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于景渡帮他穿好鞋子之后,直接转身将人背在了身上。

    容灼只当他要把自己背到寺院门口,出了院门才得知于景渡竟然是打算将他一路背下山。

    “不行,你会累死的。”容灼忙道。

    “这山又不高。”

    “那也不行,你放我下来走一会儿吧。”容灼趴在他背上,搂着他的脖子,“我那会儿刚睡醒难受,现在已经好多了,你让我自己走,如果我累了你再背着我。”

    于景渡见他坚持,便将人先放了下来。

    不过他终究是不大放心,牵住了容灼的手,防止他踩空。

    “青石……”容灼被他牵着,突然想起了一事,问道:“我记得你上回跟我说过,你幼时便常来清音寺,还会在这里住很久。那你和宴王殿下,是在这里认识的吗?”

    于景渡点了点头,“他来清音寺那会儿好像还不到十岁吧,他在宫里没什么朋友,和兄弟之间也不和睦,又不受他父皇的待见,唯独他那个六叔与他很是投缘,待他还不错……后来他六叔来了清音寺出家,他便时常往这里跑。”

    “那他娘亲呢?”容灼问。

    “他的母妃也就是后来被追封的祁妃,是个很偏执的人,年少时爱极了他父皇,可惜她那性子不大会讨人欢心,偏偏爱上的又是个不懂欣赏她的人,所以一直不得圣心。”于景渡语气平淡,像是在讲述一个陌生人的故事,“日子久了,由爱生恨,积怨成疾……”

    年幼的于景渡在祁妃心里,并没有成为依靠和安慰,反倒是因为样貌与皇帝相似,成了祁妃的心病。于景渡还记得,他幼时每每去祁妃宫中,便会惹得对方发脾气。

    日子久了,他便也不想去惹对方不高兴了。

    “那几年,他经常来清音寺,初时他父皇也会说几句,嫌他不好好读书,后来也就不管他了。”于景渡道:“这样的日子过了有几年吧,直到那天宫里传来消息,说祁妃薨了。”

    容灼闻言脚步一顿,转头看向了于景渡。

    于景渡神情一直淡淡地,看不出什么情绪。

    “那年也是秋天,我记得当时也是下着大雨。”于景渡道:“他冒雨赶回了宫,不过可惜,祁妃的丧仪还没结束,他就因为着了风寒病倒了。”

    容灼问道:“那祁妃娘娘的忌日,就在这几日?宴王殿下来清音寺,是为了缅怀他的娘亲?”

    “嗯。”于景渡点了点头,“就是今日。”

    容灼闻言忍不住转头看了一眼被他们甩在身后的清音寺。

    他想到那位在里头参了一日禅的宴王殿下,心中登时生出了些同情。

    他没想到这位未来的皇帝,少年时竟是这样度过的。

    “他母妃病死之前,曾经差人去找过他父皇。”于景渡继续道:“当时他的父皇忙着陪皇后娘娘,只当她是老毛病又犯了,便没理会……”

    “那他后来自责吗?”容灼问。

    “大概是自责的吧。”于景渡冷笑一声,“自责到一见到他就内疚,所以日子久了,就不想再见到这个儿子了,索性眼不见为净,找了个由头将人送到了边关。”

    自那之后,于景渡在边关一待就是数年。

    皇帝从未主动问过他的境况,连一句死活都没问过……

    “直到那年,他在战场立了大功,也丢了大半条命。”于景渡道,“边关大捷,将士和百姓都需要安抚,他那位好父皇便顺势给了他一个亲王的爵位。没有加冠就封了亲王,倒是给足了他面子。”

    不知为何,容灼感觉于景渡的情绪不大好。

    他只当对方是心疼自己的好友,便在对方手上捏了捏,安慰道:“宴王殿下一定很珍惜你这个朋友,你能陪他度过年少时光,如今又能继续与他做知己,这也许是老天爷对他的补偿呢。”

    他不知道,这话说出口,不仅没安慰于景渡,反倒更扎了对方的心。

    因为这么多年来,于景渡都是自己一个人度过的,没有一个像“青石”这样的朋友,陪伴和开解他,自始至终他都是一个人。

    不过……

    他转头看向身边的容灼,一颗心不由便柔软了许多。

    或许他曾经没能遇到这样一个人,但如今遇到了。

    这么想来,于景渡觉得上天待他倒也不算太薄。

    于景渡这是第一次朝别人说这段心事,比他想象中似乎更容易一些。

    又或许,因为在一旁听着的人是容灼,所以他才会觉得容易……

    两人一道下了山,容灼的体力比想象中还要好一些。

    他一路走下来,竟也没让于景渡背着,直到下了山之后,才爬到了对方背上。

    山脚下有一处驿站,是帮来往的香客寄存马车的地方。

    香客们若要上山,便可以将马车或马先放在驿站,待下山后再来取走,很是方便。

    容灼让于景渡背着走的,便是山脚到驿站的这段路。

    “要不要坐马车走?”于景渡问容灼,“你的马先放这儿,或者让人送到江府。”

