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嗻。”梁九功应道,赶紧吩咐宫人去通知御膳房那边。

    听到康熙的吩咐,溶月脸上这会儿却高兴了。

    只见她眉眼带笑道:“谢谢皇上,嫔妾就知道皇上会满足嫔妾这个愿望的。”

    鸡蛋啊,她可是已经肖想好久了。

    见她因为能吃到鸡蛋,就笑得如此欢快,康熙的心情,也不自觉的被她带动了起来。

    他笑道:“吃个鸡蛋,就是满足你的愿望了,那你的愿望可太低了。”

    “还好,还好,嫔妾觉得自己的愿望挺奢侈了。”

    在她心里,她可是一直都没忘记,妃位以上才能吃到鸡蛋呢,以她常在的位份,这辈子,有点悬。

    说着话,她见梁九功出去了,就门口站了两个低眉顺眼的御前宫人,她赶紧从袖里掏出一方裹着的绣帕。

    这方绣帕里,可是包着她这些日子的心血。

    康熙见她一副的神神秘秘小模样,便忍不住问道:“这里面包了什么,看爱妃这么神秘?”

    溶月睁着一双明亮的桃花眼,眉眼带笑道:“皇上猜。”

    那波光潋滟的秋水明眸,仿若天上的星星一样明亮,就这样闯入了康熙深邃带笑的双眸中。

    康熙不知道为什么,每当他看着这样一双眉眼带笑、清亮如水的眸子,他的心脏,总是比其他时候,跳的快上那么几拍。

    只见他嘴角含笑道:“朕猜不出来。”

    溶月顿时一脸的小得意道:“嫔妾就知道皇上猜不出来。”

    看着她清雅绝伦的容颜上,因为他猜出来是什么东西,而展现那抹小得意的娇媚模样,康熙脸上的笑意更深了。

    她脸上的表情,总是那么的灵动有趣,让人迷醉,就只是这样看着,都让他心生愉悦和欢喜。

    “那爱妃现在可以告诉朕,这是里面包的是什么了吗。”他笑着问道。

    “那当然。”

    说着话,溶月就将放在软塌小几上绣帕,慢慢地打开了,映入眼帘的就是那只她绣了好久的并蒂莲荷包。

    康熙看着荷包上的那朵并蒂莲,就特别想笑,这就是她准备送给自己的惊喜吗。

    这时,溶月开口道:“皇上知道,嫔妾绣活不好,刚开始学没多久,本来呢,还想着再学个一年半载,等嫔妾学的有模样的时候,再绣个好的,送给皇上的,没想到这次您要出远门,嫔妾只好紧学紧赶,先给皇上绣了一个,希望皇上不要嫌弃。”

    说着话,她那双波光涟漪会说话的眼睛,又期盼的看向了他的双眼。

    康熙原本想调侃她,说真难看的那句话,因为这个眼神,不知为什么,立马硬生生的又咽了回去。

    他嘴角含笑道:“绣的不错,朕很喜欢。”

    为了让自己的话更有说服力,他还装模作样的伸出手来,摸了摸荷包上面的并蒂莲花。

    说实话,康熙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也会为了哄一个名不经传的小妃嫔,说出这么违心的话。

    但是吧,她的心意,却又那么的纯粹。

    他曾经见过她手上的针眼,在她白皙修长的手指上,是那么的显眼,他便知道,她是真的不会绣活,却愿意为了给他一个绣荷包,一针一线的去学。

    所以,她绣出来的荷包,虽然是所有妃嫔绣出来最不好看的那一个,但就算为了这份她对他的心意,他好像都不应该打击她。

    果然,他夸奖的话一出,她好看的眸子,像是有星星在闪耀,那笑容顿时让人都移不开眼去。

    “嫔妾就知道,皇上一定能明白嫔妾心意的。”

