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江山美人

第一百七十二章 农本商末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

    商人的积极,带动了扬州的氛围。

    有了商学院后,他们甚至可以静下心来学习。

    其中一个环节就是,刘可要求各位老总分享自己的贸易趣事。

    比如说如何起家,赚的第一笔大钱拿来做什么了……

    一时之间,商学院被民间传得神乎其技,不少小商贩都怦然心动。

    当然,也引起了反弹。

    “子敬,最近很忙吗?”荀攸不经意地问道。

    “一直以来,不都是如此吗?”鲁肃叹了一口气道,不过他也是乐在其中,刘可给了他假期,他都拒绝了。

    “唉……”荀攸也突然闷闷不乐。

    “有话就直说,别要说不说的?”郭嘉看不惯道。

    大家都共事这么久了,还把自己当外人!

    “既然奉孝都这么说了,那有事就是他兜着,放心大胆地说!”鲁肃来了兴趣,顺便腹黑了一把。

    众人停下手中的工作,等待荀攸开口。

    荀攸内心挣扎了一下,道:“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最近的商会,闹得沸沸扬扬啊!”

    陈群原本一脸认真,现在表达了他的失望,道:“我还以为是什么事呢,主公认真做的事,还有不成功的吗?”

    “问题恐怕就出在这里了。”郭嘉一眼看穿了荀攸的心思。

    嗯?

    还有什么我不知道的?

    陈群做好了聆听的准备,这可都是前辈的经验传授啊。

    “主公重商,绝非好事!”荀攸道,为了观察大家的反应,他左顾右盼,好像要找到支持者。

    这无异于一次变法,与商鞅的思想相悖。

    统治者仅有政治上的人身控制还不足以控制人们的意志,必须辅之以经济手段才行。

    最突出的办法就是“弱民术”,也就是在政策上重农抑商。

    国内民族就是被这样的思想禁锢了两千多年,这是治国的不二法门。

    就是让你穷,还要让你傻。

    但是,这绝对是利于统治的。

    所以,荀攸才会说,刘可重商,不是好事。

    陈群一下子瞪大了眼睛,这种事情可不好发表意见。

    作为士族,他是既得利益者,当然不愿意商会发展起来。

    “恐怕这就是主公不找我们商议的原因,因为他知道我们一定会反对,哈哈!”郭嘉笑道。

    这句话很有道理,但是没有发表任何观点,既不说重商好坏,又迎合了荀攸,所以还是很圆滑的。

    陈群不由得佩服,看来自己还是很嫩啊。

    “主公做事,肯定有他的道理,公达若是不服气,可以找主公辩驳!”鲁肃道。

    反正鲁肃肯定是不会反对的,作为大总管,他知道商会每年交的税,是一笔很可观的收入,是农税的几倍之多。

    他有什么理由反对?

    而且主公成立商会,让他们互相监督,谁敢逃税?

    或许鲁肃的话很不客气,但是也正因为刘可平易近人,他才会这样说。

    不服就去辩论,谁怕谁啊?

    他没少找刘可麻烦……

    这都是刘可逼的。

    但是荀攸不一样,他做事讲究规矩。

    “公达有事不要憋在心里,主公又不是猛虎,怕什么?”郭嘉也鼓励道。

    他的思想是很开放的,商人也好,农夫也罢,只要好好遵守规矩就行了,随便主公怎么折腾。

    荀攸目瞪口呆,这都是什么人啊?

    一言不合就怼主公?

    然后,荀攸看向了陈群。

    陈群这个人,年纪还小,温文儒雅,应该不会提出过份的建议吧?

    荀攸看过来的时候,陈群就开始紧张了,他现在都是在鲁肃帐下做事,还没有独立处理事情的经验啊。

    我还小啊!你不要逼我啊!

    看在同为颖川老乡的份上,就给你一个建议!

    “为何不上书呢?”

