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有甚者,像惠妃这种看宜妃不顺眼的妃嫔,直接在延禧宫内,一副幸灾乐祸地对着身边的心腹大宫女道:“没想到她宜妃也有出昏招的时候,竟然敢在这个节骨眼上,到万岁爷跟前使这种上不得台面的手段,本宫看她之前的日子,就是过的太顺遂了。”

    说到此处,惠妃的脸上又露出一个浓浓的鄙视表情,然后故意用一种阴阳怪气嘲讽地语气道:“不过也是,宜妃可都快小一年没侍寝了,这一出月子,又正赶上万岁爷出巡塞外,现在这大好的机会,她当然不会放过了,要不然啊,等万岁爷一离京,她可是又要有好几个月难见圣颜了。”

    身旁的大宫女栖月随声附和道:“主子说的是,宜妃娘娘这次可真是失算了,听说她在乾清只呆了一盏茶的功夫,就出来了呢,这在以前,可是从来都没有过的事情。”

    说到这一点,惠妃果然心情又顺畅许多:“她呀,还是太急迫了,这时候万岁爷正是最需要休息的时候,她却偏偏上赶着前去送什么补汤,这送补汤是假,迫不及待的想侍寝才是真,还打量别人看不出来呢,真把自己当成是天仙下凡了。”

    说到这里,她忽然惊道:“哎呀,宜妃今年也有二十五六了吧?”

    说起来,宜妃可是四妃中年龄最小的妃子,比她们和四嫔的年龄都要小许多,好像跟德妃差不多大。

    还记得那时她刚一入宫,就被封为贵人,比起她们早年间就伺候康熙的老人,还要高出好几个位份。

    早年间,妃嫔位份不完善,朝廷又正在跟三藩打仗,康熙皇位都做不稳当,哪里顾得上封赏后宫众妃嫔的位份呀,为此,她们这些没品级的庶妃们,可是给宜妃行了好几年的礼呢。

    而宜妃呢,普一入宫就是贵人之位也就罢了,还甚得康熙喜爱,运气那更是好的没话说,说句顺风顺水,一点苦头都没吃,那是一点也不为过,后来又接连生下三个阿哥,让她们这些年吃过许多苦头的妃嫔,看着都羡慕妒忌恨。

    果真应了那句老话:人比人,气死人,命比命,气成病。这世上,什么好人好事好运,都让宜妃一个人摊上了。

    栖月回道:“娘娘记性不错,宜妃娘娘是顺治爷十八年生的,今年已经二十有五了。”

    闻言,惠妃脸上果然露出一个了然的神情:“这样说起来,她也没几年好得宠了,怪不得要着急呢,一个弄不好,可就要跟我们一样坐冷板凳喽。”

    这宫里的妃嫔不服老不行,一上到三十岁,再想侍寝,真是太难了,就比如她和荣妃,当年也算蛮得宠的,可现在呢,自康熙二十年之后,可就再也没被宣召侍寝过了。

    说起来,男人嘛最是贪鲜,她们这些老人,就算再怎么保养美容,跟那些十七八岁年轻貌美的小妃嫔也不能比,不说万岁爷,就算是让她选,她也会选那些鲜花一样鲜嫩的小姑娘。

    更不要说,拥有后宫佳丽无数的万岁爷了,而后宫呢,最不缺的就是这种年轻美貌的小姑娘,三年一选秀,一茬一茬的新秀女,都挤破脑袋的想往宫里钻呢。

    不过就算这样,惠妃觉得现在的日子也不错,从来没想着做回那些年轻的小姑娘,再从头来过,再从低位爬起。毕竟现如今的小妃嫔就算再怎么得宠,也不可能做到嫔位,做到妃位。

    现在后宫局面已定,她们能做到贵人位份,就已经顶天了。

    所以,她对她们可没一点羡慕,倒是宜妃,曾经那么得宠过,现在看着这些小妃嫔踩着她往上爬,好像很难像她一样心平气和的接受啊。

    *

    惠妃在自己的延禧宫,分析了一番宜妃的心情,而溶月这边呢,也很快从王平口中知道了宜妃的事情。

    念雪自知道宜妃见过康熙之后,也忍不住开口建议道:“要不主子也用这个法子,让皇上见您一面,怎么样?”

    溶月思量了一番,却并不认为这是个好主意。

    “你也看到了,宜妃这么得宠,也只让皇上见了她这么短的时间,你说我去了,就算皇上见了我,我还能比宜妃这个宠妃有面子,让皇上破例见我更长时间吗。”

    反正她是没这个自信,敢说她就比宜妃一定就强,能让康熙好好听她说话。

    念雪道:“其实也不一定非要跟皇上告安嫔娘娘的状,您不也说了,皇上可能不会为了您,处罚安嫔娘娘吗,这样一来,事情那就简单多了,皇上只要见您一面,安嫔娘娘肯定就会心虚,会收敛一下她现在的行为,到时候,结果也是一样的奏效。”

