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平野山峦,显得特别的空旷,一种叫红珊瑚的野果独自定浆,抱紧了的颗粒正在变得更结实。西北风像镰刀一样刮过。在沟壑和乱石间发出尖利的啸叫,似乎把坚实的岩石都冻裂了。

    到了傍晚,汽车上到204高速路。顺着这条高速路一直开,就能到达江州。

    徐长欢开了一天的车,早已疲惫不堪,他把方向盘交给左叶,自己躺在后排座位上休息。迷迷糊糊地,就睡过去了。

    一觉睡醒,睁眼一看,一片清冷的月光透进车窗玻璃,发觉牧马车是停着的,并没有行驶。

    徐常欢抬起头:“左叶,干嘛停车?”

    左叶缩在驾驶座上:“别出声!公路上全是丧尸!”

    徐常欢吃了一惊,朝窗外一看,衣衫褴褛、形容枯槁的活死人,正络绎不绝的从车窗外走过。

    他低声问:“干嘛不叫醒我?”

    左叶低声说:“我开始以为只有几只,谁知道越来越多。不会……不会再撞上尸潮吧?”语气之中,忧心忡忡。

    徐常欢支棱起耳朵听了片刻,低声说:“不是尸潮,要是尸潮,那走路的声音就像闷雷一样,你听外面的脚步声,沙沙沙的,就像下雨。”

    左叶微微松了口气:“我就说,我们运气不会这么糟糕吧?才被尸潮困在那工厂里,没过几天又遇上。”

    徐常欢轻声一笑:“最多等到天亮,这些丧尸就过完了。”

    左叶微皱眉头:“你还笑得出来。”

    徐常欢低声说:“有什么不好,正好说一会话。左叶,你慢慢爬过来,挤在一起暖和一些。”

    左叶轻哼一声:“美得你。”低着腰身,从座位中间的空隙爬了过来。

    两人搂在一起,听着沙沙的脚步声下雨一样,不断从车外飘过。

    天空月色皎洁,安静祥和,公路上却到处都是诡异的行尸走肉。突然之间,车门微微一动,一只丧尸伸出干枯的手,拉开了车门。

    左叶嘴巴张开,差点惊叫出声:“怎么?车门没有锁上。”

    徐常欢一伸手,将那丧尸上半截身子拖进车里,没等丧尸发出一声嚎叫,匕首已经捅进了它。

    见别的丧尸没有发觉,这才极慢极慢的,将丧尸推出车外。轻轻地拉上了门。

    两人出口大气,公路上尸群规模虽然不大,但要是被丧尸发现,也够麻烦的。

    随着时间推移,果然像徐常欢说的那样,公路上的丧尸渐渐稀疏,等天亮以后,已经看不见几只了。

    在途非止一日,这天气车进入江州境内,行驶到中午,也能看见望江市巨大的城市轮廓,从这里再往前。进入龙虎山,不用一天就能回到黑熊沟了。

    正是在望江市郊外,一间电子工厂里,徐成欢和左叶撞上了5名迷路掉队的天堂生化逸客。

    当时徐长欢把车开进废弃的工厂大院,正在撬开一辆商务车的油箱。以便抽油给木马车加上,左叶戴着耳机,正在听歌。徐常欢呼听身后脚步声响,一回头,见5名逸客扇形包抄上来。

    一名年纪最大的逸客打量着两人,沉声道:“说把弩放地下,慢慢的。”

    这两逸客早把徐常欢和左叶看作了案板上的鱼肉。左叶一张俏脸通红,怒气勃勃。

    徐常欢见五人手上都端着弩,知道不能拼,说道:“别乱来。”拍拍牧马车,“这车可以给你们。”

    那年长的逸客道:“别急,先问问他们知不知道黑熊沟在哪儿?”

    徐常欢赶紧说:“黑熊沟呀,我知道,就在这龙虎山里,离龙湖广场不远。我可以带你们去,但是你们不能动我的朋友。”

    年长的逸客点点头,说:“好。”他们五个人掉队迷路两天了,急于找到大部队。

    他是这四人的头,他既然答应了。其他三名逸客也就无话可说。

    徐常欢见两人交头接耳,其他三名逸客东张西望,突然,一伸手抓过老李,顺手抽出他后腰的武器,架在他的脖子上。皮笑肉不笑的说:“你们去黑熊沟干嘛?”

    老李感到脖子上微微一凉,似乎已被锋利的武器割破了皮。心惊肉跳的说:“快放手。我们不为难你们了。你俩要去哪里?可以马上就走。”

    徐常欢冷笑一声:“你不为难我们,我们倒想为难你一下,快说!你们去黑熊沟干什么?”手上加劲,刀刃又深入了一些。

    老马虽然是这四人的头,但性子却很胆小,“啊”的一声:“轻点,轻点,喉咙可是要害。”

    徐常欢见他的熊样,又喊道:“快说!”

    老马哆哆嗦嗦的:“这……这关你什么事?你自己走路就得了。”

    徐常欢哼一声:“看来你是不见棺材不掉泪。”手上再一用劲,“你说还是不说?”

    老李杀猪似的叫起来:“我说我说,黑熊沟住着1000多人。我们要去……要去抓人。”

    突然“砰”的一声弩响。马雄竟动手杀死了老李,喊道:“他敢泄露机密,死有余辜。”

    但其它三名逸客知道,马雄对老马早也不满,他这是公报私仇。

    徐常欢举起手里老马的尸体,呼一下朝马熊丢去,拉着左叶,转身撒腿就跑。逃进工厂一间库房里。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