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两宋风云录
文 / 修道的猫

第八十二章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

    如此这般,蔡京就来到了童勔的府邸,进的府中,只见童勔的府苑,装饰的是富丽堂皇,什么珊瑚翡翠,假山字画,应有尽有,蔡京不禁感叹道,“童大人,好会享受啊!这府邸简直就跟皇上的别苑一般无二……”

    “蔡大人言过了啊!我们哪能跟皇上相比呢,皇上可是天之骄子,九五之尊,我们怎能跟日月争辉!”童勔说道。

    听到童勔所言,蔡京这才意识到,自己方才失言了,尴尬的笑了笑,说道,“和童大人的府邸相比,我蔡某人的府苑当真是寒舍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蔡大人才高八斗,写的一手好字,今日有蔡大人到来,我童某府上才会如此蓬荜生辉啊!”童勔也是对蔡京一通夸赞。

    这二人如此这般,互相夸赞,童勔命下人去烫了一壶酒,又准备了一些下酒菜,将蔡京带到后堂坐定,二人边喝酒边讨论着今日朝堂上所发生的一切。

    只听得,童勔一杯酒下肚,说道,“皇上好生糊涂啊,怎么能让苏陌做征辽的副帅呢,苏陌勾结外敌,这件事情还没有查清楚呢,这次岂不是便宜了这小子,唉……”

    蔡京看到童勔满腹牢骚,他放下手中的酒杯,看着童勔,微微一笑,说道,“童大人,这你可错了,皇上是何许人也,你真当皇上在没有查明真相,就委以苏陌重任嘛?”

    童勔听到蔡京所言,急忙向蔡京凑了凑,说道,“蔡大人不妨直言,这其中还有何微妙之处!”

    “我认为,皇上定然是暗中派人对苏陌调查了,皇上可没有表面上这么简单,再加上苏家一门忠烈,是世家望族,皇上估计一直都不相信苏陌会勾结外敌,再者现在苏陌被停职软禁在家,这次皇上重新启用他,那苏陌还不感恩戴德,感谢皇恩浩荡,如此一来,定然是以死报国,倘若这次和辽国交战,能够大获全胜,那么我朝就有望收复幽云十六州了,如此一来,我朝前几任先皇都未能完成的夙愿,在当今皇上手里完成了,这岂不是盖世之功……”

    蔡京说完,端起酒杯和童勔碰了碰,一饮而尽。

    童勔听到蔡京所言,也是恍然大悟,茅塞顿开,说道,“这里面还有这么多的弯弯绕绕啊!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哪里哪里,童大人严重了!”蔡京笑着回应道。

    “可是让苏陌做征辽副帅,我心里总有不甘!”童勔看着蔡京,面露愁容说道。

    “童大人,此言差矣,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蔡京看向童勔,露出一丝邪笑说道。

    听到蔡京所言,童勔又来了兴致,方才蔡京说的是头头是道,童勔早已对他佩服的是五体投地,现在听到蔡京又有不一样的见解,他急忙凑上前去,问道,“蔡大人就别买关子了,快说与我听。”

    蔡京喝了一口酒,笑着说道,“童大人你看啊!现在刘俊是主帅,苏陌只是一个副帅,而童大人你是枢密使,坐镇后方,而战场之上凶险万分,流血丢了性命,也是在所难免的,谁也保不齐,谁能够活着去,活着回来,你只需要如此这般……再这样……”

    说道紧要之处,蔡京附上身子,靠近童勔,在他耳边说道,听到蔡京的计策,童勔则是高兴的笑了起来,朝着蔡京竖起大拇指,赞叹道,“蔡大人真是足智多谋啊,下官再敬您一杯。”

    如此二人坐在一起,密谋着什么,且说我一直待在家里,刚刚吃过午饭,小芸在收拾饭桌,我和母亲坐在正堂之上,说着闲话,突然听到一声高呼,“圣旨到!”

    这时我的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了,该来的终于来了,只见一名太监,手持圣旨,走进正堂,朗声说道,“苏陌还不跪下接旨!”

    我和母亲以及正堂之内的小芸和小七,我们四人齐刷刷的跪倒在地,我恭恭敬敬的说道,“罪臣领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罪臣苏陌触犯国法,理应问罪,但皇恩浩荡,命苏陌为征辽副元帅,协同刘元帅,征讨辽国,择日启程,钦此!”

    “臣领旨谢恩!”

    我和母亲四人,从地上爬起来,我从那名传旨太监手里接过圣旨,问道,“公公,冒昧的问一句,是那个刘元帅?”

    那名太监瞪了我一眼,说道,“还能是那个刘元帅,当然是刘俊刘元帅了!”

