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宁宋
    胡府家财万贯,珠宝古玩无数。

    撤离胡府,岳霖只带了千余两黄金,却留下些许黄金和全部的纹银、铜钱、珠宝,为何?

    要知道,洞头基地建设正如火如荼,洞头水师也需要大笔的资金来维持,难道岳霖不缺钱吗?

    答案是否定的,来自前世的他很清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道理,要抗击金蒙,改变历史,手头上没有充足的资金肯定是不行的。

    岳霖之所以这样做,自有他的考量。

    一来,胡汉才家中纹银并不多,只有区区二千多两,但铜钱数量惊人,达到一万多贯,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稀奇古怪的古玩,这些财物换算成重量差不多有六千多斤。岳霖一人独自行动,并无帮手,也无运输工具,本事再大也不可能一下子带走这么重的财物。

    二来,胡府千余两黄金超出岳霖想象,整整五十多公斤,这可是钱家几代人的积蓄。就价值而言,岳霖带走了胡府绝大部分财产。

    这个年代,黄金可是好东西,他没有理由不满足。

    好比前世,黄金是最保值的东西,大宋市场上流通的铜钱、交子有一定风险,一旦改朝换代,这些钱币很可能会变得一文不值。

    三来,县令秦顺乃秦桧远房亲戚,贪婪成性,并非好人,平日里收受贿赂,结党营私。平阳县,胡大官人嚣张跋扈、为非作歹多少有秦顺在背后撑腰,留一点纹银、铜钱也是为了满足秦大人的贪欲。

    人品决定一切,只要秦顺趁火打劫,侵吞胡家财物,估计剧情就会发生逆转,上报朝廷无非就是胡府不慎走水,案件也会不了了之。

    五十多公斤重量,对于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来说确实太重了点。

    有了前世高强度的训练,加上岳武穆良好的基因遗传,岳霖身体素质远非常人。

    转街过巷,他迅速来到西城墙下。

    平阳县远离战场,相比江淮前线的宝应、高邮等县城要安全的多,所以城墙并不高大。

    三米左右的城墙,在岳霖眼前就是一个摆设。

    只见他用力上甩,五十多公斤重的包裹一下子就被扔到了城墙上。

    接下来就好办多了,宛如老先生金庸笔下的侠客,他飞身而上,随即又提起包裹飞跃下城。

    一路急速小跑,将包裹沉入西城外一里多地的河道之中……

    **********************

    砰砰砰!

    夤夜,巨大的敲门声特别刺耳。

    谁啊?正在熟睡的县令大人秦顺不耐烦的喝问道。

    “大人,不,不,不好了,胡大官人家走水啦!”门外传来衙役慌张的声音。

    “什么,是谁家走水?”睡眼朦胧的秦顺还没有完全清醒。

    “回禀大人,是胡汉才,胡大官人家!”门外的声音依然紧张。

    秦顺听后不耐烦地骂道:“夜间走水,一个破落户,也太烦人了。”

    随着吱呀一声,县令大人很不情愿地走出宅门……

    现场,师爷、县丞、捕快……平阳县一套班子正在紧张勘查。

    宛如圆明园灾后那般的惨烈,胡家主屋断壁残垣,燃烧殆尽的余火还在拼命挣扎。

    火光照耀下,清晰可见的青烟不断升起,又缓缓消失在黑夜之中。

    湿润的微风拂面而来,偶尔会夹杂着一些烤肉的味道,让人不寒而栗。

    胡府火灾惊动了整座县城。

    现场周边站满了瞧热闹的街坊,大伙你一言我一语议论着。

    平日里这胡大官人为非作歹,报应啊……

    听说,胡万才这么大年纪了,居然还想娶一个十来岁的黄花大闺女为妾……

    这宅子原本是钱员外的,五年前的一场大火好生奇怪啊……

    听说,这胡大官人与县令大人关系非同一般……

    闲言杂语,是华夏民族民间陋习。

    每每遇到图财害命、纵火劫掠等大的案事件,包括男女私通、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一些不入流的事情,都会有人说三道四。

    通俗一点叫嚼舌头根子,文明一点叫流言蜚语。

    事实上,胡汉才与县令秦顺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这在平阳县城早已不是秘密。

    谁都知道,五年前的那场大火极其诡异,钱员外一家五口,死了四人,只有小妾安然无恙。

    事发后,胡汉才慷钱财富之慨,很大方的给了秦顺百两黄金,一起疑点重重的案件就此打住,并未彻查。

    此后,这胡大官人成了县令大人的座上嘉宾,你来我往,两人关系非同寻常。

    秦顺听到四周众相邻议论纷纷,居然还夹杂着对他的讥讽,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做了这么多年的县令,这点浅显道理他还是懂的。

    “速速清场,速速清场!”秦顺喝叫道。

    县令大人发号施令,众衙役如狼似虎驱赶围观的乡邻。

    “大人,死者两人,怀疑是胡汉才夫妇,死者口中并无火灾后的残留物,有凶杀可能……”仵作报告道。

    诧异!惊愕!悲伤!

    一时间,秦顺受到巨大的刺激。

    他怒不可遏道:“是吗?谁吃了豹子胆了,竟敢杀人放火!”

    常言道当官的不打送礼的,这些年来胡汉才没少孝顺秦顺,两人多少也有了些感情。

    兔死狐悲,如此悲惨结局的确触怒了这位县令大人。

    他面色肃然,扭头吩咐道:“陈捕头,立即排查外来之人,排查胡汉才私仇结怨之人……”

    不得不说,这平阳县还是有能人的。

    首先,是仵作现场勘查颇为细致。

    火灾造成人员死亡,那么死者口腔中必呛入异物,而胡汉才夫妇口中并无异物,那么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发生火灾前胡汉才夫妇已经死亡。

    其次,县令秦顺也并非草包,命案调查也颇有章法。

    在古代,人财物流动相对封闭,调查命案往往是从杀人动机、人物关联入手,杀人动机无非就是图财、害命、贪色等等,人物关联无非就是亲朋好友、结怨仇家、外来人员等等……

    单从破案这个层面来讲,平阳县一套班子能力过硬,堪当重任。

    王捕头得令,带着数名手下离开现场。

    这时,师爷屁颠屁颠跑来,悄声耳语:“大人,胡汉才那厮真是富有,家中竟然藏有五十余两黄金、二千多两纹银和一万多贯铜钱。”

    “是吗?我这么把这茬给忘了!”天降意外惊喜,秦顺声音有些发颤。

    见县令神色有异,师爷忍不住问道:“大人,这些财物怎么处理?”

    “你个榆木脑袋,这事还要问吗?赶紧的,全部都给我放到后院书房!”

    是!师爷点头哈腰正准备离开。

    “回来!”叫住师爷,秦顺又低声补充道。“记住!不要搞的惊天动地的!”

    师爷领命而去。

    霎时,秦顺心情好多了。

    有了真金白银的诱惑,胡府纵火案给他带来的不快一扫而空。

    “妈的,胡汉才这厮原本就是个破落户,前几年钱宅纵火案极像这厮所为,要不是看在银子的份上,老子早就彻查到底了,这回死了倒干净!”一时间,秦顺思绪万千,心中暗暗盘算着,“嘿嘿,这回有大把银子孝敬秦相了!看来,本县升迁有望了……”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