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司徒忘到后头精神不济,强撑着跟他们说话,沈啸就拉着尹桃出去了,青竹叮嘱了医女几句,又吩咐伺候的人精心照应着,这才离开。等人都走了以后,司徒忘躺在床上闭上眼睛。他的唇角勾着。笑意久久不散。他来这一趟真值得。腿也断得值得。晚上除夕团年宴,徐氏让人给司徒忘送去了一份十分滋补的晚饭,徐氏专门让人给他炖了鸽子汤。因着是小白惹的或是,尹宝生倒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多嘴嘀咕。去年一家人没能一起的团圆地过个年,今年一家人整整齐齐地在一起,尹宝生高兴得很,发红包发得格外地痛快。孩子们拿着丰厚的红包都很高兴,排队儿给尹宝生和徐氏磕头。拿了太爷太奶的,还有爷奶的,还有爹娘的。简直不要太幸福。孩子们纷纷体验了一把什么叫一夜暴富,团圆宴闹腾极了,却没有一个人不耐烦,人人脸上都带着喜色。“吃完饭咱们就去放烟花,二爷爷派人买了不少烟花回来!”地兴奋地嚷嚷,孩子们呼呼喝喝地手上抓了吃的就想往外跑,可是又不敢,一个个的眼巴巴地看着徐氏,尹宝生高兴大手一挥:“想玩儿就去玩儿!”“仔细别炸着手!”“好嘞!”孩子们欢呼着往外冲。很快,天空中就炸开了一朵朵绚丽的烟花。美极了。就像是老尹家眼下的日子,美不胜收。皇宫。除夕大宴宗室成员以及在皇帝面前有脸面的大臣也都列席在位。赵氏陪在皇帝身边,依旧戴了面纱。跟老尹家的快乐气氛不同,这场宫宴的气氛极其压抑,因为赵氏的流言飞起,皇帝让大理寺严查,五成兵马司四处抓人。年前整个京城都在鸡飞狗跳乌烟瘴气,几乎所有人都将赵氏恨到了骨子里。毕竟到年关的时候正是商家挣钱的时候,是老百姓攒过年钱的最后机会,结果全城严查,没啥事儿根本没人敢出门,商铺便是开着也没有客人。商铺没有客人,五成兵马司又是各种搜查,于是很多商铺干脆就关门了,把伙计都提前放了假。既然都提前放假了,那年终的红封自然是薄得很,伙计们都指望着红封过年呢……结果南宫婉这个灾星害得他们……除开老百姓,朝堂才是精彩,各方都抓住这个机会打压政敌,只要将政敌跟这件事联系起来,然后去举报,五成兵马司的人绝对立刻上门。不管你是勋贵还是高官。几乎各家的纨绔都有《流萤传》这本书,所以……大理寺的牢房装不下了,京兆府的牢房也爆满。所以……谁能不怨南宫婉呢?南宫婉又没有明面上的靠山,大家自然是将怒气往她身上撒。明着不敢,但是暗地里没人少骂她,恨极了的在顺手就能添油加火的情况下当然不会吝啬。最为主要的是,朝堂上的人有多少是中立的?很多人都有支持的皇子或者王爷或者是太子一派,横空出世的继后赵氏生下一对儿双胞胎,是双胞胎中的男孩儿占了一个嫡字!加上皇帝宠爱南宫婉至极,那萧钰那个小奶娃就是劲敌。宫宴讲道理是没啥吃的,菜早就准备好了,除了帝后的菜,轮到大臣们和皇室成员的才全都是冰冰凉凉的,上头飘着的油都冻住了。反正瞧着就没食欲。东西不好吃咋整啊?自然是要搞点事情,比如……皇后娘娘为啥不用真面目示人啊?以前用的是垂珠冠,这回直接上面纱了。“皇上,不知皇后娘娘为何不愿意以真面目示人?”“往常便罢了,如今外头流言纷纷,皇后娘娘在这个时候还遮遮掩掩就很是不妥当。”“臣等自然是相信皇后娘娘的,但天下百姓愚昧,就爱捕风捉影……”宴席开始,各个势力的刀就出鞘了,言语直指南宫婉。皇帝的脸瞬间就黑了,太子等人纷纷撇开视线,心里不知道在如何得意呢。这是赵氏跟皇帝在一起之后的第一个危机。她跟哥哥是前朝末帝的挡箭牌,很多跟着萧衍的开国功臣都见过她的面。而且她第一次跟着皇帝进宫并没有遮掩容貌……便是后宫曾经见过她的女人好些都被她渐渐料理了,可难保没有漏网之鱼。所以南宫婉平常见人的时候都是做足了准备,妆容上要花功夫,饰品上也会下功夫,同时她不会近距离去接触别的嫔妃或者是命妇!反正就是能让人看到她,但是对她的容貌只能有个模糊的认知。这会儿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南宫婉身上,南宫婉沉寂无声,皇帝的脸肉眼可见地阴沉。“你们这是在逼迫皇后?”“皇后的凤颜岂是你们想见就见的?你们把朕的脸面放在何处?把皇后的脸面又放在何处?”皇帝动怒了。当刀就要有当刀的觉悟,几个出声的大臣就站了出来,在大厅中央直挺挺地跪着。“皇上,老臣只是想为皇后娘娘正名,好堵住天下幽幽之重口!”“皇上,自从谣言四起之后,京城百姓便陷入了惶恐之中,若一味地强硬镇压,势必会激起百姓的反感。还请皇上恕老臣冒犯皇后娘娘之罪,实在是……实在是百官以及百姓们都需要一个真相!”“父皇,几位大人说得对,儿臣亦是相信母后,只是如今这谣言太凶了,母后若还是遮遮掩掩的话,无疑在对天下人说,谣言可能是真的。否则,皇后娘娘为何不愿意以真面目示人?”镇国公尹继业也站了出来:“皇上,皇后娘娘没什么不能见人的,还请皇后娘娘取下面纱……”皇帝默默地几下几个人的样貌,坐在他身边的赵氏就开口了:“皇上,诸位大臣们说得也对。”“可他们这是在下你的脸面!”皇帝下心疼极了。赵氏温柔地摇头:“臣妾倒是觉得他们都有一颗维护皇上,维护大梁的拳拳之心。臣妾体弱,本就不太见人,偶尔见人的时候也因着各种原因不是戴着面纱便是隔着珠帘……也难怪外头的人嘀咕猜测。臣妾愿意在众人面前取下面纱,也只有这样,大家才会打消对臣妾的猜测!”说完,赵氏缓缓取下了自己的面纱。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