    “哦!公公辛苦啦,坐下喝杯茶吧。”我笑着对那名传旨太监说道。

    “不了,咱家还要回宫复旨呢,苏大人你好好准备吧,咱家告辞了!”那名太监娘里娘气的说完这句话,就转身离开了。

    这时小七高兴着凑上前来,“恭喜少爷,你现在都是副元帅啦!厉害啊……”

    “小七,住嘴!这有什么好恭喜的。”母亲冷哼一声,小七双手掩嘴,他也不知自己方才说错了什么。

    只见母亲接着说道,“战场之上,凶险万分,儿啊!你可要小心呢……”

    听到母亲如此担忧的说道,我用一种安慰的眼神看向母亲,“母亲放心,我自己会当心的,以我的武功,战场之上能伤到我的没几人。”

    “嗯嗯,那就好……”母亲笑着回应道,然后就回房去了。

    这时在正堂之上,独留下我和小七二人,我走到小七面前说道,“你方才听到了嘛,这次征辽的主帅是刘俊,是刘俊……”

    “啊……少爷,你是说,是那一日在大街上骑着马,横冲直撞,然后被我们抓到开封府,又打了八十大板的那个刘俊?!”小七张大了嘴巴惊讶的说道。

    “嗯……不是他还能有谁,唉!”我长叹了口气,说道。

    “那我方才还恭喜少爷呢,看来是不能恭喜啊,少爷你就自求多福吧,现在你可是在人家手底下当差,人家难免是要报复你,整你了!”小七说道。

    “看你的样子,知道别人要整我,你很高兴嘛!”我凑到小七跟前说道。

    小七哭丧着脸,满脸委屈的说道,“哪有,少爷你又冤枉我了,我哪有高兴……”

    “是嘛……”

    虽然是要出征和辽国开战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突然要讨伐辽国,两国和平相处数年不是很好嘛,现在倒好,战端又起,民不聊生咯!

    即将出征远行,这些时日我也是准备出征随身要带的物品,把我的银色铠甲,还有丈八长枪,从府库拿了出来,擦了一遍又一遍,银光闪闪,为出征前做准备。

    我这边暂且不表,且看耶律兄妹一路快马加鞭,返回辽国,来到辽国国都上京,就已经是听到了一些风声,说是兵马元帅与丞相不和,试问朝堂之上,将相不和,朝政怎么能安稳,而且皇帝又是一个不作为的君主。

    且说兵马大元帅耶律郎,自从出任大元帅以后,整日的饮酒作乐,正所谓奢侈之心一来,进取之心则无,而当朝丞相又是一个权力欲极重之人,常常越过耶律郎这个兵马大元帅,插手于军中之事,久而久之,耶律郎和丞相的关系日益恶化,就演变成了现在这种局面,二人结党营私,朝臣也是分立两派,如此这般,岂不是给他国以可乘之机。

    耶律兄妹来到上京之后,先是找了一家客栈住下,二人商议,等得天黑之后,前往定南王府看看,离开家这么久了,虽然定南王府已被抄没,但是那里毕竟是他们的家,是他们从小到大一直长大的地方,他们怎么能不怀念。

    吃过晚饭,天空也渐渐暗淡了下来,大街上人也渐渐少了,在这里不似大宋朝的京城,这里地处边陲,这个时分的夜晚,还是有几分寒冷,晚上冷风袭面,因此人们也是早早的回到家中,在这等苦寒之地,昼夜温差也是极大,正如俗语中所说,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就是如此!

    夜幕降临,耶律兄妹身穿夜行衣,从客栈二楼的窗户跳下,来到大街之上,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天空中也是乌黑一片,没有月亮,也没有星辰。耶律兄妹展开绝顶轻功,在大街之上,房屋之间跳跃,不多一会儿就来到了定南王府旧地。

    来到府门前,只见这里并没有他们所想象的破败不堪,反而确实焕然一新,大门顶端挂着两个大红灯笼,门口的两座石狮子也被擦洗的干干净净,这时耶律大石抬头望去,只见大门上悬挂着的不是定南王府的匾额,而是元帅府三个大字,耶律兄妹皆是一惊。原来是定南王府被抄家之后,耶律郎请求皇上把这座府邸赐予自己,而这里现在也就变成了耶律郎的府邸,也就是元帅府了。其实耶律郎也是在这定南王府里长大的,多多少少也是有点留恋的,但是他所留恋的并不是感念定南王府的养育之恩,耶律大石的知遇之恩,而是看到这座府邸,他就会回想到和耶律淑音的点点滴滴,虽然那时的耶律淑音常常对自己冷眼相对,刁蛮任性,但是能够回

    想到她的影子也是好的。

    耶律兄妹心中疑惑,怎么定南王府会变成元帅府呢!二人也是爬上府邸的院墙,纵身一跃,跳进府中,想去探个究竟。

    进得府中,耶律兄妹皆是呆呆的看着这里的一切,这里和之前定南王府的摆设一样,一草一木,一桌一椅,假山池塘,都是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耶律大石看着这里的一切,陷入沉思,在这里有他许许多多的回忆,他依然还记得,在这池塘边上所发生的一切。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