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仙侠 > 超全民进化
文 / 道自然

第三十九章 大好河山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

    关中,东有函谷关,西有大散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故而得名。

    除了众多人文景观与震撼人心的兵马俑外,关中八景同样引人入胜。

    “华岳仙掌”,五指分明,形象生动,阳光下掌印如镀赤金,巍然矗立,光彩壮丽,观赏者无不叹为观止。

    “骊山晚照”,松柏满山,一片苍郁,实像一匹纯青的骊马,美如锦绣,每当夕阳西下,骊山在斜阳的映照中涂上一抹红霞,非常美丽动人。

    “灞柳风雪”,灞水两岸多植柳树,每年春天,绿柳覆荫,柳絮漫天,飘飘扬扬,恰似春日里的一场大雪,景况极美。

    “曲江流饮”,曲江两岸楼台起伏、宫殿林立,绿树环绕,水色明媚;放盘于曲流上,盘随水转,轻漂漫泛,转至谁前,谁就执杯畅饮。

    “雁塔晨钟”,每天清晨,清脆悠扬的钟声响彻古城上空,数十里内都可听到;钟声清亮,塔影秀丽,在古城中别有一番韵味。

    “咸阳古渡”,沽舟泛泛,渔艇悠悠;黑鳗赤鲤,沉浮于绿水之中,白鹭青鸟,出没于烟波之上;樵士羊肠而往,牧童牛背而归;歌喧斗草,唱曲采莲;一派繁荣。

    “草堂烟雾”,烟雾空蒙叠嶂生,草堂龙象未分明。钟声缥缈云端处,跨鹤人来玉女迎。

    “太白积雪”,白玉山头玉霄寒,松风飘雪上琅云,云深何处高士卧,五月披裘此地寒。

    塞上江南,湖泊众多,湿地连片,风景优美,胜似江南。

    雄浑的黄河,神秘的王陵,蜿蜒的长城,奇妙的沙湖,浓郁的风情,令人难忘。

    麦积山,北跨清渭,南渐两当,五百里岗峦,麦积处其半,崛起一块石,高百万寻,望之团团,如农家积麦之状,乃有此名。

    松竹丛生,山峦迭翠,周围群峰环抱,麦积一秀崛起,古称“秦地林朱之冠”。

    麦积山石窟开凿在悬崖峭壁之上,洞窟密如蜂房,栈道凌空飞架,层层相叠,其惊险陡峻为世罕见,形成一个宏伟壮观的立体建筑群。其仿木殿堂式石雕崖阁独具特色,雄浑壮丽。

    莫高窟,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

    彩塑为其艺术主体,形式丰富多彩,有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题材丰富、手艺高超、惟妙惟肖,把塑像与壁画结为一体,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石窟壁画富丽多彩,各种各样的佛经故事,山川景物,亭台楼阁等建筑画、山水画、花卉图案、飞天佛像以及当时劳动人民进行生产的各种场面等,或雄伟壮阔、或瑰丽神奇、或灵动曼妙、或栩栩如生。

    藏经洞中曾出土经卷、文书、织绣、画像等5万多件,艺术价值极高。

    世界屋脊,冰川雪岭与戈壁瀚海共生,高原山水景观蕴含在喜马拉雅山脉、唐古拉山脉、昆仑山等世界名山之中,有着众多的雪域冰川、叠嶂雄峰、飞泉瀑布、珍奇异兽等等。

    一泻千里的河流、万顷碧波的草原,又有光怪陆离的戈壁幻境,神秘莫测的沙漠奇观;保存完好的原始动植物种群,更显出得天独厚的大自然的本色。

    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大最雄伟的山脉,它耸立在世界屋脊南缘,主峰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喜马拉雅山脉最典型的特征是扶摇直上的高度,陡峭险峻、参差不齐的山峰,令人惊叹不止的山谷和高山冰川,被侵蚀作用深深切割的地形,深不可测的河流峡谷,复杂的地质构造,表现出动植物和气候不同生态联系的系列海拔带等等。

    唐古拉山脉冬春季节气温很低,寒风凛冽,七八月份天气稍微转暖时,雨水丰富,飘过一片云彩来,不是雨雪就是冰雹。四、五月间的高原,江河凝缩成晶莹的冰川,浪花沉默成无言的冰雕,曾经呼啸肆虐,湍急奔腾的江河静静地安眠着。远处的雪峰,天上抬手可摘的白云与缓和艳丽的高原夕阳一起嬉戏着,调弄出一幅幅充满诱惑、妩媚千转的图景。

