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董家小爷
    董明轩月底就得启程去西北了,长公主还是下不来床。

    这日星宇休沐,早起用了饭,在院子里跟红俏李鬼手二人闹了一会儿,又被灌了碗药,然后牵了马往董府去了。

    “不许喝酒啊。”红俏追出来道。

    “知道了。”

    星宇坐在马上点了点头,便拨转马头,扬鞭而去。不一会儿,便能看见董府的大门。

    “公子来了。”那位叫阿长的小厮正好出门看见星宇,过来牵住了马。

    “嗯,侯爷他们都在家吧。”星宇一边下马一边说道。

    “在呢在呢,四小姐也在,听侯爷念叨几天了,您总算是来了。”

    “你这是干什么去?”星宇见他方才似是要去办什么事的样子,问道。

    “长公主殿下还病着,吩咐小的去临安堂抓药去。”

    “那你去吧,别误了你的事。”

    “得嘞,公子受累自己进去,小的先去了。”

    阿常打了个千走了,星宇也不再耽搁转身拾级而上,进了大门。

    早有人进去通传过了,过了前院,便看见董明轩迎出来了,却是一身利落的武人装,不是平常那般贵公子的打扮。

    “二哥,这是练了许久的武吧,衣服都汗透了。”星宇看见董明轩一脑门细密的汗珠,含笑说道。

    董明轩拿着袖子擦脸,没有接话。

    星宇知道他仍是在为长公主的病情担忧,却也不提’这一茬,说道:“二哥也不必忧虑,你自小是由祖父带大的,怎么也不会差的。”

    “能得你的肯定,我就放心了。”

    他二人说着话并肩朝里院走去。

    “父亲在厅上,你先去吧,我换过衣服就来。”董明轩说道。

    “二哥快去吧,着凉了就不好了。”

    星宇看着她二哥的背影消失在门后,这才走上前厅去,董慎正坐在厅上喝茶。

    “父亲。”

    “来了。”董慎应了一声,“坐着吧。”

    “大哥在家吗?”星宇搬了个矮凳子坐在董慎旁边,一边问道。

    “在她母亲身边侍疾呢,这孩子倒是孝顺。”董慎放下茶碗,叹了口气。

    “是啊,大哥确是我们家的标杆,我也得多像他学学,以后好伺候你去。”星宇道。

    “嗯。”董父欣慰地嗯了一声,过了一会儿才咋么过味儿来,“你个小没良心的,就不能盼你老子点儿好?”

    作势就要去踢她,星宇没躲,受了这不轻不重的一脚。

    “你去看看吧,老这么躺着好人也成病秧子了。”董父斜着眼睛看着她。

    “也好。”星宇一边拍着腿上的灰一边说道,“早该去看看了。”

    星宇行个礼出得门去,转身看见董慎又去对付那碗茶,喝得直皱眉,不觉有些好笑。唤了一个小丫鬟前头领路,往里院去了。

    “殿下这几日可好些了?”星宇问道。

    “好些了,还是懒懒的,不出屋子,也不爱说话。”

    这丫鬟是长公主房中伺候的,名叫冬泠的,今儿得了吩咐要请三少爷过院中一见,一直候在前厅外边,正不知如何开口,便见星宇出门唤人引路,忙不迭得就迎上去了。

    星宇也只问了这一句,便再无多话,二人一路无言,一会儿功夫便到得长公主的屋子外。

    “三爷且等等,容冬泠的进去通报一声。”

    星宇听了她这名字没来由地打了了寒战,含笑看着冬泠进了里屋,自己转过去背着手看着院里的花草。

    “晚哥哥。”

    星宇正看着一株凤仙花出神,忽听得一句燕语莺声,才被勾回了魂魄来。抬头望去,正是勇毅侯府的四小姐,如今的太常寺少卿杨卓允的夫人。她此时一身家常的鹅黄色衣裳,俏生生地站在院门处。

    “四妹妹。”星宇笑着过去,行了个平辈礼。

    这四小姐董月乔到像是吃了一惊,也忙福了一福,笑道:“从前最没规矩的就是你了,如今到是变了。”

    星宇道:“哪能老那么不懂事儿不是?”

    “晚哥哥是来看母亲的吗?”

