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仙侠 > 一品国公
文 / 言经纶

第一百八十六章 儒法冲突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

    铺垫了这么久,等待了这么久,终于是开始开花结果了。田襄此时根本按耐不住自己,既紧张又兴奋。他希望局势按照自己预想的那样发展,又害怕自己的做作所为到头来换成了一场空。

    几日后,随着淮南总督彭玉的一封奏报终于是拉开了田襄期待已久的大幕。

    鼎元帝曹靖刚接到彭玉这封奏报的时候还是不以为意,只是身为淮南行省儒法两家士子冲突这是一个个例。只是对彭玉严加斥责,督促他赶紧安稳住局势也就是了。

    鼎元帝完全没有想到这仅仅是个开始,每一个县学兴办之地几乎都出现了儒法两家的士子斗争,有些甚至出现了士子伤亡事件。

    这些如雨后春笋纷纷冒出来的儒法冲突事件终于在长安彻底的传来,局势沿着田襄预计的想法顺利发展。

    腊月初一的朝议,整个太极宫都笼罩着一层乌云。随着传遍长安的儒法冲突的加剧,大臣们终于是意识到事情已经到了非要解决的地步。只是鼎元帝曹靖的想法没有任何人能够猜测出来,让大臣们各有各的心思,都在等着这次朝议的开始。

    随着李泉尖锐的声音传来,鼎元帝四平八稳的坐在龙椅上。鼎元帝没有绕弯子,开门见山说道:“大家都听说了,短短半月时间,各地的奏折就像雪花一样飞到朕的桌案上。今天朕也没有别的事情,就是让大家议一议,这些事情该如何解决?”

    群臣们面面相觑,都沉默不语,这些人都是人精,显然都不想做这只出头鸟。

    鼎元帝望着下面安静的众大臣,显然也在意料之中,开口说道:“郑寒,你是刑部尚书,你先来说说。”

    第一个被鼎元帝点名,郑寒无奈的站了出来:“启禀陛下,臣听闻此事乃是因淮南福州府法家县学挑衅在先才会酿成今天的局面,故而臣下认为当严惩福州法家县学,以正视听。”

    “陛下不可。”郑寒刚刚说完,就有人开始急不可耐的出来反驳。鼎元帝看去,说话的原来是御史中丞毛真。

    毛真甚是愤怒的扫了郑寒一眼,他可是御史台御史大夫项宏的头号嫡系,自然对郑寒所说严惩法家士子愤怒异常:“陛下,若不是儒家士子几次三番的前往县学扰乱教学秩序,法家士子焉能不顾朝廷法度,愤然反击?故而郑尚书所言法家士子挑衅在先根本就是无中生有,贻笑大方!陛下,臣倒是觉得淮南法家县学乃陛下钦点,儒家士子无缘无故前去捣乱教学秩序,乃是目无君上,才应加以严惩!”

    毛真的话刚说完,几位御史纷纷出言赞同:“臣附议!”

    田襄倒在一旁,静静的看着由他拉开的儒法相争的大幕。忽然他听到了鼎元帝的问话:“田襄,淮南福州府的县学是你提起的,现在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你有什么想法?”

    田襄赶紧收起自己看戏的心态,出列说道:“陛下,臣下提起在福州府设计法家县学,本是因为朝中大臣争论不休不得已提出的折中方案,才被陛下认同。既然陛下问起,臣下认为应当审理事实,谁的过错谁承担后果也就是了。”

    田襄自然不愿意得罪儒法两家,充分发挥以事实为依据的状态,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户部尚书郭俊等田襄说完,开口说道:“陛下,现在各地士子纷纷卷入冲突之中,臣下认为不应只解决淮南的事情,各地的这些事情也应一并解决。”

    鼎元帝为难的揉了揉自己的眉头,他何尝不想把所有的问题一并解决。可是你看看如今的朝堂,仅仅一个淮南的地方都已经让大臣们争破了头,若是要处理各地的事情,那简直就要翻天。

    工部尚书沈洛出言说道:“陛下,臣下认为法家士子恣意跋扈,每每对儒家学生冷嘲热讽。此次儒法士子冲突事件皆是因法家之态度所引起,所以臣肯定陛下取消法家县学之试点,以显我大魏朝之威仪。”

    “胡扯!”项宏听到沈洛居然准备断绝法家之后路,顿时就急眼了,直接出言训斥,“陛下,沈尚书以偏概全,意欲推倒陛下金口玉言。陛下,臣恳请陛下之沈洛大不敬之罪!”

    “你!”沈洛见项宏连大不敬的罪过都冒出来了,怒视项宏,正准备反唇相讥。

    就听见内阁阁老张克说道:“陛下,沈尚书所言怕是不经大脑。向来只听说过儒家士子常常挑衅法家士子,何曾听过法家士子恣意妄为?沈尚书仅凭一家之言,竟敢断定此次士子冲突全是法家士子的罪过,是谁给你的胆量?陛下,老臣不服!”

    内阁阁老张永也出列说道:“陛下,老臣不赞同张克阁老所说之道理。凡事都应讲究一个因事论事,岂能拿从来的经历来判断此次事件?老臣倒是觉得沈尚书所言不无道理,请陛下定夺!”

    儒法两家为了将脏水泼在对方身上,都是使出了浑身的解数。什么风度、什么礼仪,统统抛之脑后。他们都明白,无论这一次的儒法冲突是怎么发展起来了,两家都没有退路。

    对儒家来说,数十年的发展,已经让法家在大魏朝有了一席之地。这对统治了中国数百年的儒家来说,简直就是不可想象。法家已经成了儒家的心腹大患,非除之而后快!

    对法家来说,今天的局面是前辈数十年努力耕耘的结果。眼见着法家已经有了县学的试点,下一步就是运作进去科举之中。如果在这次的儒法冲突中被儒家摁倒在地,那么法家再想翻身那就是难于上上天。

    所以这一次的儒法冲突双方都有不能退让的理由,也有彻底打击对方的决心。所以你才会看到双方精彩纷呈的斗法,而且这种斗法还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直到有一方精疲力尽。

    田襄现在一旁,偷偷扫了一眼太子曹毅和礼部尚书杨建。他的心里暗暗的冷笑,应该马上就会轮到太子登场了吧。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