    虽然嘴上是这样说的,但溶月此时的心里,已经开始吐槽起自己了,一个白色的小人儿说,你自己绣的到底是个什么鬼,自己就没一点逼数,这话怎么好意思说出口呢。

    另一个黑色的小人借着反驳道,为什么不好意思说出口,这可是我努力了好久,不知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才绣出来的,怎么就不能代表着我的心意了。

    溶月可不管心里的两个小人打架,她只觉得自己超额完成了任务,现在心情万分舒畅,不仅让康熙看到了自己的心意,还能让他说好。

    简直没有比这更让人高兴的事情了。

    原本她还想着亲手给康熙戴上来着,最后想了想,还是算了吧,她怕她将这个请求说出口,康熙会想揍她满地找牙。

    送完并蒂莲荷包,溶月和康熙又愉快的聊起了其他话题。

    很快,御膳房那边做好了御膳,梁九功进来问康熙摆膳吗。

    既然做好了,当然要摆的,康熙一声令下,御前宫人鱼贯而入,开始有条不紊的摆膳桌,上菜品。

    溶月之前曾经在乾清宫跟康熙用过一次御膳,自然没有什么可拘谨的,而她格外点的鸡蛋,也已经摆到了离她最近的位置附近。

    除了她点的炖鸡蛋和炒鸡蛋之外,御膳房的大师傅,还另外做了肉幢蛋、蛋腐、煨蛋白等几个别的鸡蛋菜品。

    说实话,这几个鸡蛋菜品,溶月一个都没吃过,要不是膳房的太监,还专门介绍了一下菜名,想必等她吃完,她都不知道这叫什么吧。

    哎,没办法,孤陋寡闻,读书太少,吃的好东西太少,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终于吃上心心念念许久的鸡蛋,溶月吃的那叫一个香,也不对,她吃饭其实一直都挺香的。

    康熙见她吃鸡蛋,都能吃出一种山珍海味的味道,就忍不住的想笑。

    他问:“鸡蛋好吃吗。”

    溶月一边吃,一边点了点小脑袋,道:“好吃。”

    能不好吃吗,一个简单的鸡蛋,御厨都能给你做出另一个花样来,就说那个煨蛋白吧,看着挺简单,其实是用鱼肚、鹿筋、冬笋加上其他东西煨出来的。

    还有那个蛋腐,光蛋清都要用筷子打上数百回呢。

    就连她说的炖鸡蛋和炒鸡蛋,好像跟她自己想象中的做法也不一样,一看御厨就是费了心思的。

    吃饱喝足,两人喝了消食茶,又到殿外逛了几圈,溶月这才了无遗憾的带着念雪回了启祥宫。

    她这边是了无遗憾了,康熙却心里纳闷上了。

    第64章

    纳闷什么呢?

    康熙原以为溶月又是送荷包,又是说想他了,是想跟着他一起出巡塞外。就像宜妃想让他带着郭贵人,德妃想让他带着敏常在,太子想平贵人跟着一起去一样,他们都有着自己的小心思。

    他以为溶月亦是如此,

    可等来等去,等着她开口说也想跟着一起去塞外,他就看在她如此用心的份上,应了她请求的时候,溶月从头到尾,愣是一直没开这个口。

    这是搭台子唱戏,戏台子都搭好了,最后竟然没戏了,这怎么让康熙不纳闷呢。

    这不,他批着奏折,终于忍不住放下手里的朱笔,问身边伺候着的梁九功:“梁九功,你说徐常在,难道就不想跟着朕一起出巡塞外?”

