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逼真,也非常美。

    江润惊诧地问道:“这是西洋画?”

    贾琏微微点头:“这是西洋的油画。”

    江润一双眼灼灼地盯着贾琏的油画,语气里充满惊叹:“色彩鲜艳、明亮又温暖,光和影完美地结合”画中的湖面上倒映着蓝天白云,也有一片淡淡地阴影。就连在湖边垂钓的老人,身影倒映在湖面上也画了出来。

    “好画,真是一幅好画。”

    贾琏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谦虚地说道:“江先生过奖了。”

    江润从画上收获目光,灼灼地看向贾琏:“你从哪里学的西洋画?”

    “我以前见过洋人画这种画,觉得很惊奇,就问他这画是怎么画的,他说画油画要注重色彩、光影、空间。”

    江润以前见过西洋画,也有人送给他西洋画,但是他觉得西洋画画的太过粗糙,用色也非常怪异,就没看上。没想到今天看到贾琏这副西洋画,他忽然发现自己的想法错了。西洋画并没有他想象中那么差,相反它有自己的魅力。

    “贾琏,我用我的画换你这幅画,可以吗?”江润看到一副好画,就会忍不住收藏。

    贾琏听到这话,不由地惊到了,惊愕地瞪大双眼:“啊?”

    “我很喜欢你这幅画,能不能割爱和我交换?”

    魏甲申抬手拍了下自己学生的肩膀,示意他赶快答应。

    贾琏被魏甲申拍的回过神来,一脸受宠若惊地说:“当然可以。”他这副油画哪里能跟江润先生的画相比。

    江润拿他昨晚刚画的山水画和贾琏的油画交换。

    “你在画画上面很有天赋。”江润看着贾琏的目光充满欣赏。

    “谢谢江先生的夸奖。”

    “我以前看不上西洋画,但是今天看到你这幅西洋画,我改变了想法。”

    “其实西洋画也很美。”

    “的确。”江润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对新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究,“看来我得找个洋人学西洋画,以后我们可以多多交流西洋画。”

    “江先生,我只是会一点皮毛。”

    “我觉得你画的不错,以后可以多多交流。”

    “您不嫌弃的话。”

    接下来的时间,江润来着贾琏讨论油画。

    其他人见贾琏得到江润的赏识,心里很是羡慕,但是不会嫉妒。

    贾琏和两位先生在云隐山呆了三天,这三天除了欣赏山里的美景,就是画画交流了。

    临走的前一天下午,贾琏去湖边找老人,果然老人还在湖边钓鱼。

    “林爷爷,今天钓了几条鱼?”

    老人家见贾琏来了,对他笑了笑:“我按照你说的配方制作了鱼饵,很有效果,这两天钓了不少鱼。”

    贾琏低头看了眼老人家脚边的竹楼,果然里面装了不少鱼。

    “恭喜!”

    “我跟你说,这湖里的鱼非常鲜嫩,而且没有什么腥味,非常好吃。”老人家就像一个小孩子一样笑的非常开心。

    看到老人家一副得到宝贝地模样,贾琏忍不住失笑:“这湖水清澈,养出来的鱼肯定好吃。”

    “恩,非常好吃。”老人家现在心里非常有成就感,第一次钓到这么多鱼。

    “林爷爷,我待会就要走了,过来和您说一声。”

    “竹篓的鱼全部送给你了,感谢你给我的鱼饵配方。”老人家非常壕气地说。

    “全部给我?”贾琏一脸惊诧,“那您晚上吃什么?”

    “我昨天也钓了不少鱼,还没有吃完。”老人家大方地说,“你把这些拿走。”

    这是老人家的一片心意,贾琏没有拒绝,直接收了下来,一脸感激地对老人家说:“林爷爷,谢谢您!”这个不食人间烟火的老爷爷还是挺可爱的。

    老人家突然问道:“你喜欢钓鱼吗?”

    “喜欢啊。”他挺喜欢钓鱼时全身心投入,心无旁鹭的感觉。

    “有机会我们一起钓鱼。”

    “好啊。”贾琏见时候不早了,他该离开了,“林爷爷,我得走了,您也赶快离开吧。”

    “恩,路上小心。”

    “谢谢您的鱼。”贾琏拿着竹篓离开了。

    等贾琏离开了,老人家忽然开口说道:“你觉得这个孩子怎么样?”

    “还不错。”突然有一个男人从树后面出现,身材清瘦,长相普通,但是一双眼却非常锐利。

    老人家赞同地点了下头:“是挺不错的。”

    男人走到老人家身边,神色恭敬地说道:“老爷,时候不早了,该离开了。”

    老人家猛地抬起鱼竿,一条又肥又大地鱼出现在鱼钩上。

    “运气不错,又钓到一条。”

    男人上前把鱼钩上的鱼取了下来。

    “这孩子来云隐寺是参加老二搞得集会吧?”

    “是的。”

    老人家似笑非笑地说道:“老二还真是有闲情雅致。”

    男人对此没有发表意见,毕竟老人家口中的老二,不是他能评价的。

    “走吧,明天得换个地方了。”这里的鱼钓的差不多了,该换个地方了。

    “老爷,您出来好几天了,该回去了,不然少爷又要派人找您回去。”

    贾琏和老人道别后,就和两位先生离开了云隐寺。快要到家的时候,他分给两位先生几条鱼。

    赵嬷嬷见贾琏回来还带着鱼,不由觉得奇怪:“少爷,你怎么去买鱼了?”

    “不是,是一位老人家送给我的。交给厨房,让厨房明天把鱼烧了。”

    “好的。”

    贾琏回到书房,把江润送给他的画交给兴儿,让他明天去找人把这幅画裱起来,他要把画挂在书房里。

    这幅画在几年以后会变得很有意义,贾琏也成为了众人羡慕的对象。

    第四十九回

    时光如梭, 一晃眼就到了八月, 整个京城弥漫着桂花香。

    今年的八月注定是热闹的一月, 也是决定不少人的命运的一月。

    暌违三年的乡试, 将在今年的八月初八开考。乡试,三年举行一次, 因为在八月开考, 所以又称“秋闱”, 在各省的省城举办。

    今年京城参加乡试的人有两千多人, 但是只录取五百人,竞争非常的激烈和凶残。

    这才刚进入八月,贾琏就能感觉到京城里的气氛有些紧张, 最明显的就是荣国府。贾珠即将参加八月初八的乡试,他二叔一家这段时间紧张兮兮。

    前不久,老太太和二婶特意去福灵寺烧香祈福,为了显示诚意,她们从七月初就开始吃斋, 听说要吃到乡试的成绩公布后。

    之前, 因为二房吃素, 大房吃荤,两房又大闹了一场。王夫人觉得应该全府的人都吃素,这样会更有诚意, 贾母也是这么认为。但是,贾赦是无肉不欢的人,让他一个月不吃肉, 还不如直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