    “听说殿下病了,不知现下可好些了。”

    董四小姐叹了口气道:“我从未见母亲这样过,真是令人担心啊。”

    说话这会儿功夫,方才传话的小丫头冬泠已经出来了,请星宇进去。

    长公主已经起身,打扮得很是素净,面上犹带着憔悴之色,看来是真病了。

    “星宇给殿下请安,殿下身体不适,本该早来探望,耽搁至今,还望殿下勿怪。”星宇恭恭敬敬地行了礼。

    董月乔福了一福,就去了长公主身旁站着了。

    “起来吧,跪来跪去地倒叫我头晕。”长公主有气无力地摆了摆手,咳嗽了几声。

    星宇站起身,便有小丫鬟捧了凳子来让她坐下。

    “好孩子,去瞧瞧你大哥,昨天夜里他在这儿守了半夜,不知是不是累着了,这么晚了还不见过来。”长公主拉过董四小姐的手说道,“去吧,要是不好就快着人请大夫去。”

    董月乔应声去了,经过星宇时不知是有意是无意地掉了帕子,星宇俯身去捡时便撞上了她别有深意的目光,心下了然,接过帕子,董月乔就随着几个丫头去了。

    长公主一手扶着旁边的桌子,大有些支持不住的意思,眼睛却还是灼灼地望着星宇。

    “好,好,你现在的本事可真是越来越大了。”长公主气势虽不如往日强,这话却像是从牙根里咬出来的,带着一股子噬心的怨毒。

    “殿下此言何意?”星宇方才一直低着头的,听得这话,便抬起头来,不闪不避地迎上了长公主的锋芒。

    “我这话何意?董大统领打得好算盘,自己在这京城铺好后路,把我儿送去那等虎狼之地,董家养你育你,你就是这么报答的?”长公主怒极,一手指着星宇,一手扶住身旁的桌子,胸口起伏剧烈,却犹似不解心头恨意。

    星宇有些失望地闭了闭眼睛,眼前这位尊荣华贵的皇家嫡女,真真只是空有皮囊,不计长远。想这董家到了董慎这一代,虽有军功,却也尚了公主,朝堂之上本就不宜张扬,但董慎这些年明里暗里该管的不该管的已经插手太多了。

    董家的这些小辈里,若是再出不来一位能担当的人物,真到了穷途末路的那一天,这一家老少生死存亡只靠董星宇这样一个外人是又能挣得多少回来?难不成真要看着祖上基业荒废,最后落到霍家那般靠着女儿高嫁才能维持下去的地步?董家世代忠良,英雄辈出,星宇虽是抱养,名字也是记在董家宗祠里的,百年之后,她有何颜面见列祖列宗?

    “母亲。”星宇沉声道,“您失言了。”

    “你还敢叫我……”

    星宇打断长公主的话,一贯寡淡的脸上忽地显露出几分凌厉之色来。

    “星宇今日冒昧唤您一声母亲,只因星宇始终将自己看做是董家的儿孙,从未敢有过外心。您身为董家长媳,却不能与董家一心,星宇实在是无法不感到痛心。”

    “我何时不与董家一心,我日日殚精竭虑,难道不是为了求董家平安康泰,子女一世无忧。”似是被戳中痛处,长公主忽的炸了起来。

    “这一世平安无忧了,那下一世呢?母亲可有把握能有祖母那样的好福气?”这话忤逆,星宇却不得不说,想那董家老太君当年是何等样的人物,进可上阵杀敌,退可安家护院,不是得老太君治家有方,这偌大的勇毅侯府哪里能稳稳当当地交到长公主手中。

    只是这样能干的祖母,也只能护着星宇到十六岁。

    “你到底要说什么?”长公主恢复了几分理智,也不去追究星宇方才大逆不道之言。

    星宇叹了口气,语气缓和下来,道:“星宇在京城待的时日不多,却依稀记得幼时殿下与父亲的关系断不是如今这般剑拔弩张,一言不合便闹得合家不宁……”星宇停顿片刻,见长公主神情颇有动容之意,便继续往下说。

    “若是星宇没记错,这变化不是由星宇带来的,而是发生在您执意断了大哥习武之路的那一年?”

    “过了这么久,记不清了。”长公主仍是放不下架子,声音却是低了下去。

    “大哥身体不好,这我是知道的,走文人科举之路,日后也是能光耀门楣,只是您不该再阻了二哥的前程啊。”星宇言辞恳切,长公主也有些动容。

    “明轩那孩子我何尝不知,他自小便是个争强好胜的性子,却时时受着压制,在内院拗不过我的心意,在外间博不过你的名头,那么个好孩子,生生憋成了只闷葫芦。”

    见她松口,星宇忙道:“殿下不必忧心,西北虽险恶,却也不是有去无回之地,星宇命虽贱,摔打多年,倒也没有大碍,反倒是长了阅历,增了本事。眼下正是用人之际,到时二哥立下大功,大哥在朝堂上大放异彩,二人相铺相成,再无可担忧之处了。”

    “怪道儿大不由娘,罢了罢了,我也不管这许多了,随你们闹去吧。”长公主终是败下阵来,有些丧气地靠在椅子背上,仰天长叹一声。

    “殿下且放宽心,好好养病,您的福气在后头呢。”星宇柔声劝道。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