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两宋风云录
文 / 修道的猫

第七十七章 最是一年春好处,不及秋分更思人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

    听到皇上如此说话,蔡京心中也不是滋味,他明显的感觉到皇上似乎是对自己有所戒备,但是现在他自然是不怕的,他也是做足了准备,只见他胸有成竹的从怀中掏出一枚金牌,对皇上说道,“启禀皇上,这是最好的凭证……”

    正当蔡京从怀里掏出这枚金牌之时,我已经是额头上渗出细小的汗珠,明明昨晚自己是把这枚金牌交给了耶律大石,如今怎么会在蔡京手里,难道大哥真的是遭遇了不测……

    朝臣们看到蔡京手里的金牌都是大惊失色,只见那枚金牌上清晰的写着,“参知政事——苏陌”,而这样的金牌只有朝中一品大员有,这也算是证据确凿吧,自己也是百口莫辩。看到我如此的遭遇,有暗地里窃喜的,也有面露失望悲愤的表情的,也有抱有疑惑的表情的。

    “这次苏陌看他还有何话说……”

    “苏家怎么出了这等辱没门庭之子,可怜苏念大人一生忠君爱国,独子却是一个勾结外邦的卖国贼子……”

    听到这些在耳边传来的幸灾乐祸的声音,还有哪些谩骂的声音,我闭上眼睛,不予理睬这些。

    “皇上,蔡大人所拿的却是是苏陌苏大人的金牌,这也不能说明什么,我倒要问问苏大人的金牌怎么会在你蔡大人手里,莫不是你派人偷了去,现在反过来陷害苏大人也犹未可知……”

    这一段话说的可谓是有板有眼,言之凿凿,就好像真是这么一回事一样。

    蔡京一看说话的是周泽,他也是朝廷之中的老臣了,一般的朝臣自然是不敢和他如此说话,而这位周泽可不一样,他的脾气是出了名的倔,有时候是那种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主,因此一些朝臣在私底下叫他“倔老头”。

    “你……你血口喷人,这金牌是捉拿耶律大石之时,从他身上掉落的,老夫所言句句属实……”蔡京神情激愤的说道。

    “哦……是嘛,这么说来是蔡京蔡大人派人去捉拿耶律大石的呀!那方才怎么听见是童勔童大人说是自己派兵去捉拿的,这就奇怪了,到底是谁派兵去的,还是你们两个一起商量好了的,一起去的……”周泽抓住蔡京的口误,又是一板一眼的把蔡京说教了一遍,蔡京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啊!

    这时童勔听到周泽说自己和蔡京商量一起,这不是摆明了说自己和蔡京是一伙的,来陷害苏大人嘛,他也是急了,倘若这些话,让皇上听到耳朵里,放在心上,那自己的麻烦可就大了,想想自己身居枢密使,掌管军事,而蔡京为宰辅,掌管政事,要是皇上怀疑自己和蔡京结党营私,那可就惨了,于是乎他急忙解释道,“周大人说的哪里的话,当然是我去派兵捉拿的,我身为枢密使,也得顾全京师安危,在搜捕耶律大石的过程中,得到了这枚金牌,而蔡大人身为宰辅,朝臣之首,自己自然是把金牌交到了他的手里……”

    蔡京长出了一口气,听得童勔说的有理有据,“周大人,你不要在这里混淆视听,现在我们说的是苏陌勾结外敌耶律大石一事……皇上,微臣以为,苏陌勾结敌国,证据确凿,理应押解天牢,择日问斩!”

    听到蔡京此言,朝臣们也都是倒吸了一口凉气,一个个的都是面露胆怯之色,这个蔡京也真是够狠的,真是要置人于死地啊。

    “皇上,在事情还没有查明之前,不能妄下定论啊!”周泽苦口婆心的说道,皇上也是知道这个倔老头的脾性,对于朝堂之上两派的纷争,他是处于中间的,再者说他也算是前朝老臣,皇上对他所言也还是有几分信赖的。

    “是啊J上……微臣也相信苏大人不是那种勾结敌国之人,还请皇上明鉴……”

    “还请皇上明鉴……”

    说着一些大臣都是跪倒在地,为自己说情,看到这些场面,我不禁心中泛起层层涟漪,想不到在此危难时刻,还有这么多人肯为自己说情,自己心中为实感动,或许是他们更加相信苏东坡、苏念大人、苏家的儿郎是不会做出此等大逆不道的事情的。

    只见朝堂之上,我和蔡京那一班列站立在原地,倒有点鹤立鸡群,泾渭分明的意思。

    皇上看到此等场面,沉吟了片刻,紧盯着我,问道,“苏陌,你还有给他说?”

    “皇上,微臣无话可说,清者自清,微臣相信皇上会明查秋毫的!”我低着头恭恭敬敬的说道。

    “好!来人呢……”皇上大叫一声,守护在殿外的两名御林军已经是走了进来,“属下在,皇上请吩咐!”

