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启复汉
文 / 勇起笔

第五百三十五章 干旱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

    “行,我回头好好测算一下,辛亏您之前给了我几千张仙符,工部现在不缺人手,您说的这些都能做到。”刘智木被刺激到了,可以想象到,今后很长一段时间,自己将会“花钱如流水”。

    好大一番事业啊!

    “各项工作要齐头并进,别建好了铁路,没有火车用,造好了火车没人会开,没人调度,方方面面都要开始研究准备。”刘信启提示道。

    “火车!这个名字好,烧火就会跑的车,今后这种蒸汽机车就叫火车了。”

    刘信启没想到刘智木竟然抓住了这个名字,后世一直叫火车,就算是电力机车了,也还是叫火车,所以自己顺口就说了出来。

    “好名字,火车,听起来多霸气。”旁边有工匠赞道。

    “比蒸汽机车听起来顺耳多了。”

    “是啊,火车…”

    “火车回来了!”

    众人聊天的时间,蒸汽机车跑了一圈返回到了始发点。

    工匠们上前开始挂载货车厢。

    货车厢的解构很简单,就是几个轮子上一个平板,平板四周有护栏。

    “要不要上去坐着跑一圈?”刘智木邀请道。

    “好啊,好啊。”刘信昂直接答应,然后就朝着货车厢跑去,跳上了车厢。

    车厢上放了一些马扎,刘信启没有坐下,反而兴致勃勃的站在车厢地板上。

    刘信启等人也跟着登上了车厢。

    机车由于没有熄火,添了些煤之后,很快又动了起来。

    十几息后,速度就提升到了,一百二十里每时辰(三十公里每小时),站在车上可以明显感觉到迎面而来的风。

    “好平稳啊!”刘信昂赞道。

    这火车的平稳度,比起后世的客运列车肯定不如,不过比起现在的骑马、马车,超出太多了。

    幸福感都是对比出来的。

    “这车厢若是做成封闭的,里面再固定的摆放一些椅子,就可以运人了。远距离出行,相比起客用马车,我想大多数人都应该会选择坐火车。”高远道。

    “这倒是一个好主意,以前只想着运货,倒是没有考虑过运人。你这么一说,感觉非常可行。”刘智木受到了启发。

    “肯定可行!运人比运货轻,车厢可以造的更长,拉的也可以更多,车厢里面可以设置厨房、厕所,甚至在一部分车厢里装上床。”刘信启也提醒道。

    《设想笔记》里并没有记载的这么清楚,高远倒是提醒了他。

    “这个好,还可以做一些小包厢,收那些有钱人一个大价钱。”刘智木道。

    语气中稍稍有些仇富,并没有意识到他自己现在也算是一个有钱人了。

    闲聊中,火车再次绕着测试场地胖了一圈,确实快捷。

    快到终点的时候,前面的机车开始刹车减速,后面的车厢则被惯性带着怼在了中间与机车相连的连接处。

    能听到钢铁碰撞的咯吱声,很刺耳。

    “这个车厢没有刹车吗?”刘信启问道。

    “没有,刹车需要动力,这个车厢没有动力。”刘智木回道。

    “那你有没有考虑过,若是机车拉着二十个满载的货车厢,到时候刹车时候,一个小小的机车头能不能刹的住?车厢之间的连接点能不能撑的住?”刘信启问道。

    刘智木听了皱眉。

    刘信启传授的教材中,明确记载了惯性,加速度和减速度,简单测算之后,刘智木发现,若是后面的车厢没有自己独立的刹车,光靠前面的机车制动,确实不现实。

    机车估计会被后面的车厢顶出轨道。

    “这该如何是好。难道还要给每个车厢都配置一台蒸汽机,或者人力制动?这信息传递也是个问题啊,并不现实。”刘智木想了两个主意,有被自己否定。

    “可以考虑风动。通过管道将风压传递给后面的车厢。”然后刘信启说了一些风动的原理。

    具体的构造和风压制动,刘信启自己也不清楚,以前从没有接触过。

    只是知道后世有风钻,火车也是通过风管制动,原理应该差不多。

    “照这个原理,整个管道系统里的风压应该是相同的,所以可以控制给后面所有车轮同样的压力,也就是同样的制动力。”刘智木尝试着理解。

    “没错,这样就不会给中间的连接杆太大的压力了。”刘信启回道。

    “妙啊。”

    “照这个原理,我们若是利用风压动力,就可以在一个管道上,同时装在许多的机械。”有工匠举一反三。

    “风压毕竟动力弱。”有工匠道。

    【风压弱不弱,取决于管道密闭性。】刘信启心里想到,没有打断众人的灵感爆发。

    “弱也有弱的用处,并不是所有制造程序都需要大动力。”另一个工匠补充到。

    “也不一定弱吧?我们之前测试炸药,炸药爆炸产生的风压并不弱。”

    …

    刘智木和高远面面相觑,不知道这些人是怎么了,怎么突然变得这么亢奋。

    “走吧,我们回去。”刘信启道。

    研究人员进入灵感爆发状态,最好不要打扰,不然“六亲不认”。

    “好吧。”

    两人跟着刘信启往外走,刘智木则留了下来,送都没送。

    ……

    四月七日,徐忠神色凝重的来到刘信启的办公室。

    一般这种神色,都代表着有坏消息。

    “怎么了?”刘信启问道。

    “谛听统计了一下,京东东路、京东西路和河北东路,今年一月份以来,都很少有降雨,去年冬天也只是下了几场小雪,河北其他路也差不多。”徐忠汇报道。

    “哦?”刘信启疑惑:“我怎么没有从政务院听到相关汇报?”

    “政务院已经察觉到了,正在组织百姓自救,打井、引河水等,不过他们的数据没有我们谛听的及时。”徐忠回道。

    正说着,罗成从门外走了进来。

    “方便吗?”看到徐忠在办公室,罗成问道。

    “方便。”刘信启点头,示意罗成进来。

    “我给你汇报一件重要的事。”罗成手里拿着一摞资料。

    “旱灾?”刘信启问。

    “对,你都知道了。”罗成看向徐忠,刘信启应该是从他这里知道的。

    徐忠原来是罗家的管家,罗成了解徐忠,知道他在负责兴汉盟的情报机构。

    “刚知道。”刘信启拿起报告翻看。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