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网游 > 养狼为患
    坐在书案旁的青年十分瘦弱,看上去弱不禁风般。

    但面具下的那双眼,却浅浅如冰河般,望来的目光里凝冻着三分冷意。

    他莫名头皮一紧,在这样的注视之下,狡辩的话到了嘴边,突然就说不出来了。

    这种事当然不可能说自己是故意的,但要说无意的,不就是承认了自己整理卷宗文书不力,导致文书存放混乱么?!

    陆清则垂下眼,又抿了口茶,慢悠悠起身,看也未再看那人一眼,继续翻看起面前的文书。

    整个吏部更静了。

    卫首辅兼任吏部尚书,但阁内事务更要紧,普通官员的升调,也都是下面人整理好了送过去给卫鹤荣过目,平日里吏部话语权最大的,其实就是吏部侍郎。

    到现在,他们终于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他们所熟悉的上一任吏部侍郎张栋已经被锦衣卫带走,吏部郎中鲁威死罪已定,现在只要卫鹤荣不在,陆清则就是吏部最大的官。

    这个浑身写满了文弱气息的青年,并不像看起来那么好欺负的。

    陆清则在吏部官署里待到了散值时,慢悠悠地翻完了自己想看的东西。

    至少下面那群现在很听话了,不敢随便有什么小动作。

    离开官署的时候,陆清则还在心里揣摩着,小崽子居然这么坐得住,一整日都没派人来催他进宫?

    还是仍在生气?

    他漫不经心思索着,随着人流往外走,眼前一暗,抬眸瞅了瞅,竟然遇到个老熟人。

    程文昂是特地过来的,方才陆清则坐着车驾来时,他甚至找不到机会说话。

    他盯着陆清则,一时也分不清自己的心情,到底是嫉恨多几分,还是羡慕多几分了,五味杂陈。

    他在学堂里从来的都是拔尖的,直到遇到了陆清则,分明是一同进京赶考的,他却似乎一直在仰望。

    看着陆清则高中状元,耿直上谏,又死里逃生,随即被临终前的先帝托孤,点为太傅,这些年低调默默,随着新帝去往江右暗中赈灾,回来后不久代行大权,如今又高升吏部侍郎,手握重权,声名再次席卷京城。

    最初还在临安府时,还能与他勉强一争,到京城后,似乎就被丢下得越来越远了,无论如何都追赶不及。

    这种他将人视若一生之敌,一直以来都想着怎么超越人家,实际人家与他完全不在一条道上的感觉,当真是……

    程文昂心情愈发复杂,头一次没有再阴阳怪气,嘴唇动了动:“陆大人,恭喜你。”

    陆清则还记得上次为了拖延修缮皇陵,等江右的信报,把程文昂折腾了一通的事,对他怀有一丝淡淡的愧疚,态度和善:“多谢,听闻程大人调任鸿胪寺左少卿,前途可期,我也要向你道贺。”

    程文昂惆怅不已,苦笑一声:“怎么比得上你。”

    陆清则并不算讨厌程文昂,语气平和地开解他:“程大人,人生在世,不过短短几十年,若是处处同他人比,否则岂不活得太累?不如多与自己比。”

    话罢,视线余光里就瞅到了长顺的身影,他礼貌颔首:“先行告辞了,再会。”

    程文昂眼睁睁看着陛下身前的红人、旁人见了都要客气三分的御前大总管长顺公公疾步走到陆清则面前,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客气地笑道:“陆大人现在可有时间进宫一趟?”

    内心基本麻木了。

    小皇帝这是准备与他和好了?

    陆清则挑了下眉:“刚好我也有些事务要向陛下禀报,走吧。”

    长顺狐疑地回头瞅瞅:“咱家好像又看见那个程文昂了,他是不是又来您面前作死了?”

    “没有,”陆清则摆摆手,“放心吧。”

    就如陈小刀预言的,陆清则昨儿离开乾清宫时,还想着恐怕未来一段时间都不会再来的,结果隔天就被宁倦铲回来了。

    乾清宫的宫人和侍卫见到陆清则,顿时露出副如释重负的得救神情。

    陆大人终于又回来了!

    陛下心情不好的时候,虽然不会随意杀人,但那股沉甸甸的气势走哪儿哪儿沉默,谁也不敢喘气,生怕呼吸重了点,少年天子的眸光就会移过来。

    忒可怕!

    只有陆大人来了,才能让陛下笑一笑,救他们于水火之中。

    那些言官能不能少啰嗦几句?

    他们真的很需要陆大人常驻内廷!

    往日里陆清则来乾清宫,要么在南书房里和宁倦见面,要么在暖阁里,今日却没往这两处去,也没见到宁倦的身影。

    长顺带着陆清则来到紧靠着宁倦寝殿的暖阁门前,笑道:“陆大人自个儿进去吧,咱家就不跟进去了。”

    这是在做什么,神神秘秘的。

    陆清则狐疑地看了眼长顺,也没有多问,推门而入。

    见到里面的景象,陆清则不免怔了怔。

    檐角的风铃被风吹动,发出泠泠的轻响。

    房间西南角的一只黄釉瓷花瓶缺了只耳朵,布满了细密的纹路,显然是被摔碎后重新粘起来的。

    黄花梨木桌案上有个小兰石图砚屏。

    房间内的景象与他脑中模糊的印象有了些微的重合。

    中秋那夜,他与宁倦说过的话也在心底重新涌现:

    “我的房间在西厢房,阳光很好。”

