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京华帝女
文 / 苏宽宽

第一百一十三章 拿治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

    第二天,阿夏和薛母去了忠亲伯府看望毛青枝。一进家门,姜子议就看到了阿夏。他恨恨地瞪着阿夏。

    阿夏笑嘻嘻的看着姜子议,想着姜子议恐怕是想起了上次来太原府的时候,阿夏是怎么欺负她的。

    姜子议走到阿夏的面前道:”小丫头片子,看我今天怎么收拾你?“

    阿夏揶揄道:“你就不怕我将来飞黄腾达了记仇?”

    一句话说的姜子议愣住了。是呢?这丫头如果给大皇子做了妾,要是在王爷的跟前吹着枕头风,那还了得。

    姜子议有怒不敢言,咬牙切齿的离开了。

    安蓉一直跟在他们的身后,她是知道自己的丈夫和这个小姑子不对付。安蓉上前巴结道:“妹妹,你看,来京多日,我们也不曾走动,家里的情况我一个媳妇也做不了主。可在我的心里我是特别想要过去给母亲请个安,找妹妹玩。你不知道,自打来了京城我和子仪就觉得特别的无依无靠。”

    阿夏知道,京城的关系自成一派。想要进入,不是那么容易的。

    “你不知道。他们在一起,都非常的热略,我每次去参加宴会,就像个傻子一样站在那里。”安蓉继续说道。

    阿夏知道安蓉的感受。在京城,达官贵人之间,你想要进入这个圈子,必须有人引进。像她,那是祖母的外孙女,这就是标签。安蓉一个没有标签的人,谁敢和她说话。都不知道他是那个派系的,谁敢和她交往。这可不是坐在村子里,闲扯的村妇。

    可叹,安蓉到现在都不知道这里边的门道。

    阿夏一直不说话,安蓉说的尴尬的都不知道怎么再往下说了。她所幸几步走到了薛氏的面前,又继续溜须拍马,说着多么想要拜访薛氏。奈何丈夫和薛氏的成见太深,她两头为难。

    阿夏看着安蓉,看来这是他们的策略了。祖母唱红脸,安蓉唱白脸。因为到时候授意的都是姜子议他们。

    阿夏无奈的摇摇头。计策是不错。但是做的太过了,显得假了。

    薛氏和阿夏在安蓉的陪同下,来到了毛氏居住的地方。这是二进的正屋。看来安蓉和姜子议是把自己的住所腾出来了。

    薛氏和阿夏给毛氏屈身施礼。

    毛氏看着薛氏微微蹲着的身子,愣是没有喊她们起来。

    阿夏抬起头,那双眼睛直视着毛氏。毛氏被阿夏直愣愣看的心里发毛。不知道怎么就想到了阿夏提着人头的那一瞬间。

    这个丫头狠呐。不是一般的狠。

    毛氏清了清喉咙道:“起来吧。”

    薛氏直起身子。她知道来这里准没好事,可是又不能不来,不过,来了她也不会妥协的。阿夏可是她唯一的宝贝了,说什么她也不可能让阿夏给个四十岁的男人做小。不管这个人是皇亲贵胄,还是天王老子。她都会保护好她的女儿的。

    毛氏不满意的说道:”你这个做母亲的,在这京城也不好好的照顾好子仪。虽然子仪不是你亲生的,但是好歹,他也是叫你娘的人。”

    薛氏恭谨地说道:“我虽然是他的母亲,可是这个孩子素来和我不亲。他也没来过我府上问安,我也以为这孩子过的十分安好。也就没有打扰她们。”

    薛氏这是指,他姜子议来了京城,作为儿子,却从来没有给她这个做母亲的请过安。这是他的孝道没有做好,那就也别怪她不联系这小夫妻了。大家各自安好,就行了。

    毛氏冷笑道:“她们做小辈的不知道礼数,你一个长辈的和他们小辈的计较什么呢?”

    阿夏撇撇嘴,这偏心,也不带这么偏的呀。简直就是一面理。

    毛氏看了看阿夏,又看向薛氏,慢吞吞的道:“既然阿夏的婚姻不透。那么你从明天开始,就搬过来,和我一起住。我这里正好从香台寺请了一尊观音,你每天过来念经抄佛。相信总有一天能感动佛祖的。”

    薛氏一听说要她搬过来和老太婆住,她赶紧说道:“儿媳每天都有在家念经抄佛。”

    “可有灵验。”毛氏问道。

    薛氏知道只要她说有,那就赔上了阿夏。她摇头道:“没有。”

    毛氏都:“这不妥了。我听说从每天晚上的亥时到寅时念诵的经文最是心诚了。你以后就每天晚上念祈福文。相信总能感动佛祖的。”

    老太太厉害,有进步了。

    阿夏在心里赞叹道。折磨人的手段倒是高明不少。阿夏看了毛氏一眼,发现毛氏也正偷偷地看着她呢。

    阿夏随即心里否定了毛氏的聪明。这不像是毛氏的作风。要是搁以前,老太婆要么用她的身份压制她们母女俩,要么就来个一哭二闹三上吊,不和她的意思,就是不孝,就是不想要老太太活。

    阿夏明白了,老太婆的伎俩之所以高明,一定是受人指点了。这个指点的人,阿夏也猜到了。

    看来魏氏不简单呀。这是逼迫她自己点头同意呢。

    薛氏没有多想,干脆利索的答应了,不就是吃苦吗?这个苦她吃得。

    毛氏看着答应了的薛氏。和无动于衷的阿夏。暗道:看你的心能硬到什么时候?

