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的时候,溶月还没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只是觉得,康熙最近好像来西配殿来得勤了一点。

    虽然呢,他每次来得时间都是那么赶巧,是赶在饭点前过来的。

    但溶月真没有多想过。

    只是这样的次数一多,她就感觉到不对劲了。

    怎么康熙每次早不来,晚不来,偏偏都是赶在饭点前过来呢。

    而且每次过来,一问,用过膳了吗,他都是摇摇头说,还没来得及用呢。

    如此一来,溶月又不能自己吃着,让他在旁边干看着。

    怎么办,能怎么办,那就坐下来一起用膳吧。

    反正也就是多双筷子的事情,赵玉福做的饭菜虽然不多,但也尽够两人吃饱了。

    可是这样次数一多,而且每次情况都还一模一样,溶月又不是傻子,稍微一琢磨,很快就明白康熙这是过来蹭饭来了。

    她顿时不知该说康熙什么好了。

    有一次晚膳前,康熙又来了,溶月一边吃,一边开口道:“皇上,您最近来这边,来的是不是有点勤呀?”

    康熙伸手夹了一片水煮肉片,随意回道:“是这样吗,溶儿不说,朕还真没注意到呢。”

    装傻充楞,他还是挺拿手的。

    溶月顿时无语,揣着明白装糊涂,眼前这位最在行了。

    她说:“当然是这样,难道皇上没发现,您最近不仅来得次数有点多,而且每次都还是空着肚子过来的,还都是在嫔妾这边用的膳吗。”

    话都说的这样明白了,再继续装下去就没意思了。

    只见康熙放下手里的银筷,眉眼一展,笑吟吟地叹息一声道:“哎,没想到,这么快就被溶儿发现朕的目的了,朕还以为,朕每隔两三天来吃一次,溶儿就不会发现呢。”

    应该说,就算发现了,也会揣着明白装糊涂,不揭穿他呢。毕竟整个后宫,谁不希望他多去她们那里几次啊。

    还有,说不定她发现之后,还会在他每次来的时候,多给他加两道菜,也是有可能的事情。

    但是好像,结果跟他想象的有点不一样,他家溶儿不仅揭穿了他,也没有给他多加两道菜的意思。

    简直太让人郁闷了!

    溶月却笑着问他:“皇上觉得,嫔妾看着很傻吗?”

    要不然,他怎么会觉得,他这般明显的破绽,她会发现不了呢。

    “没有,溶儿才不傻呢,相反很聪明,要不然,朕怎么可能这么快就被发现呢。”

    听到此话,溶月看向她的目光,这才柔了许多。

    只见眉眼弯弯,问他:“那皇上说一说,过来蹭饭的感觉如何呢?”

    一听到此话,康熙看向她的目光中,就充满了无限委屈。

    “溶儿让朕说真话,还是假话?”

    溶月一脸茫然道:“当然是真话。”

    要是问假话的话,她干嘛有此一问呢。

    康熙道:“真话就是菜品有点少,可选择性有点少。”

    是真的有点少,两个人四个菜,作为皇帝,他觉得真是太委屈自己了。

    唯一让他欣慰的是,菜的味道不错,很对他的胃口,但是呢,这就更显出菜不够吃了。

    此话一出,溶月“噗嗤”一声笑出声来。

    “皇上,您能不能不要这么逗呀,不知道的,还以为乾清宫的御膳房,已经供不上您的膳食了呢。”

    康熙:“可朕刚刚说的就是真话。”也是他的心理话。

    憋着现在才说出来,他容易吗他!

    溶月见他说得这般可怜,还有这几次过来用膳,只能跟着她一起用那为数不多的几道菜品,她觉得作为皇帝,他也是够可怜的。

    便开口安慰道:“那好,皇上以后再过来用膳的话,就派人提前过来说一声,到时候,嫔妾让赵玉福多备一些皇上爱吃的菜,这样总可以了吧。”

    “可以。”

    康熙顿时神清气爽,往日的郁闷一扫而空,只觉得不枉他刚刚在她面前卖惨,换来日后的好伙食。

    但是想到那次他过来用膳,她亲自去膳房的事情,他还是提醒道:“可以是可以,但溶儿最好不要再亲自往膳房跑了,你只管写了单子,让膳房的奴才忙活便是,知道吗。”

    见他不会为了过来用膳,就让她受罪,还知道关心自己,溶月还是很高兴的,便笑着应道:“好,嫔妾听皇上的。”

    听到此话,康熙这才安下心来。

    ……

    果然,在随后的日子中,康熙再过来用膳之前,都会先派个御前太监过来通知一声。

    溶月呢,便写好菜单子,让王平交给赵玉福。

    通过几次做菜,现在赵玉福已经掌握了番椒的用法,做一般的菜肴自是不在话下。

    要是做新菜的话,溶月一般会将大体的步骤写在宣纸上,再细一点的话,就需要赵玉福自己去琢磨。

    毕竟她前世又不是厨师,对厨艺自然不是特别精通,也只知道有这么道菜品,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好在赵玉福不愧是御厨,只要她说出个大概,他试个两三次,做出的成品和味道,也有七八分像了。