    此言一出,溶月果然眼神一亮,竟然觉得念雪说的话,有那么几分在理,这样的话,她是不是就不用整天绞尽脑汁想着怎么跟康熙告状了呢。

    只是她又很担心,安嫔这种的心虚和收敛,会持续多长时间,会不会等康熙一走,她就故态萌发,或者变本加厉了呢。

    对于这一点,她实在不敢为安嫔打保证。

    溶月念叨道:“从长计议,从长计议,不管如何,此事都不能操之过急,等四阿哥病好之后再说吧。”

    念雪也不好再催自家主子。

    *

    如此又平静的过了两三日,安嫔见康熙并没有过来看望溶月,而西配殿这边的溶月呢,也是一直没见动静,仿佛已经接受了这种逆来顺受的日子,并不打算找康熙告状,她心里这才放下心来。

    等到四阿哥的病情稳定下来,身体渐渐好转的时候,日子又过去了三五日,康熙终于不用再日日盯着乾西五所,可以空闲下来关注其他事情了。

    这时候,他也终于从留守在乾清宫的副总管口中得知,十一阿哥满月宴那一日,有孕的定常在在宴席结束之后意外滑倒,旁边的徐常在伸手去救,直接被定常在带倒,做了一回定常在的肉垫。

    事后,定常在和龙胎倒是安然无恙,可听说徐常在却因此伤了手臂,最近一直在启祥宫休养呢。

    等他再一细问,徐常在伤的到底严不严重的时候,副总管却说他知道的不甚清楚了。

    知道事情原委之后,康熙却觉得溶月真是个傻的,发生这种事情,后宫妃嫔哪个不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多远躲多远,就怕惹祸上身,让人当了替罪羊。

    她可倒好,不仅不避着明哲保身,还上赶着救人,将自己弄伤了不说,也没见她捞着半分好处。

    还有,要不是他提前回来,等到两三个月之后,她的伤好了,后宫众人淡忘了此事,再无人向他说起,那她做的好事,可真是白做了,这伤更是白受了。

    他心想,这真是个傻女子,做事情之前,就没考虑过后果,考虑过自己的安危吗,万一定常在的龙胎保不住,她很可能会被后宫这些妃嫔,推出来做替罪羊,只是为了给他一个交代。

    他回来之后,替她主持公道还好,要是直接听信了此事的真相,那她的下场,就可想而知了。

    真是个让人操心的女人。

    康熙在脑中脑补了很多猜想之后,这才放下手中的茶盏,对身旁的梁九功交代道:“下午等天不是特别热的时候,你提醒一下朕去启祥宫看看徐常在。”

    现在大中午,正是天气最炎热的时候,实在不是出门的好时候,也只能再等太阳落下一些,过去看她了。

    不过她也是,他都已经回来这么久了,也不知道传信过来,让他过去看她一眼,真是太傻了。

    对此,他忍不住继续猜想,她是不是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让他知道她受伤的事情呢。