    “苏陌是否勾结外邦之事,朕自会派人查明,在此期间,将苏陌头顶乌纱摘掉,剥去朝服,停职查办,软禁在家,不得外出,听候差遣!”皇上厉声说道。

    听到皇上的旨意,两名御林军走到我身前,一个摘掉了我的官帽,一个剥去了我的朝服,侍奉在皇上身边的贴身太监忙走下来,从御林军手里接过朝服,又重新回到皇上身边,两名御林军也是重新回到了殿外。

    听到皇上如此处置,跪倒在地的一众大臣也是长出了一口气,只要不被押入天牢,那就是万幸了,天牢那个地方可不是人待的地方,阴森冰冷,押入天牢的囚犯,也就意味着离死期不远了,再者就是押入天牢里面,可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有好多案件也是忍受不住天牢里的酷刑,屈打成招,蔡京一心想把我送进天牢,也是想通过天牢里的酷刑让我招认,谁知他的如意算盘今天却是没有奏效。

    “你们都快起来吧!”皇上看着跪倒在地的臣子说道。

    “谢主隆恩!”那些大臣齐呼一声,从地上爬了起来。

    皇上站起身来,看了身边的太监一眼,太监会意,朗声喊道,“退朝……”

    皇上径直从龙椅宝座上走下,穿过后堂,离开了正德殿。在路上,皇上边走边对跟随在自己身后的太监说道,“对于今日苏陌勾结敌国之事,你怎么看?”

    “这些都是军政大事,奴才愚钝,哪能听得懂啊!今日朝堂之上奴才也听得是云里雾里的,现在也未能想得明白……皇上英明神武,定能明查秋毫!”

    那名太监自从上次探听皇上的口风,差点被皇上要了脑袋,从那次以后,他可是一直小心谨慎,装聋作哑,不敢再打听朝堂之事了,现如今是皇上问他,他也不敢说话。

    “跟没说一样,就知道拍马屁……”皇上看了那名太监一眼,笑着说道。很明显皇上是比较满意那名太监所说的,起码是不讨厌。

    再说我从朝堂之上,往家里走时,一路上还在想着昨晚之事,昨晚自己也是小心谨慎的,怎么就被蔡京童勔的人给跟踪了呢,不应该呀!现在也不知道大哥是死是活,现居何处。

    待的回到家中,小七看到我从庭院中走了过来,他一直盯着我,从远处到他眼前,“少爷,你的朝服呢?官帽也不见了……”

    我并没有理他,也懒得理他,只见小七不依不饶的追了上来,“少爷,你别不理我呀!”

    我看了他一眼,没好气的说道,“被皇上停了职,朝服自然是被皇上拿走了,现在我是软禁在家中,可是不能和你出去游玩了……”

    “什么?停职……”小七惊讶的喊叫道。

    “小点儿声……你想让所有人都知道嘛!”我瞪了小七一眼,没好气的说道。

    小七则是朝我吐了吐舌头,“少爷,最终大家也都是会知道的!”

    “这倒也是,早晚都是要知道的……倒不如现在就告诉他们……”我自顾自的自言自语道。

    “少爷,为什么呀?”小七还是一个劲的追问。

    说实话,此时我是真的一点也不想理他,“哪来的那么多的为什么啊……”

    进的内堂,看到母亲坐在内堂和小芸他们说着话儿,“我回来了……”

    母亲看到我走来,站起身来,走到我跟前,关切的问道,“我儿累了吧,快歇歇……”

    “还好!”我强挤出一个微笑说道,说实话我此时此刻的心情就好像打翻了的五味瓶一般,不是滋味,但是也不能让母亲担心自己,永远都是这样报喜不报忧的。“这些天,孩儿就在家里陪着你,好不好……”

    “好啊!”听到我如此说,母亲高兴的站着说道。自从入朝为官以来,可是陪在母亲身边的时日少之又少,因此当母亲听到我如此说,先是一怔随即又开心的笑了起来,母亲并没有问我因为什么事,总之她心里也可能会疑惑这些,但我没说,母亲也没问,或许这就是母子之间的信任,母亲也明白就算是有什么事,我也是会处理好一切的。

    下午时分,我把自己关在屋子里读书,时而也吟诵几句诗词,反正是出不去,自己心里明白,现在表面上看起来,一切都很平静,但是在这静的出奇的背后,实则是波涛汹涌的,皇上自然是派了好多暗哨盯着自己,蔡京童勔一党估计也是会派人监视自己,倘若我走出家门一步,他们自然是有理由控告我,告我一个抗旨不尊,那可是要掉脑袋的。

    “最是一年春好处,不及秋分更思人。”

    渐渐的盛夏的炎热早已经过了,现如今是秋高气爽,风轻云淡,一切都不似炎热夏天的烦躁,我站在窗前,望着院子角落里栽着的梧桐树,叶片已有些泛黄,夹杂在绿色的叶片之中,就好像这个世上分好人和坏人,分宋人和契丹人一样,好人夹杂在坏人之间,坏人隐藏在好人之列,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有的人就像着树叶一般,树叶在夏天变绿,在秋天泛黄,而有的人也是敲如此,本来之前是好人,后来却走进了坏人的行列,一切都是在趋利避害,这也是这个世界的准则,江湖的一切,最是陶冶人,处的久了,也是会让你变成那个曾经最不想变成的样子。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