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宁宋
    船行百余里,江面渐宽,水流也逐渐缓和,江面上不时有海鸥掠过,给古板单调的瓯江增添了一丝丝的活力。

    五月的江风迎面吹拂,湿润清新,让人感到十分的恰意。

    这段瓯江靠近东海,应该到了温州地界。

    前方不远处,一前一后有二条岔河。

    前面的岔河,右拐向南是瑞安方向,后面的左拐向北是永嘉方向。

    柴平站在船头,同岳霖拱手作别。

    官船继续向东行驶,又过了七八里水路,前方赫然出现一大一小两江心小岛,小的仅三百多平米,大的有三个多平方公里。

    岳霖知道这是前世位于温州市区北面瓯江之中的江心岛了,有所不同的是由于泥沙淤积,前世只有一个江心岛,面积也比现在的大多了。

    南朝宋初郡守谢灵运曾登上孤岛,写下“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名句。

    此时已近中午了,岳霖吩咐停船歇歇。

    船靠岸后,有一渔舟迎了上来。

    渔舟上有二年轻后生主动招呼,说有新鲜的江鱼,并向大伙兜售。

    两年轻后生大约十五六岁模样,相貌甚是英俊,皮肤白皙,没有那种捕鱼人黑红色的脸庞,众人暗自惊奇。

    岳霖上前答话,见仓板下有十几条鱼,桂鱼居多,间或有些花鲢、鲫鱼,遂要了几条桂鱼和花鲢。

    岳霖吩咐伙计将鱼整治,分别红烧、炖汤,只留一条桂鱼用江边的蒲草包好放在太阳下暴晒。

    暴晒桂鱼?伙计有些不解,渔船上的两后生也是惊奇,众人皆瞪大了眼睛,一脸的疑惑。

    不懂了吧,这可是前世名菜‘臭桂鱼’的关键程序,这个朝代的人怎会知晓,岳霖暗自得意。

    还是让事实说话吧,岳霖并不想作详细说明。

    他信心满满道:“一个钟头后就可以做这道菜了,到时大伙尝尝我的手艺。”

    五月的中午,已有夏季的感觉,阳光还是蛮毒辣的。

    一个钟头后,岳霖打开包裹的蒲草,一阵恶臭随着江风四处扩散。

    什么情况?太臭了!众人无不掩鼻避让。

    一旁的李氏夫人微皱眉头,面露愠色:“岳霖,你这是干什么呢?”

    岳霖赶紧道:“娘,我准备做臭桂鱼让大伙尝尝。”

    岳霖?两后生听了微感诧异,遂问:“敢问公子是何方人氏?”

    岳霖见两后生性格直朴,相貌英俊,也有心结交,微笑道:“我叫岳霖,乃岳飞三子,今日随母亲流放路过此地。”

    “岳飞?岳元帅的公子,失敬了!”年长一点的后生抱拳道,“实不相瞒,我俩是水泊梁山后人,我叫张敏,爷爷是浪里白条张顺,他叫阮波,爷爷是活阎王阮小七。”

    竟然在瓯江遇到水泊梁山的后人,岳霖惊喜不已。

    他疑惑道:“二位仁兄何故流落此地?”

    张敏面色黯然,叹息道:“奸臣当道,早年爷爷遇害后,我俩父亲为躲避奸贼追杀,不得已南迁来到这瓯江营生,算来已有三十几年光景了。”

    顿了顿又道:“父辈们相继离世,剩下我和阮波兄弟继续打鱼为生。”

    岳霖劝道:“人生不能复生,二位兄长勿要悲伤。我大宋内忧外患,我等正值年少,理应厚积薄发,振作有为,为大宋兴旺尽绵薄之力!”

    不亏是忠臣之后,沦落至此还不忘大宋江山,张、阮二兄弟心中暗赞不已。

    阮波急于表现,急道:“岳公子,这些年我和张敏哥哥水上功夫可没有丢下,水里来,浪里去如鱼儿一般。”说罢,露出整齐洁白的牙齿憨憨的笑着。

    岳霖见阮波憨萌样,不由得童心大起,戏谑道:“阮兄,饭后我们水里pk一下如何?”

