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青春校园 > 桃李不言
    </p>

    chap_r();</p>

    桃李不言?作者:一盏夜灯</p>

    分卷1</p>

    《桃李不言gl》作者:一盏夜灯</p>

    文案</p>

    这是一个年龄差养成的故事。?白富美温柔御姐&amp;?软萌学霸少女?he向</p>

    陶安之:言蹊,你爱不爱我?</p>

    言蹊:陶陶,我当然爱你。</p>

    陶安之:那你喜不喜欢我?</p>

    言蹊:陶陶……我不能……</p>

    内容标签:?天作之合</p>

    主角:言蹊,陶安之?┃?配角:高既明,廖承宇,许嘉尔,杨蒙蒙?┃?其它:养成,年龄差</p>

    第1章?伤逝</p>

    陶安之不知道别人的记忆是从几岁开始的。她从很早就记事情了。</p>

    比如她从未看过她的爸爸妈妈。她只有外公。</p>

    比如她有一个全世界最好最厉害的外公。他什么都懂,教她写字,教她背乘法口诀,还有背古诗。</p>

    外公是个退休的化学教师,为人和善。在小镇上的生活简单平淡,但她却很开心。天气好的时候,外公会用自行车载着她一起去钓鱼。她坐在自行车后座,脚丫子晃啊晃啊数着天上的白云。</p>

    村里人少,几乎人人都有一点点不用算盘就算得出来的亲戚关系。陶安之知道记忆中的外公几乎没有发过脾气,脸上总是笑眯眯的,人缘很好,出门走上一圈,很远就有人打招呼叫“陶老师”,即使买菜,也会比别人多些葱姜蒜。</p>

    周六日会有学生在他这里补习,有时他还会烧菜让学生留下来吃饭。手艺一流。很多学生甚至求着家长多给补习费让他管饭吃的。</p>

    那么好的外公,无所不能的外公。</p>

    陶安之清晰地记得那天早上,是她上幼儿园的第一天。她穿着外公给她新买的裙子,乖乖地坐着饭桌上喝着粥,旁边的椅子上放着她崭新的书包。粉粉的颜色,是兔子的形状,毛绒绒的,还有两只长长垂下来的耳朵。是外公托人从镇上买回来的。她很喜欢,差点没背着睡觉。</p>

