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苍云歌
文 / 瑾歌

第一百四十二话,平和化楚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

    唐始皇十一年三月初,熊君下令进攻琅琊郡,并派一部分军队东进北炎郡。熊君得知姜柯将军队停在北炎郡外,隔岸观火,气不打一处来。姜柯答应得挺好,结果却不做,不过现在顾不得齐国了,北伐进军失败,只好南下与东进。

    三月之时,武阳郡高嗣、天应郡蔡如珣与琅琊郡孙祈已经定下约定,一旦楚军南下,三郡都要共同抗敌。但北炎郡就没那么走运了,左右都有叛军,情况十分危急。

    唐帝国都城青龙,佑唐宫

    “皇上!臣建议立刻南伐叛军!现内敌已肃清,为何不拿下叛军,还给百姓们一个完整的国家?”直隶军总督徐颂之上奏道,沐贤安深吸一口气,问道:“朕之前说过什么你还记得吗?”徐颂之有些吃惊,问道:“臣不知。”

    “你现在不再是郡守了,而是朕的领兵大臣!你现在为朕手握军权,还要议政的权力?”徐颂之不假思索地打断沐贤安说道:“皇上!现在楚齐之叛军还未平定,怎么您甘心手握一个不完整的帝国吗?先王泉下有知,会怎么想?”

    “徐颂之!你现在竟然敢顶撞朕!”沐贤安气急败坏道:“来人!给朕把他的官职剥了!”夏诫上台,说道:“皇上,徐总督所说有理!现在南地三郡已经准备互保,北炎郡被孤立,如果皇上再不采取办法,那么帝国之东南将被抹去!唐国再也无法掌控东南!”

    “你。。。。。。”

    陈霄站了出来,说道:“好了,徐颂之与夏诫现在立刻退出佑唐宫,剩下的事我与皇上沟通。不懂皇恩的家伙。”说完给了夏诫一个眼神,夏诫会意之后带着徐颂之离开。陈霄目送二人离开之后走到沐贤安面前,说道:“文承炫郡守给臣写了一封信,所写之内容就是劝皇上进军南下。臣知道,唐国之内乱,是唐国百年立国以来最大的一次内乱,皇上心头颤痛,但起码没有威胁国家之国本,皇上与太子皆安然无恙。那么现在就要让唐国倾国之力南伐楚齐,彻底一统全国。”沐贤安看着陈霄也这么说,只好点了点头,随后挥了挥手示意退朝。

    晚上,陈霄前去看望徐颂之。直隶军区在皇宫之外,陈霄想去看望徐颂之还要出宫,不过以他的丞相之身份,出宫还是蛮容易的。走进房间内,看着生闷气的徐颂之与苦笑的夏诫。“丞相大人。。。。。。”夏诫看到陈霄来了,立刻站了起来。陈霄摆了摆手,走到徐颂之身边,关心地问道:“你没有被剥职,也没有挨打,怎么就气成这个样子?”

    “丞相大人,我恨皇上不振作!”徐颂之吼道:“当初直隶危机,我率蓝州军力破直隶大门勤王,结果皇上自从内乱之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也不歌舞升平只是不再那么勤政。为什么啊,那不是楚国与齐国,而是陈都郡、扬州郡、兴彬郡!”

    “你要知道皇上之前还是很勤政的,每日只睡三个时辰,剩下都在批阅政务,和先王比起来,不知比先王勤劳几百倍。但,皇上最近怎么了,我也不清楚,咱们做臣子的,不能怪皇上,只能怪自己,没把皇上带好,其实有什么过错都是我们的。”

    说到这,徐颂之也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丞相大人,皇上到最后怎么说?”夏诫问道。