    如此一来,倒是省了溶月不少心。

    康熙如此频繁的进出启祥宫西配殿,后宫众妃嫔自是早有耳闻,但随着去的次数增多,早有按奈不住的妃嫔派人前去打听。

    一打听,好嘛,才知道康熙去徐贵人处,是为了陪徐贵人用膳。

    众妃嫔听后,顿时嫉妒不已。

    有那好事者,知道太皇太后不喜徐贵人,便趁着前去慈宁宫请安的机会,故意将此事说与太皇太后听。

    当然了,她们也不明着说,说得甚是隐晦,但话里话外影射的意思,却是再明显不过,就是皇上最近经常去徐贵人那里陪着用膳,却没有多多陪着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用几次膳,这总归是有点不太好。

    太皇太后是聪明人,她难道就不知道,这些妃嫔是因为现在拿得宠的徐贵人没办法,才故意将这些话说给她听的吗。

    太皇太后自然是知道的。

    更知道这些妃嫔是想拿她做筏子,对付徐贵人。

    但知道归知道,她对徐贵人的印象确实不好。

    上次的时候,康熙就多少有些违逆她的意思。虽然瞧着不再专宠徐贵人,但召幸她的次数,却仍是后宫中的佼佼者。

    对此,康熙也算是给了她脸面,她不得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只是没想到,这才过去多久,康熙对徐贵人的喜爱,竟然不减反增,比以前有过之而不及。

    虽然没有再专宠于她,但这每隔两天就去徐贵人那里用一次膳的频率,也可看出,康熙对徐贵人当真是宠爱有加呀。

    如此一来,太皇太后心里怎能不在意呢。

    特别是妃嫔话里隐晦的意思,更是让太皇太后对徐贵人又升起几分不喜。

    毕竟康熙在她慈宁宫用膳的次数,确实连这个小贵人也及不上。

    所以,太皇太后听到妃嫔的话之后,虽然没有当场表态要对徐贵人如何,但心里到底是存了几分计较。

    对此,启祥宫的溶月自然是一无所知。

    第155章

    心里有了计较之后,太皇太后自然也不是那种闷在心里不吭声的人。

    在一次清晨康熙过来慈宁宫请安之际,太皇太后便开口道:“听宫里嫔妃抱怨,皇帝最近经常去徐贵人那里用膳,而且还去的特别勤。皇帝也不要嫌我唠叨,皇帝就算再怎么喜欢徐贵人,也不应该厚此薄彼,寒了其他后妃的心才是。”

    听到此话,康熙仿佛早有预料一般,他很是镇定的放下手中茶盏。

    然后这才开口:“不知是谁又到皇祖母跟前抱怨了,还是说,只要儿臣不是去她们那里,她们都会对儿臣有怨言。”

    后宫妃嫔太多,要是谁有怨言,他就要去谁那里的话,那他一天什么事情也不用做,只管一趟一趟的跑后宫便好了。

    太皇太后立马听出了康熙话里的意思,还有对跑来慈宁宫找她抱怨的妃嫔的不满。

    “皇帝这话说的,她们也是为皇帝好。”

    这话说得太假了。

    所以,康熙并没有立即接话。

    因为他也知道这话到底有多假,什么为他好,他不觉得她们这是为他好。

    康熙重新端起紫檀桌上的莲花纹茶盏,轻轻啜饮了一口茶水,复又放下。

    但他也知道,此事对他来说倒是没什么,但徐氏却不能任由太皇太后这样误会下去。

    在沉吟片刻之后,他这才开口同太皇太后解释道:“其实,皇祖母误会儿臣和徐贵人了,最近暑天炎热,儿臣胃口一直不佳,徐贵人知道后就焦心不已,便同膳房的师傅研制了几道适合夏季食用的开胃菜肴,儿臣用着味道还不错,这才多去了徐贵人那里几次。”

    说完,他以一种开玩笑的口吻同太皇太后说道:“难道皇祖母没发现,儿臣今年暑天都没有因为食欲不振而消瘦过吗,这可都是徐贵人的功劳呢。”

    顺着康熙的话,太皇太后睁着那双现在已经不是特别好使的眼睛,细细观察了几眼康熙的脸。

    你还别说,如此一看,以往每年夏季暑热,因为食欲不振而变得有几分消瘦的康熙,今年看着竟然真的没有消瘦过。

    不仅没瘦,也不知是不是她的错觉,竟然还觉得他的脸胖了一小圈。

    如此一来,太皇太后顿时对自己之前的认知,产生了怀疑。

    难道真是她误会皇帝和徐贵人了!

    皇帝只是因为徐贵人那边的膳食味道不错,这才会去那边的次数多了一些。

    想到这里,太皇太后也是个拿得起放得得下之人,见误会了康熙和徐贵人,便开口:“那是我的不对,误会徐贵人了。”

    康熙赶紧开口道:“皇祖母哪里有什么不对,不对的也是那些喜欢捕风捉影的妃嫔,自己不谨守本分,想着为儿臣着想,就会到皇祖母跟前抱怨,搬弄是非,皇祖母对她们还是太宽容了。”

    一句话,算是将错全都推到了那些过来跟太皇太后告状的妃嫔身上。

    至于太皇太后她老人家,那肯定是不会有错的,有错的也是她们。

    康熙如此说,也算是全了太皇太后的脸面。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