    粥喝到一半,外公笑着说:“对了,忘记给我们陶陶拿红鸡蛋了。”</p>

    乡下风俗,孩子上学第一天,家长会准备好两个红鸡蛋,带到学校去吃。</p>

    陶安之没有想到,这是她外公对她说的最后一句话。</p>

    陶安之等了一会没有等到他。厨房里突然传来一声闷响,好像重物砸地。她叫了声外公,没有声音回答,她滑下椅子,咚咚咚地跑向厨房。</p>

    到门口她就停下来了。一颗红艳的鸡蛋滚到了她的脚边,她惶惑地看过去,外公的手里握着另一颗鸡蛋,他的脸色已经变成了青灰色。</p>

    那天陶安之没有去上幼儿园。</p>

    接下来的事情她完全模糊的,有人过来给她换上白色的孝服,戴麻。同宗的长辈们来帮忙,家里设了个临时的灵堂。</p>

    她就一个人坐在灵堂的板凳上,耳边充斥着各种声音,哭声,哀声,还有他们在讨论下葬,火葬之类的话。</p>

    还有那些她叫着大姑大姨的人在不远处簌簌叨叨地说着话:</p>

    “听说是突发的心肌梗塞,去得很快,送煤气的老杨家儿子去到家里的时候,尸体都凉了……”</p>

    “可怜见的陶老师,通知他闺女了吗?听说是在邶城?”</p>

    “陶老师的闺女?好多年没见到了,哎,也是不懂事,年纪轻轻的生了女儿就丢给陶老师,孩子都六岁了,也不见她回来看一眼……”</p>

    “这究竟怎么回事,孩子爸爸呢?怎么跟着陶老师姓陶呢?”</p>

    “小点声,那孩子还在场呢。。。”</p>

    那本来越来越大的声音被刻意压低了,听上去窸窸窣窣的。像冬天森林里覆盖里的厚厚落叶,不知道什么未知的怪物潜藏在下面。</p>

    随时蹦出来咬你一口。</p>

    “未婚生女”“对方是有钱人,不承认的……所以才入了陶家的户口。”</p>

    陶安之彼时才六岁,外公已经教她认得很多字,竟然听懂了许多。</p>

    她一声不吭。</p>

    外公就躺在那个“木箱子”里,换上了另外一套他的衣服。她见过,是他不常穿的,熨得笔直服帖的。他活着的时候是爱笑的,现在脸部一层灰木色,唇边似乎是翘起来的。</p>

    这样“走得安详些”,那些人是这么说的。</p>

    而这些人还在旁边没玩没了地说着。</p>

    外公之前说:大人说话时小孩子不可以插嘴。</p>

    所以她没有插嘴。</p>

    可是外公现在也不能站起来阻止他们了。</p>

    陶安之慢慢地垂下头。</p>

    她就这么一动不动地坐着,惨白的丧服,小小的身体,像一小块僵硬的雕像。周围的大人们来来往往,操办着葬礼的相关事宜。有长辈注意到她,给她拿了吃的。到了晚上,她想留下来守夜,无奈人小言轻,被送到村里的同宗长辈家过夜了。</p>

    隔天她早早来到灵堂,按照大人的指示上香,跪拜,烧纸。</p>

    这时节虽然是早秋,但是暑气尚毒,遗体不能过久摆放,必须出殡,火葬,然后骨灰盒才可以放到村里的祠堂。</p>

    陶安之的外公早早丧妻,膝下只有一女,一孙女。去世时还不满60,算不得喜丧。只能一切从简。</p>

    但是再怎么从简,也必须要有孝子孝女披麻戴孝,主事的老人带点怒气地问:“怎么回事?陶家闺女到现在还没到?太不孝了!父母在,不远游!现在父母不在了,她人呢?”</p>

    老人家年纪七十有五,年轻时打过鬼子,当过几届村支书,下过海做过生意,在村子里威望很高,小辈们都叫他“老叔公”,发起火来年轻一辈没有多少人敢接话。现在什么事情都准备好了,就差那个早就该到的人。</p>

    老叔公还想再说几句,眼峰扫到跪着的陶安之,孩童那乌亮的眼珠,还有迟迟不能盖棺的遗体,把要说的几句话就咽下去了。</p>

    门丁零落,没有善终。</p>

    还有比这更让人觉得悲凉的么?</p>

    老叔公想。</p>

    陶安之仍旧没有说话,跪在棺木前,再次把自己变成了一小块僵硬的泥塑。</p>

    就在此时,门外冲进来一个女人,在众人还没反应过来,扑通一声跪下,跪行几步到棺前,凄怆地喊了一声:“爸爸……”</p>

    磕了三个头后,她仍垂着头,双肩颤颤,抽泣不止。</p>

    她的脖子长而雪白,垂着颤抖的样子,呈现出一种惊人的脆弱的美感。周遭的环境仿佛一下子安静了,灵堂里只有她那细细脆脆的哀哭。</p>

    陶安之眨也不眨地盯着她,看着周围的大妈大姨们抽泣着去宽慰她,看着旁边的男性们一脸的不忍,就连老叔公都别开脸。</p>

    突然她抬起头朝这边看过来,陶安之接触到她的眼神,那张陌生又熟悉的清丽憔悴的脸庞,满是泪水。陶安之那状如泥塑的身子渐渐松动,嘎地一声分崩离析,露出小小的肉身。</p>

    女人动作很快地扑过来,拥了她入怀。</p>

    陶安之稚嫩的心</p>

    分卷1</p>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