    昆仑山又称昆仑虚、华夏第一神山,具有多种神奇景观。

    昆仑山口玉虚峰,以群山为座,矗立云表,终年银装素裹,云雾缭绕,形成闻名遐迩的昆仑六月飞雪奇观。

    海拔数千米的昆仑泉,晶莹透明,甘甜醇美,被誉为“冰山甘露”,中央一股清泉从池底蓦然喷涌而出,形成一个晶莹透明的蘑菇状,将无数片碧玉般的花瓣抛向四周,似一朵盛开的莲花,又似无声四溅的碎玉。

    一步天险昆仑桥,桥下万丈深涧,从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峡谷奔涌而出,滔滔河水将河谷千岩长期冲刷穿凿成一条深近百米、宽数十米的石峡险谷,其中最窄处只有4米左右;昆仑桥两岸,绝壁相对,怪岩嶙峋,谷顶平坦,谷底幽深,湍流不息的河水,在深邃险峻的幽谷中急湍喧泻,喷涌咆哮,不断地激起层层雪白的浪花,发出阵阵犹如雷鸣般的轰鸣,极为险峻玄奇。

    发源于世界屋脊唐古拉山脉的长江,自西而东横贯华夏中部,数百支流辐辏南北。

    长江流域地势西高东低并呈三大阶梯状,第一级阶梯包括世界屋脊南部高原、川西高原和横断山高山峡谷区,一般海拔3500~5000米;二级阶梯为秦巴山地、天府盆地、云贵高原和鄂黔山地,一般高达500~2000米;三级阶梯由淮阳山地、江南丘陵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组成,一般都在500米以下。

    三大阶梯层层推进,或气势恢宏、或波澜壮阔、或惊涛骇浪、或飞流直下、或曲折连环、或水流舒缓、或碧波荡漾、或云卷云舒等等包罗万象、缤纷不凡。

    流经峨眉山、九寨沟、三峡、张家界、九华山、黄山、庐山、太湖等风景名胜。

    发源于世界屋脊巴颜喀拉山脉的黄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早在石器时代,就形成了华夏最早的新石器文明,公元前2000年左右,流域内已出现青铜器,到商代青铜冶炼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同时开始出现铁器冶炼,标志着生产力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华夏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活字印刷、指南针、火药,都产生在黄河流域。从诗经到唐诗、宋词等大量文学经典,以及大量的文化典籍,也都产生在这里。

    彩云之南,历史文化悠久,自然风光绚丽,气候复杂多变,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区等7个温度带气候类型;兼具低纬气候、季风气候、山地气候的特点。

    澜沧江的西当铁索至梅里雪山的卡格博峰顶,直线距离约12公里,高差竟然达到4760米,在10余公里的狭小范围内,呈现出亚热带河谷和高山冰雪世界的奇异景观,自然景色相当于岭南至东北跨过的纬度,可谓冰火两重天,云蒸霞蔚,蔚为壮观,极具冲击、震撼。

    昆明池风光秀丽,碧波万顷,风帆点点,湖光山色,令人陶醉,有“高原明珠”之称;其迷人之处更在于它一日之内,随着天际日色、云彩的变化而变幻无穷。

    天府,既有山川俊美的自然风貌,地势多样,青峰竞艳,丹壑争流;又有秀冠华夏的历史人文,巴蜀文化源远流长,名人文豪竞相辈出。在这里,自然、人文与社会风俗多种景观相生相依,情景交融,造就了得天独厚、品位极高的天府之国。

    坐落于天府平原西部岷江之上的都江堰,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两岸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历来有“天下山水在于蜀”之说,并有“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之美誉。

    峨眉山地势陡峭,风景秀丽,云鬘凝翠,鬒黛遥妆,如螓首蛾眉,细而长,美而艳。

    金顶是峨眉山的象征,峨眉十景之冠的“金顶祥光”,则是峨眉山的精灵,“金顶祥光”包括四大奇观,云海、日出、佛光、圣灯。

    层岩削壁跨千里,坐镇西南势独雄。元气峨眉磅礴处,祥光隐现有无中。珠璎宝珞留法相,金碧楼台依半空。纵是蓬莱并弱水,消虚难与此相同。

    青城山位于都江堰西南,群峰环绕起伏、林木葱茏幽翠,自古是文人墨客探幽访胜和隐居修练之胜地。

    空翠四合,峰峦、溪谷、宫观皆掩映于繁茂苍翠的林木之中。道观亭阁取材自然,不假雕饰,与山林岩泉融为一体。

    每逢雨后天晴的夏日,夜幕降临后,在上清宫附近可见山中光亮点点,闪烁飘荡,少时三、五盏,忽生忽灭,多时成千上万,山谷一时灿若星汉、神奇绚烂。

    山城,山即是城,城即是山。

    城市依山而建,道路高低不平,建筑错落有致,因而获称。

    山城既拥有集山、水、林、泉、瀑、峡、洞等为一体的壮丽自然景色,又拥有熔巴渝文化、民族文化、移民文化、三峡文化、陪都文化、都市文化于一炉的浓郁文化景观。

    尤以长江三峡闻名于世。

    三峡七百里,两岸连山无阙处。重岩叠嶂,遮天蔽日。非正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潮涨,惊涛横空。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山清倒影。绝崖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泻其间。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空谷传响,妙趣横生。