    “放心,皇上当然同意南伐,这是举国大事,皇上一定要慎行才行。这也不能怪皇上,不过南伐是肯定的了。”陈霄说道,这时夏诫才点了点头。

    “我这次来就是看看你们,给你们打一剂强心针,放心吧。”说完,陈霄便打算往外走,夏诫与徐颂之急忙出门相送。

    唐始皇十一年四月,熊君终于决定将楚军平分,一半南下进攻琅琊郡;一半进攻北炎郡。四月末,武阳郡大军与天应郡大军在武阳郡与天应郡交界处汇合,随后从另一个方向进攻楚国。剩下由孙祈抵挡楚军的进攻。五月中旬,大军攻破楚国西南,随后熊君下令立刻班师回都,得令的熊望立刻撤军,孙祈见状也派琅琊郡的**出城追击。蔡如珣并未一股脑进攻楚国都城青凤而是在回青凤的必经之路上等候熊望,熊望撤军时被孙祈顾孝亭追杀,残军丢盔弃甲,此时又被蔡如珣追击,残军全军覆没,熊望也被蔡如珣射下马。

    熊望下马滚到路边,浑身沾满了泥土。“蔡如珣?怎么是你。。。。。。你竟然敢埋伏我,你怎么知道我撤军的?”

    “熊望大将军,我不会和追你的孙祈沟通吗?而且我还知道你们楚军之中已经军变,你也被那群人追杀,不是吗?”

    “你撒谎!”熊望捂着伤口说道。

    “此时,高嗣正指挥大军在青凤前,准备攻城,到时候楚国就会分崩离析,你们这些姓熊的任,都要死。我猜猜,追杀你的人已经不再是楚国人了,而他们也不是唐国人,他们会投靠谁呢?”

    “姜柯。。。。。。”熊望咬着牙恨道。

    “齐国人为什么一直在北炎郡外你还不清楚吗?姜柯一开始就是在保自己。对你们皇帝也是在敷衍,但熊君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不过你知道的晚了,再见了熊望!”说完蔡如珣拔出长刀。

    “等等!我投降!我投降!我可以戴罪立功吗?”

    “什么意思?”蔡如珣问道。

    “我愿意入城劝降,毕竟如果唐楚交战起来,楚国不仅没有胜算,反而楚国的百姓们也会受到连累,既然胜负已分,就没有必要打仗了,不是吗?”

    蔡如珣顿了顿,收起了刀,说道:“一会你把佩刀上交,留在我这,我带你去军医那里包扎,我现在就会通知高嗣,你不要耍花样。”

    “不会的。”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熊望就在高嗣的注视下进入青凤城。

    熊望直奔熊君的寝宫,闯进寝宫之后,叫醒了熊君。熊君坐在床上,看着熊望的样子,急切地问道:“怎么了?”

    “皇上,咱们投降吧。我被伏击了,南军全军覆没了!”

    “什么。。。。。。”熊君顿了顿。

    “唐国不仅会拿下楚国,还会拿下齐国,与齐国结盟也不会阻止唐国灭亡楚国,更何况姜柯还派人追杀我,我们没有筹码了。”

    “这么说东军就。。。。。。叛变了?”

    熊望沉默,点了点头。

    熊君下了床,亲自换上了帝服,带着熊望走上城楼,一些楚国的大臣也跟着走上城楼,站在城楼之上,很明显地看到了埋伏在草丛树林之中的**们。“**众啊。”熊君说道。“走吧,带着朕的传国玉玺。”

    片刻,青凤城门大开,外面的高嗣看着城门打开,以为有诈,愣是不敢靠近。

    “高嗣出来吧,朕看到你了。”熊君大声说道,“朕带着传国玉玺呢!这仗,朕不打了!朕只求让陈都的百姓们,能够免于战乱,就问你唐皇能答应吗!”

    高嗣率军走出树林,这时熊君才发现,**的数量是多么多么的多。他们已经将自己围了起来。

    “你说话当真?”

    “一国之君何时说话不算数?几岁的孩童尚且知道一字千金,为何朕不知?”高嗣走到熊君面前,双手接过熊君的传国玉玺,转过身的时候看到**士兵们都冲了上来以为有诈,立刻转身过来,发现熊君是拔剑自刎,已经倒在了自己的面前。

    看着熊君的尸体,高嗣又看到了熊君身后的楚国文武大臣们,几乎都拔出佩刀自刎而死。熊望站在原地,喘着粗气看着高嗣。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