    “外面的檐角挂着只风铃。”

    “房间西南角有一只花瓶,被我不小心摔碎后……大伯帮我粘起来的。”

    ……

    原来那日宁倦不是随意问问。

    他把他所说的每句话、每个字都记在了心里,然后费心派人将那幅模糊的图景,还原成了这个房间,即使因时代的不同,许多东西其实与他曾经所熟悉的相去甚远,但乍一眼望去,也让陆清则有些恍惚。

    他的情绪向来平淡,鲜少能感受到什么过于激烈的东西,此刻胸口却仿佛流窜着某种暖流,一下下叩击着淡漠的心口。

    身后传来轻悄悄的熟悉脚步声,定在三步以外,就没再接近了。

    陆清则轻轻吸了口气,扭过头。

    身后的少年天子沉默站立着,一身玄色常服,身高腿长,气势尊华,望过来的眼神却直勾勾的,像只在讨人欢心、还小心翼翼的小狗。

    陆清则一下就笑了:“陛下这是不生气了?”

    宁倦原本还有些局促,听到这一声,不满地拧起眉:“我何时生气过了?”

    陆清则心道,行行行,你没生气。

    敢情昨日甩袖离开,把自个儿关屋里不肯出来的不是你啊。

    但是身处这间屋子里,这话在喉间滚了滚,还是没说出来。

    原本准备好的兴师问罪也给按下了。

    陆清则伸手摸了摸身边那只被砸碎了、又被勉强粘上的黄釉瓷花瓶,忽然感觉有点眼熟,仔细看了看,无奈道:“这不是你寝殿里那只吗?价值连城的花瓶,你倒是好,说砸就砸了。”

    宁倦凝视着他:“老师想要什么,我都会竭尽全力给你。”

    京城已经入秋,天色由炎转凉,快入夜了,风有些大,风铃在檐角被吹得叮铃响。

    陆清则静默了一下,示意宁倦一起坐下来,开口道:“我翻阅了吏部今年与三年前的京察文书,发现了一些问题,部分官员的升调情况颇有异常,是清洗一番吏部内部的机会。”

    开口就是公事,对方才的那句话避而不答。

    意料之中。

    陆清则现在只想拉开他们之间的距离,无论有没有明了他的心思。

    但今日是来和好的,不是来跟陆清则吵架的。

    宁倦胸口一片冰冷,状似平静地嗯了声:“老师只管放手去做。”

    陆清则随意与宁倦说了说吏部的情况,旋即话锋一转:“史大将军有回信了吗?”

    宁倦猜到了他会问这个,拍了拍手,守在外头的长顺便将一本奏折送了进来,恭恭敬敬地递给宁倦,便又迅速溜了。

    长顺咽了口唾沫,总感觉陛下眼下像一座不断积蓄着怒意的火山,待到了忍无可忍的时候,就会喷薄而出,届时……陆大人还能好好坐在那儿跟陛下说话吗?

    宁倦将长顺拿来的折子递给陆清则:“昨日漠北发来的急报。”

    陆清则接过来一看。

    急报上写,史大将军史容风带兵追击瓦剌时,身受暗伤,军医医术有限,史容风言他已年老体衰,此番鞑靼和瓦剌皆被击退三千里,边境暂安,漠北风沙猛烈,他已多年未曾归京,恳请陛下准允他暂且回京,修养一段时日。

    一番陈词恳恳切切,三言两语波动人心弦,看着便让人心酸唏嘘。

    陆清则看完,露出笑意:“史大将军的文采居然这般不错,看来他是暂时相信我发去的信了。”

    他看信的时候,宁倦一如既往地在看着他。

    陆清则没有摘掉面具,只露出淡红的唇瓣与线条精致的下颌线。

    他指尖轻轻敲着桌面,忍耐住没有伸手去摘:“史容风的确受了暗伤,身体大不如前。”

    陆清则想想原著里史大将军在病痛折磨中辞世的结局,抿了抿唇:“等徐恕回来了,或许可以给大将军看看。”

    宁倦顿了顿,没有开口。

    他现在虽然得到了越来越多大臣的支持,但有一个缺憾,便是兵权的缺失。

    因为没有兵权,重重忌惮之下,他甚至不能随意动卫鹤荣,否则引起支持卫鹤荣的五军营反扑,将是难以预料的后果。

    这对于一个皇帝而言是很荒谬的。

    史容风手握重兵,声名显赫,无论在百姓还是在军营之中,都拥有极为崇高的地位,当年崇安帝便是被阉党说动,不肯向漠北拨去粮草,怀着丝耗死了史容风这个威胁,收归兵权的心思——虽然这个想法在那样的紧急情况下,显得无比的昏庸与不合时宜,但对于皇室、对于皇帝而言,史容风的确有着极大的威胁性。

    宁倦并不觉得史容风会威胁皇位。

    但即使史容风因林溪而愿意助力,也未必会将兵权交给他。

    他需要掌握兵权,越快越好。

    于他而言,一个病死的大将军,比一个活着的大将军有助益。

    宁倦漠然想,倘若陆清则知道他的想法,肯定会觉得他很可怕吧。

    他也觉得可怕,但他实在急不可耐地想要真正掌握所有大权了。

    见宁倦突然不吭声了,陆清则伸手在他眼前晃了下:“想什么呢,说着话都能走神?”

    宁倦回过神,缓缓眨了下眼,露出丝笑:“嗯,好,届时让徐恕给看看。”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