    黄果树瀑布,以其雄奇壮阔的大瀑布、连环密布的瀑布群而闻名于世,十分壮丽,并享有“中华第一瀑”之盛誉。

    奔腾的河水从悬崖绝壁上飞流直泻犀牛潭,发出震天巨响,如千人击鼓,万马奔腾,声似雷鸣,远震数里之外。

    瀑布后有一长达百多米的水帘洞拦腰横穿瀑布而过,由六个洞窗、五个洞厅、三股洞泉和六个通道组成。从水帘洞内观看瀑布,令人惊心动魄。

    瀑布前面是一很深的岩溶峡谷,左为悬崖峭壁,古木森森;右为钙华坡、石笋山,芳草繁花,铺上云天;中为犀牛潭、马蹄潭。。。

    犀牛潭深不见底,常为溅珠覆盖,雾珠腾空;阳光折射,七色彩虹,有“雪映川霞”的称誉。

    瀑布对面建有观瀑亭,甚古雅,有严寅亮名联,“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红霞似锦,何须梭织天生成。”亭下林木茂密,有一曲折磴道直抵河边,河面架曲桥通水帘洞。

    漓江,山清、水秀、洞奇、石美。

    有着举世无双的喀斯特地貌。

    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态;水,蜿蜒曲折,明洁如镜;山多有洞,洞幽景奇;洞中有怪石,鬼斧神工,琳琅满目。

    山环水绕,水映山峦,如同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玄妙画卷。

    岳阳楼,下瞰洞庭,前望君山。

    观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涯际。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若至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登斯楼也,则心旷神怡。

    把酒临风,此乐何极!

    黄鹤楼,素有“天下江山第一楼”之称。

    楼高五层,主楼高四十九米,七十二根圆柱拔地而起,雄浑稳健;六十个檐角凌空舒展,恰似黄鹤腾飞。楼的屋面用十多万块黄色琉璃瓦覆盖。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黄鹤楼色彩绚丽,雄奇多姿。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神农架,山峦迭嶂,沟壑纵横,河谷深切,山坡陡峻,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风景垭、板壁岩、大九湖、神农顶、千年古杉、香溪源、天门垭等都奇妙无比、各具特色。

    水下公园更是奇妙非凡,许多花草树木培育出耐水特性,可以在水下恣意生长。

    漫游于清澈的水下公园,青石小道旁绿树成荫、芳草遍地、苔痕上阶绿、野花色彩缤纷、亭台轩榭、小桥长椅。。。

    阳光透过枝丫、斑驳的照射水底花草,而或被水波切割的支离晃动,美轮美奂,极其玄幻瑰丽,游鱼穿梭其间,触手可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人类的匠心独具完美交融,形成登峰造极的梦幻景致。

    中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原文化在与其它文化不断的融合交流中,自身的外延也在不断扩大,并由此催发了中华文化的形成。

    无论是思想和政治制度的建构,还是汉字和商业文明的肇造,乃至重大科技发明与中医药的产生,都烙下了中原文化的印记。

    《易经》、《道德经》对宇宙、社会、人生的独特发现,极大地影响了华夏人的民族性格和民族文化心理;黄帝定都“有熊”、置百官,李斯提出郡县制,确立了华夏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基本制度模式;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张衡的浑天仪,都在华夏历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赣,文化昌盛,包含了浔阳文化、豫章文化、临川文化、庐陵文化、袁州文化、客家文化等诸多系统。

    其铜文化、瓷文化、书院文化、禅道文化、苏区文化、文学、艺术、哲学等,各自构成了相对独立的系统,它们对中华文化史有着重大的推进作用。

    临川文化是以临川为汇合中心,人文、风物、哲学、教育、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医理、学术、宗教、民俗、体育、语言、建筑、美食等实行向性组合,而形成独具特色、自有特征、承上启下的区域文化。

    庐陵文化以“三千进士冠华夏,文章节义堆花香”而着称于世。“一门六进士,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九子十知州,十里九布政,百步两尚书”、“父子探花状元,叔侄榜眼探花”至今仍传为佳话。

    雨后,云淡风轻,天色近晚,一望无际的油菜花随风轻摆,金黄醉人,一道彩虹横空飞渡,捧着本书漫步花间细细品读,美丽的让人忘记呼吸。

    或者,清茶淡酒感怀古人,继往开来!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美哉*夏!

    壮哉!中华!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