    等过些日子,四阿哥病一好,他一离开,他岂不是更无从得知了。

    如此一想,康熙开始为溶月担心起来,觉得像她这种不甚聪明的傻孩子,没有他在身边,日子肯定过的不是很好。

    他心里低低叹息一声,决定日后的日子,对这个傻孩子多加照拂一下,免得她被后宫这群如狼似虎的妃嫔,直接给生吞活剥了。

    而梁九功这会儿却是暗暗咋舌,康熙刚刚闲下来,宜妃还没等到万岁爷去看她呢,却先让一个小常在捷足先登了。

    果然应了那句话,世事无绝对呀。

    就是不知道,等后宫众妃嫔知道消息后,脸上的表情是何等的精彩纷呈。

    对此,梁九功心里竟然有几分隐隐期待起来,果真是不嫌事大,一副看好戏的模样。

    第75章

    下午申时,康熙在梁九功的提醒下,从乾清宫出发,坐着御辇,向着启祥宫而来。

    而溶月呢,热的也没什么胃口,直接吩咐王平不用到膳房取她那份膳食后,就让之桃从书房拿来一本《声律启蒙》,坐在东窗下的坐榻上,背靠着锦缎引枕,有一搭没一搭的翻着书。

    这是她学习完《三字经》之后,即将要学习的下一本书。

    因为没有康熙这个师父教,再加上最近天气炎热异常,吃吃不好,睡睡不好的缘故,她的学习进度甚是缓慢,用乌龟爬三个字来形容,那是再贴切不过。

    不过溶月不在乎,她又不打算考科举,只争取在清朝不做个半文盲,睁眼瞎就好。再说了,饭都吃不饱,她哪里有什么心思学习啊。

    就连前段时间日日练习的刺绣,自从康熙走之后,再到康熙现在回来,她都有些日子没动了。

    而她前些日子因摔倒而日日疼痛的尾椎骨,在念雪监督着涂药膏的情况下,终于没有刚摔那会儿那般疼痛,好歹不用夜夜趴着睡觉了。

    平时呢,身体只要不做特别剧烈的运动,不要长时间坐着,走路的时候,不要步子迈得太大,走得太急,尾椎骨的位置,问题就不是很大。

    对于这种缓慢的恢复速度,溶月不是不急,但急也没用,伤筋动骨一百天,她虽然没伤到筋,但却微微伤到骨了,只要能慢慢见好,没有继续加重,对她来说,就是一件好事。

    *

    这边王平接到溶月的吩咐,前去膳房支会一声不用准备膳食,可刚出启祥门没多远,就看到康熙的御辇和一群御前宫人,拐进了启祥宫的夹道内,然后向着这边行来。

    他心头顿时狂喜,一边赶紧老老实实的跪在夹道最边上,等着圣驾过去,一边低下头的双眸中眼神一转,立马在心里改了主意。

    等圣驾终于从他跟前过去,行出一段距离后,他手脚麻利的起身,然后撒开脚丫子就往膳房那边的方向跑。

    他要是猜测不错的话,康熙肯定是来启祥宫看他家主子的。

    康熙在启祥门门口下了御辇,带着梁九功和几个御前太监就进了启祥宫。

    自从他每次来启祥宫,不用通报都会看到溶月有趣的表情之后,他就从来没让御前太监通传,或者高声唱和“万岁爷驾到”这类的话了。他现在很喜欢这种意外带来的惊喜,还有她见到他那一刻的震惊和喜上眉梢,让他心里很有愉快感。

    而且,他也更想看到,他不在的时候,她最真实的模样。

    穿过抄手游廊,来到西配殿前,梁九功忙紧走两步,上前将挂在殿门前夏季挡风的竹帘掀开,康熙抬脚就走了进去。

    溶月听到门口的动静,坐在榻上歪着头,伸长了脖子看向殿门口,正好和进来的康熙四目对了个正着。

    她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赶紧抬手揉了揉,想让自己看的更清楚一些,或者说她最近吃的太少,头晕眼花出现了幻觉也说不定。

    等她睁着眼再打算细看的时候,康熙已经迈着大步,向着她的位置走了过来。

    看着她没反应过来的样子,康熙嘴角微弯,笑着逾噎她:“怎么?有段日子没见,连朕都不认得了。”

    溶月的小脑袋赶紧摇成了小拨浪鼓,忙不迭的连声道:“没有,没有,嫔妾就算忘了谁,也不会忘了皇上的,想您还来不及呢,就是一时没反应过来。”

    说到此处,她又突然想到一事:“对了,嫔妾还没给您行礼呢。”说罢,站起身来,欲要给康熙行礼。

    康熙赶紧开口制止道:“罢了,朕就大方一回,免了你的礼吧。”

    嘴上虽然如此说,心里想的却是,就她这慢半拍的性子,他等着她行完礼,黄花菜都要凉了。

    康熙如此说,溶月也没坚持非要继续给他行礼,而是对着他莞尔一笑,带着一点撒娇的口吻道:“嫔妾就知道皇上心疼嫔妾。”

    康熙随身坐到了她的对面,撩起眼皮,看了她一眼:“知道就好。”

    也是这一眼,让他发现她竟然比以前瘦了许多,原本就巴掌大的小脸,现在瞧着更没什么肉了,下巴那一处呢,竟然看着越发尖尖的不说,连以前那股子精气神都没了。

    而他以前最喜欢的那双灵动眼眸,也没了往日的活力。

    等再一细看,那张小脸虽然还跟以前一样白皙,却隐隐透出几分憔悴来,颇有一种诗句里“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感觉。

    他忍不住自作多情的想:这难道是因为想他想的。

    不过,看着她的模样,他还是微微皱了皱眉头道:“怎么回事,怎么朕才走这么短的时间,你就把自己瘦成这样,是不是朕走后,你没有好好用膳。”

    他现在第一个念头,就是她没有好好用膳。

    溶月低着头,一副犯了错,又乖巧委屈的小模样,其实心里早就哀嚎上了:她也想好好用膳啊,可关键是膳房给她准备的膳食,难以下咽外加不好吃呀,她能怎么办。

    “那个,那个,天气太热,嫔妾没有什么食欲,就没怎么好好吃饭。”她踌躇着开口。

    溶月知道,自己不能直接跟康熙说安嫔的坏话,要不然,他只会以为她是故意告安嫔的黑状。

    说实话,溶月这会儿真是万分后悔不让王平提晚膳回来了,早知道康熙会来看她,她就应该把晚膳摆在桌上,然后再跟康熙说上一句:‘皇上,粗茶淡饭,您不要嫌弃,就跟嫔妾一道用晚膳吧’的话。

    到时候,康熙脸上的表情,一定很精彩好看。

    可惜,她失算了,她就没算到康熙会在今天这个时辰来看她。

    要说溶月这一刻的心情,那真是想掐死自己的心都有了,这种千载难逢,用事实说话告黑状的机会,竟然就让她这么生生的错过去了。

    她现在心里那个悔啊,真恨不得时光倒流,狠狠抽那会儿的自己两巴掌。

    她觉得老天真是不开眼,明明每日这个时辰,她都会用晚膳,偏偏今日下午,张贵人派人给她送来一盘糕点,味道很是不错,饿了这么久的她,就忍不住都吃了。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