翠娥你想想,你家少爷那是何许人啊,在沪海,有谁敢找他的麻烦呀,活得不耐烦了么?”翁邵斌点头说道,心里却有些明白周胤民刚才为何要捂住自己的嘴巴,不让自己把话说完了。

    那首‘我们都是中国人’,歌词本身就已经很惹眼了,一旦传唱开来,肯定会引起沪海东瀛人当局的注意,即便周胤民有周世雄做靠山,东瀛人肯定也不会轻易放过周胤民的,所以周胤民才会说麻烦不断之类的话。

    希望二哥在唱出这首歌时,就已经想好了对策吧。翁邵斌有些担心地瞧了周胤民一眼,心中暗想道。但也正是通过这首‘我们都是中国人’,让翁邵斌认识到了一个跟以往完全不同的周胤民,一个怀抱着满腔豪情壮志,爱国爱家的忠义二哥!

    歌为心声,周胤民能够唱出这样掷地有声,气势如虹的爱国歌曲,周胤民心中怎会不爱国?

    翁邵斌虽然从来没表现过自己的爱国之心。

    为了家族企业的生存发展,他和他父亲翁成铭。不得不忍辱负重,与东瀛人虚与委蛇,但是在内心里,翁邵斌如何不明白,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道理?东瀛人占据华夏沃土,又岂是他们所宣传的那样,真正的为了创造瀛中和平,共荣共存的东方乐土?

    东瀛人所做的这一切,还不是为了他们自己,还不是为了他们东瀛帝国和大河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夏被占据之后,华夏以及华夏土地上所生存的各个民族,只会成为东瀛帝国的殖民地和亡国奴!这个世界上,哪有亡国奴跟征服他的主人平起平坐的道理?

    这些道理,翁邵斌早就想得很透彻了但苦于自己家族势单力薄,有心杀贼,却也无能为力,只能忍辱负重,跟东瀛人虚与委蛇。

    然而即便翁氏对东瀛人一忍再忍,一退再退,但东瀛人却依然没有放过他们翁家,翁家在沪海商业经济中所占的市场份额进一步被东瀛人压缩蚕食鲸吞,到如今,翁家已经是走投无路,濒临破产的边缘了。

    对此,翁家却束手无策,无计可施。翁家背靠着日耳曼帝国崛起于沪海商界。如今日耳曼帝国已经与大东瀛帝国结成了军事同盟,共进共退。

    再加之上,现如今日耳曼帝国的全部注意力,几乎都在欧罗大陆,对远东的注意力和关注度都大为减少,对大东瀛帝国的所作所为,采取的是放任自流,甚至是纵容的态度,以期大东瀛帝国能够在远东牵制更多的罗斯公国和英克兰帝国的兵力精力。

    对于翁家这种小人物的死活,日耳曼帝国自然不可能太多的放在心上,以至于翁成铭好几次借故求见日耳曼帝国驻沪海总领事冯斯特先生,冯斯特先生甚至都避而不见。

    冯斯特这样做,翁邵斌虽然不忿,但却也无可奈何,他甚至还有些理解冯斯特先生这样的做法,换成他是冯斯特,他也一样会这样做,谁都不会为了一个依附自己的可有可无的小人物,而得罪了自己实力强劲的盟友的。

    理解是理解,但事情落在翁家的头上,就是无法承受的灭顶之灾!

    经此一事,不管是翁成铭也好,还是翁邵斌也罢,却也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只有一个强大独.立的国家,才是自己真正的靠山!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