    “何为pk?”阮波疑惑不解。

    岳霖知道自已说漏了嘴,赶紧解释:“乡村方言,就是比试。”

    阮波将信就疑,问道:“此话当真?”

    “君子无戏言!”岳霖斩钉截铁。

    说完,他就整治臭桂鱼了。

    片刻功夫,清蒸臭桂鱼就好了。

    岳霖见众人迟疑,哈哈大笑,自己先尝了一口,并自我夸赞:“人间美味,不吃可惜了。”

    张敏、阮波二人见状,有点迫不及待了,他俩抢先下筷,尝了一口,惊讶的表情让众人瞠目结舌。

    大伙也不顾臭味了,接连下筷,就连李氏夫人也不顾形象尝了一口。

    绝佳的美味真是闻所未闻,大伙赞叹万分。

    接下来,轮到岳霖和张阮二人较量水上功夫了。

    前世,岳霖就生长在水乡,打小就喜欢游泳,加上公安大学的专业训练,泳技在公大可是杠杠的。

    只见,张阮二人一个倒翻,就跃进江里,半晌不见踪影。

    岳霖知道这哥俩潜进水底了。

    他不及细想,一个猛子也扎进水里。

    果然,张阮二人正憋着气,在水底一动不动。

    岳霖也不含糊,直接潜了过去。

    水底,他竖起大拇指给兄弟俩点了个赞。

    此时,三人就在水底较劲,比谁的憋气长。

    时间一点点过去了,岳霖憋不住了,他后悔同张阮两人比试水下憋气功夫,毕竟人家是水泊梁山的后人啊。

    尽管岳霖输了,但水上功夫也说得过去。

    经不住张阮二人的要求,岳霖现场表演了一套少林罗汉拳。

    出拳如电,收拳似风,侧击、勾拳、下摆、翻腾……拳法精湛,动作老练,张阮二人还是敬佩万分。

    正所谓好汉惜好汉,英雄敬英雄,张阮二人拱手道:“岳霖老弟,我俩乃江湖中人,如若不弃,我们结为生死弟兄如何?”

    张阮二人的赤诚之心让岳霖感动万分,遂道:“求之不得!不过,此事得请示母亲同意方可!”

    李氏夫人也喜欢这二个厚道的后生,自是应允。

    张阮二人见李氏夫人应允,大喜过望。

    张敏一脸诚挚,来到李氏夫人面前道:“承蒙伯母不弃,认下我们两个不争气的侄儿!正好这江心岛上有寺庙,我们去那儿结拜如何?”

    “岛上有寺庙?”一向信佛的李氏夫人兴奋了。

    众人随着张敏、阮波向岛上丘陵走去。

    岳霖知道唐以来,岛上逐渐建成梵宇和浮屠。咸通七年(866),于西山东麓建净信禅寺。宋开宝二年(969),又于东山西麓建普寂禅院,并先后建西塔、东塔。

    果不其然,岛上丘陵分东西两座小山,寺、塔一如史书所记。

    兄弟三人就在净信禅寺焚香结拜,对佛盟誓。

    李氏夫人则一如既往,佛前祈祷全家平安。

    结拜之后,张阮二人甚是开心。

    阮波道:“岳霖兄弟喜欢吃桂鱼,这数百里瓯江就这段江水平缓,水质清纯,适合桂鱼繁衍。这江心岛的背面有一浅水湾,那儿桂鱼很多的,我们偶然发现,鲜有人知的。”

    岳霖甚是好奇,乘坐张阮二人的渔船来到浅水湾。

    浅水湾在岛背面,江水从两侧向东流去,就这百余公顷的水面有数不清的桂鱼在回游。

    片刻之间,张阮二人就捕获二三十条桂鱼,这下可供岳霖吃上好几天了。

    当然,岳霖也不实行技术封锁,将臭桂鱼的做法一点不漏地告知了二位哥哥。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