    梁九功先是一愣,随后恭谨的开口道:“瞧皇上说的,徐常在怎么可能不想跟着万岁爷一起去塞外呢,不是奴才说,这宫里的娘娘,就没有不想跟着您去的。”

    就说他这里吧,都不知道让多少人跑断了腿。

    不过他又想了想,这些人里好像是没有徐常在的人,也不对啊,他帮着徐常在传话了呀,徐常在也见到万岁爷了。

    只是最后为什么没有开口,那就不知道是因为什么了。

    康熙一脸疑惑道:“可徐常在最后,确实没有跟朕开这个口。”

    再过两日,他就该走了,这是徐常在最后开口的机会,可她偏偏从头到尾,都没有提起这茬,这就让人诧异了。

    原本他都已经做好心理准备,等着她开口,他就答应她了。

    “这——”梁九功还真被问住了。

    他觉得,徐常在好像错过什么了,瞧她每次哄万岁爷哄的高兴,原来也是个傻的吗。

    “你说她是不是傻?”康熙又呢喃了一句。

    梁九功:……,这话让他怎么接啊。

    虽然他跟康熙想到一块去了,可康熙能说徐常在傻,他这个做奴才却不能说,可你让他说徐常在不傻,其实挺聪明吧,可她办的那些事情,实在又看出来像是个聪明人呀。

    但你要说徐常在真傻吧,人家却又能每次哄的万岁爷很高兴。

    梁九功遂建议道:“要不万岁爷直接下口谕,让徐常在跟着出巡塞外。”

    康熙却直接摇了摇头,道:“既然她没开口,显然是没有想去的意思,还是算了吧。”

    说罢,也不再纳闷此事,拿起朱笔,继续低头批改起奏折。

    梁九功为徐常在暗道一声可惜,原本有跟着万岁爷一起出巡塞外的机会,没想到竟然就这样失去了。

    *

    溶月回到启祥宫不久,她前去乾清宫侍膳的消息,很快就在后宫传播开来。

    最近康熙可是很久没进后宫,没招妃嫔了,除了德妃最近还能见到康熙的面,其他妃嫔可是有些日子没见圣颜了。

    没想到最后却让启祥宫的一个小常在,给抢先了。

    还有,万岁爷最近就要出巡塞外,她们这些后宫妃嫔,可是又要一连几个月见不到圣颜,捞不到侍寝了,而徐常在呢,却在最后,跟万岁爷呆在一起吃了一顿膳食。

    这如何让人不嫉妒,不羡慕呢。

    特别是高位妃嫔,像贵妃、惠妃、宜妃这种妃位以上的,那更是觉得被比了下去,以前感觉一个小常在根本无所谓,从现在开始,也在意起溶月这个小常在了。

    在这个节骨眼上,康熙招徐常在侍膳,有些妃嫔难免会多想一想,徐常在是不是也要跟着康熙一起出巡塞外呢。

    所以,赶紧派宫人去打听消息。

    只是打听出来的结果嘛,好像根本没有那么一回事,总算让平贵人和郭贵人敏常在这些跟着去的妃嫔,心里松了一口气。

    少一个妃嫔跟她们竞争,她们自是欢喜。

    更多妃嫔,却是心里暗笑溶月真是太傻了,这么好的机会,竟然让她就这么浪费掉了,等过几个月康熙从塞外归来,谁知道还记不记得她这个小常在呢。

    启祥宫的主位安嫔,也是气坏了,对着身边的新兰,忍不住的发牢骚道:“你说徐氏是不是是个傻的,这样大好的机会,稍微跟万岁爷说两句好话,说不定就能跟着一起去塞外了,她竟然没能成功。”

    安嫔虽然对溶月一直颇有意见,但对溶月最近得宠的事情,心里还是暗暗高兴着呢,就连内务府那帮奴才,现在都因为康熙经常启祥宫,而对这边好了许多。

    更不要说,她还想等着溶月受宠,能怀上个皇子,好养在膝下呢。

    可现在的情况是,康熙要真是几个月后从塞外归来,忘了溶月这个小常在,损失最大的还不是她的启祥宫吗。

    新兰低声道:“徐常在也可能是提了,万岁爷没松口吧。”

    新兰认为,这么好的机会,徐常在肯定在万岁爷面前提了,只是结果嘛,可能不尽如意,万岁爷并没答应她的请求。

    毕竟这次跟着去塞外的几个妃嫔,那可是都是有靠山的,像溶月这种位置不上不下的妃嫔,想要跟着一起去,确实需要看运气。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