    荀攸一听,不错啊,他没有胆量去找主公,但是可以把想法写下来。

    “好主意!”郭嘉和鲁肃都赞同道。

    于是,荀攸洋洋洒洒写了一遍文章,劝说刘可“重农抑商”。

    文书很快就交到刘可手里,刘可一看,皱起了眉头,果然,士族的反弹还是来了。

    在荀攸看来,这只是简单的劝诫,刘可却看到了刀光剑影。

    这是一场无形的厮杀。

    毕竟商人这种生物,怎么说呢,有的时候真的很没有人性。

    现在扬州富裕,没怎么看得出来。可是之前呢,囤积粮食,也不愿意分给饿死的流民,这就是资本。

    这也是刘可成立商学院的原因,目的就是整治这种罪恶,大家赚钱不容易,但是也要保持着一颗良心。

    但是,商学院刚刚建立,是没什么效果的。

    荀攸看到的是,资本巨鳄的成长。对于统治阶级来说,绝对不是好事。

    赵雨见到刘可凝眉,问道:“夫君,遇到什么难题了吗?”

    刘可倒也不见外,既然赵雨感兴趣,就给她说了一说。

    蔡琰也在旁边,听得很认真。

    赵雨一直以来都管着家里的事,对于商业的发展,认知很深。

    “夫君,商业发展若是不能造福于民,那就是畸形的,应该着重管理才是。”

    赵雨能说出这样的话,看来最近没少用功读书。她算是大器晚成的类型吧,也有可能是因为压力太大了。

    好强心让她拼命充实自己,否则就会觉得配不上刘可。

    “雨儿说的对,不过任何事都有两面性,有我在,自然能够掌控商会。”刘可充满了信心。

    蔡琰对“两面性”这个说法很感兴趣,经过刘可解释后,她才明白,原来这就是辩证。

    “夫君所言极是,那又为何忧虑呢?”赵雨轻声问道。

    “权力就这么多,一边崛起了,一边就要落下了。等世家摸清了商会的本质、等更多的寒门加入商会,你夫君我就成为人人喊打的对象了。”刘可解释道。

    提到这里,刘可倒是灵光一闪。

    为什么不创办报纸呢?和世家抢夺舆论权!

    真是个好办法,到时候天天给百姓洗脑,东阳侯是个好人!

    找个机会安排安排。

    “怎么可能,夫君这么努力,扬州正是因为你,才能够崛起的啊,他们怎么可能忘恩负义?”赵雨道。

    “雨儿说的对,这只是一个苗头罢了,看你夫君我怎么掐灭它!”刘可道。

    听了刘可的话,蔡琰还是有一点担心的,毕竟对于世家,她有更深刻的理解。

    无论是女子书院还是商学院,在世家看来都是荒诞不经的。

    但是奇葩的是,他们找不到任何理由责怪刘可。因为刘可的崛起,世家比以前更加富庶了。

    他们吃着刘可分出去的肉,自然偃旗息鼓,不过他们也会盯着更大的蛋糕,不会轻易满足。

    蔡琰突然觉得刘可好可怜,在各种各样的势力中,左右逢源,能够保持平衡,是多么地不容易。

    还有自己父亲所代表的儒家……

    扬州至今没有出乱子,刘可功不可没。

    当然,更重要的是,刘可的刀剑足够锋利。

    刘可陪着二女度过了一天的时间,到了第二天,就开始着手处理荀攸的事了。

    这绝对不可能敷衍了事的,因为刘可要劝说的,不仅仅是荀攸,而是他所代表的利益集体。

    和荀攸有一样想法的人,还有很多,只不过,他们没有办法见到刘可,荀攸是他们之中,最受刘可信任的人。

    所以,众人端坐在一起。

    众人坐定以后,刘可四处看了看。

    “主公可是要找奉孝?”鲁肃道。

    “是啊,这家伙跑哪里去了,这么重要会议,怎么可以少了他?”刘可生气道。

    郭嘉是一天不打,上房揭瓦。遇到麻烦事,溜得最快!

    “他说无条件支持主公,请主公不要怪罪公达!”鲁肃道,转达了郭嘉的话。

    原来,他早就知道了结果,刘可决定的事,不会轻易改变。

    刘可看向了荀攸,后者果然很紧张啊。

    难道是搞得太正式了?

    于是,刘可让所有人出去,单独留下荀攸一个人。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