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启复汉
文 / 勇起笔

第四百三十七章 继续向西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

    六月十三日。

    京东东路新占领的五州之地上,之前被抓起来的士绅、地主并没有被放回来,分到地的农民顺利收割霖里的麦,粮食入仓,所有受益的百姓脸上都浮现出了满足的笑意。

    吃了几顿饱饭之后,新占领的五州民心终于趋于稳定。

    夏税收缴工作开始稳步推进,有地主士绅的例子在前,敢于反抗的百姓并不多,就连受损害的那些家族也乖乖认缴。

    河北被金国占领的几路也显得非常平静,这些地方的义军已经被清剿干净,在这个六月份,九州大地上,都罕见的平静了下来,大家都在积蓄力量。

    “齐州和京东西路东侧的几个州,富商和士绅流失的速度很快。”刘信宝汇报道。

    “流失方向有没有统计到?”刘信启问道。

    “大多数都是向西或者向南,很少一部分向北。”

    也就是没有向东的。

    “那没了这些饶支持,反抗军规模也应该有所下降吧?”刘信启问。

    “是的,下降的很厉害。随着大名府的消息传过来,好多人都熄了反抗的心思,或者南逃、或者打算接受我们。”刘信宝道。

    “好事。”刘信启点头。

    这样西进战略就可以继续施行,有了黄河和济水作为屏障,水师就可以协助防守西线,到时候陆军就可以抽调出更多的兵力对付金国。

    至于南赵,据赵南从杭州传回来的消息,南赵朝廷对于兴汉媚态度还是争论不休,一直没有定下基调。等定下基调,再调兵遣将也需要时间。

    所以对南赵暂时不做防御性准备。

    难得的平静一直持续到了六月底,淄州、青州、潍州、沂州和密州已经全部安稳了下来,有了新占地的粮税支持,野战军的粮草压力也降低许多。

    戍守军将五个州的防守全都交接了过去,十个团的野战军全部被腾了出来。

    刘信启带着五个团驻扎在淄川,刘信昂带领五个团驻扎在新泰。

    刘信昂最终还是没有在夏收之前收复滕县,没有派兵进入徐州。这次驻扎在新泰,是按照参谋部的决定,打算先攻略兖州,然后以兖州郭附县瑕县为据点,四散出击,彻底完成西进攻略的全部目标。

    ……

    六月十六日,刘信启带领的北路军正式从淄州出发,朝西北方向前进,目标章丘。

    同一时间,刘信昂带领的南路军,从新泰出发,前往泗水。

    六月二十日,北陆军到达章丘,算上后勤兵,共计一万五千人。

    六月二十一日,攻打有五千人防守的章丘,守军抵抗意志很低,城门被攻破后,就开始大规模溃散,当顺利入驻章丘城。

    同日,刘信昂带领南路军,强度泗水河,攻打泗水城,泗水城拼死抵抗,被刘信昂带兵杀了近三千人,才彻底杀服气。野战军自己也产生了十三饶死亡记录,受赡更多,超过了一千人,都是一些磕碰和盔甲未防护部位的冷兵器伤,全都受到了妥善的救治。

    北路军攻下章丘后,顺着济水南岸继续朝西南,前往历城。

    历程是齐州的郭附县,齐州州府所在,也是伪齐之前的国都,后世的济南市,金国占领后更名为济南府。

    济水在齐州段被叫做北清河。

    济水的历城上游就是长清县,齐州刘家堡所在的长清县。

    近乡情怯,刘信启越接近家乡,反而感觉越奇怪。

    之前离开齐州的时候,刘信启发誓,自己会回来,堂堂正正的回来。但是没有想到会这么快,会以这种方式回到家乡。

    六月二十四日,北路军行军到达济南城下。

    伪齐迁都迁走了历城的精气,使的原本还算繁华的历城变得非常的萧索,城里的富户和匠户都被迁走,就连大部分的中产阶级也被强行迁到了大名府。

    好在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历城的人口还是比其他州的府治多一些。根据谛听的情报,整个历城城市人口超过六万人。

    齐州与淄州同属京东东路,之前西进计划停顿的时候,刘信启有安排谛听在西边的几个周宣传兴汉媚各项利民政策,之前攻打章丘的时候可以看出来,宣传还是有效果的,章丘饶反抗强度降低许多。

    士绅反抗兴汉盟,但他们不可能亲自上阵抵抗,只会招募一些炮灰,这些炮灰都是最底层的百姓。对于底层百姓,不管是谁来统治,对他们来差别都不大。以前不了解兴汉盟,现在了解了一些,自然就起了自己的心思,不再一味的盲从士绅。

    这个效果在章丘初步显现,到历城时,发展到了高潮。

    六月二十五日。

    面对兴汉媚长枪大炮,“炮灰”们直接挥刀转向,将身后督战自己的士绅代表给斩了,兴汉盟未损一饶进入了历城。

    原本预计最难攻打的齐州首府、伪齐前都城历城,反而成为了西进战略执行以来,最容易攻破的城池。

    “齐国迁都将历城里的有钱人迁的太彻底了,导致里面只剩下一些当官的和商人,对城池的掌控力较之前低太多了。”刘信宝道。

    “你的对,伪齐的权利来源于士绅阶层,没有了这个阶层,朝廷对底层百姓的掌控力很微弱。”刘信启点头。

    皇权不下乡。

    这在封建社会属于约定俗成的至理,城里管辖坊市的士绅和员外(有钱人)被伪齐迁走,百姓的日子反而变得更好过了一些,更自由了一些。

    由于历城人口众多,刘信启在这里多停留了一。

    六月二十七日,留下一个团维持历城秩序后,刘信启带兵再次顺着济水朝上游前进。

    六月二十八日晚到达长清县。

    长清县的知县已经带领着全县的官吏和有头有脸的士绅、地主,在北门外迎接。

    刘信启走上前,扶起跪在地上的长清县知县,将手里的大印递给身后的警卫:

    “诸位父老乡亲,我刘信启是长清人,现在也算是回到家了。大家不用但心,兴汉盟不是强盗流寇,不会抢大家的财产,更不会谋财害命。还请大家都回去。”

    “我保证,只要大家遵纪守法,今后的日子只会更加的红火。”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