    薛氏不知道是怎么回到家里的。薛氏一边掉眼泪,一边收拾衣物。她现在终于知道什么叫孤儿寡母了,什么叫人人可欺了。

    她衣衣不舍的和阿夏告着别。叮嘱着阿夏一定要按时吃饭。穿堂的风虽然凉快,也不能经常去吹。又嘱咐了阿夏不要出去,怕阿夏再遇到劫匪。

    阿夏一一答应着。

    薛氏这才一步三回头的走了。

    薛氏一走。阿夏就向着穿堂走去。阿夏搬来了一个板凳,她就那么坐在穿堂里,穿堂里放着一个小方桌,桌子上放着没有剥皮的花生。

    阿夏虽然在忠亲伯府,表现的非常镇定,也再薛氏的面前表现的胸有成竹。可是阿夏自己知道,她的母亲是她的软肋,这个她知道,魏书燕也知道。所以他们在用母亲的安危来拿治她。她也相信,如果自己不同意,这个老太婆会一直折磨她的母亲。不打,不骂,就是不让人睡觉。一天可以。两天可以。三天可以。一个月呢?这样不睡觉身体肯定吃不消的。

    老太婆这是一软招数,还真让人挑不出理。说到底,也是为阿夏好。

    这是一种较量,他们都在等,要么阿夏低头认错,要么阿夏就担起不孝的罪名。

    阿夏抓了一把花生,一颗一颗开始剥了起来。

    也不知道这是谁放在这里的。每剥一颗花生,阿夏就想办法让自己冷静下来。

    白芍知道阿夏有心事,她站在阿夏的身边,不敢说话。

    满满一筐的花生被阿夏剥完了。阿夏看着框子里的花生笑了,叹息一声,离开了穿堂,去了自己的院子。

    白天,毛氏让薛氏侍候她的起居,晚上又让丫鬟看着薛氏抄写经文,诵经。

    这样过了三天,阿夏去见薛氏的时候。薛氏的眼窝塌下去了很多,人也没有了精神。

    毛氏却当没事人一样,和阿夏谈笑风生。还夸赞薛氏人贤惠,孝顺,又疼子女。

    阿夏没有说什么,但是看到薛氏以后,阿夏知道今天她败阵了。

    在回去的路上,白芍担心的说道:“夫人这么熬下去,会没命的。”

    阿夏点点头。

    白芍道:“可是,怎么办呢?你又不能嫁给怡亲王!”

    阿夏没说话。

    白芍看着阿夏无可奈何的脸,突然害怕了,她一把拉住阿夏的手说道:“不能,你可不能嫁给大皇子做妾呀。我们再想想办法,小姐这么聪明的人,办法总是会有的。”

    阿夏点点头,道:“放心我不会嫁给那个大皇子的。你忘记了,我是有心上人的?”

    白芍忐忑的点点头,这一会儿,白芍倒是念起元介的好了。

    阿夏有了心事,也就没有再和白芍多聊什么。她不知不觉来到了穿堂。坐在穿堂里,享受着凉飕飕的穿堂风。

    阿夏有心事的时候就喜欢来这里,这里的风,让她可以冷静下来。

    她让白芍喊来了老豆叔。想和老豆叔商量商量她母亲的事情。

    老豆叔也是无能为力。这是连环扣。解不了。

    要么牺牲阿夏,要么牺牲薛母。

    阿夏道:“如果我让母亲装病呢?”

    老豆摇摇头:“老夫人随便请一个大夫,就查出来了。”

    阿夏的眉头渐渐蹙紧起来,阿夏犹豫道:“或许可以让仲莫过来。”

    老豆想了想道:“太远了,恐怕仲莫过来,夫人的半条命就没了。”

    阿夏听到薛氏的安危,她的眉眼凌厉起来,想了好久,道:“我想和毛氏摊牌。”

    “摊牌?”老豆问道。

    阿夏道:“我手里握有姜家富可敌国的财富。如果我嫁给怡亲王,那么我手里的财富,就会带到怡亲王府。你说我祖母愿意吗?”

    “这样太有风险了,万一毛氏说出去,怎么办?”老豆满脸的担心看着她。

    “她是不会说的。”阿夏站起来,让自己迎着风站着。风从她的鬓角轻轻地吹过。阿夏的心沉静了不少。

    阿夏揶揄道:“如果换做是你,你会把自己家里藏着的财富告诉别人吗?而且这笔财富还不在你的手里。”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