    “刚下过雨,路上不好走吧?”容灼道:“还是骑马吧,咱们骑慢点就行,我没事。”

    于景渡又伸手在他额头摸了摸,见他精神比方才更好了些,这才答应骑马。

    这一次,于景渡没让容灼坐前头,而是坐在了自己身后,这样跑起来的时候他便可以替对方挡着点风。

    “路上别睡觉,抓紧我。”于景渡朝容灼道。

    容灼闻言便乖乖伸手揪住了他身体两侧的衣服。

    这会儿正是黄昏,雨后的晚霞浓烈又漂亮,将两人一马笼在了无边的火红里。

    “青石……”容灼忽然叫他。

    “不舒服了?”于景渡问。

    “不是……”容灼开口,“我就是突然想到,今天是祁妃娘娘的忌日,宴王殿下一定很难过吧?也不知道有没有人安慰他。”

    于景渡一怔,心口登时一阵酸涩,那酸涩中还伴随着丝丝的暖意。

    这是第一次有人担心他在母妃忌日的时候会难过。

    “想让我去陪他?”于景渡问。

    “也不是想让你陪他……就是觉得他怪可怜的。”容灼道。

    下山之前,他并不知道今日是祁妃的忌日。

    若是知道,他说什么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把宴王殿下唯一的朋友带走。

    他不知道的是:

    宴王殿下如今确确实实是和自己最在意的人在一起。

    “青石,等一下!”容灼抓着他衣服的手,在他身上拍了拍,而后指了一个方向,“往那边。”

    于景渡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便见不远处的地上,散落着十数株不知名的野花。

    如今已经深秋,大部分的草木都开始枯萎或已经枯萎了。

    但这野花却不知为何,依旧长得十分茂盛,哪怕经了那么一场大雨,都没被摧残殆尽,依旧有不少还像模像样地盛开着。

    “等我一下。”容灼跳下马,走上前去摘了几朵。

    那花是纯白色的,骨朵不算太大,但凑成一束看着却颇有生机。

    容灼还挺讲究,刻意隔很远摘一枝,这样一眼望去地上的花倒像是没少似的,并不影响美观。

    “好了。”容灼拿草茎将花绑成一束,朝于景渡道:“方才那驿馆里的人不是说入夜后会上山吗?让他把这个带给宴王殿下,就说是你送的。”

    于景渡看着他手里的花,心里明明是感动的,但感动之余却又忍不住泛起了一丝别样的情绪。

    他用自己都没意识到的带着点吃味的语气问道,“你送过多少人花?”

    “只送过你,算上这一次……只有你和他。”容灼乖顺地答道。

    这么说来,两次都是送给了自己。

    于景渡叹了口气,只能将心里那点酸溜溜的念头强压了下去。

    --------------------

    作者有话要说:

    青石:他竟然送宴王花?

    于景渡:哦,差点忘了我就是宴王

    第42章

    容灼一番好意,于景渡自然不能辜负,只能带着人又回去了驿站。

    他在容灼的注视下,将花给了驿站的伙计,嘱咐对方代为转交给“宴王殿下”。

    接过花的伙计是于景渡的人,他手里拿着那束花,听着自家殿下吩咐自己将这束花转交给“宴王殿下”,那表情别提多精彩了。

    送完了花之后,两人才再次上马。

    容灼原本就生着病呢,下山这一路累的够呛,这会儿又开始有些犯困了。

    于景渡将马控得很慢,便觉身后之人先是抓着他身侧的衣服,过了半晌似乎是累了,将脑袋靠在了他背上,又过了一会儿,手臂便环住了他的腰。

    被少年从后背抱着,这令于景渡心中生出了些许异样。

    而且不知为何,容灼环在他身前的手,原是卡在腹部,后来慢慢往下滑,搭在了一个略有些尴尬的位置,这令于景渡越发不自在,身体都不由变得有些僵硬了。

    直到感觉到身后那颗脑袋在自己后背上靠得不大稳,晃来晃去像是随时要摔下去似的,于景渡才知道容灼这是睡着了。

    他怕人一松手摔下去,只能一手控着马缰,一手攥住了容灼的手,顺便带着对方的手远离了那个尴尬的位置。

    因为路上骑得慢,两人到了江家庄子时早已入夜了。

    容灼因为发着烧的缘故,睡得有些昏沉,于景渡便让门房的人帮忙,将人从马上弄了下来。

    “这是怎么了?”江继岩一见到于景渡怀里的容灼,不由吓了一跳,“病了吗?面色这么差。”

    “昨夜染了风寒,你让人去叫大夫过来一趟。”于景渡道。

    江继岩不敢耽搁,忙吩咐人去找了大夫,又依着于景渡的话,去让人煮了小米粥。

    大夫过来后替容灼诊了脉,结论和无云师父说的差不多,染了风寒,要好生将养。

    好在江府有药,不至于让容灼生熬着。

    “人呢?”待大夫离开后于景渡朝江继岩问道。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