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江山美人

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年到来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

    似水流年,时光匆匆,一年又一年过去了。

    新年是一个隆重的节日,刘可这几年一直征战不休,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好不容易逮到一次机会,自然要过得隆重一些。

    新年虽然没有到来,东阳城的人们却已经开始自由地穿行在大街小巷,忙着置办年货。

    只要辛苦工作,就会有一份不错的薪水,这是刘可定下的规则。

    修建道路的将近二十万俘虏,也被叫停了,春节之际,刘可承诺,他们可以品尝到美酒。

    随着劳役时间的缩短,他们更加期待以后的生活。

    他们有机会生活在扬州,这就是最大的鼓励。

    过年的习俗由来已久,无论天南海北,无论钱多钱少,总是要过一个像样的新年。

    腊月初,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着杀猪宰羊,不亦乐乎。

    为了供应扬州的肉市场,刘可特地从幽州进货了一批牛羊。

    扬州百姓的吞吐量,简直可怕,一下子就消耗完了。

    这也证明了百姓逐渐富裕起来了。

    农户也闲了下来,许多人都会在这个时候嫁娶,好不热闹。

    刘可在家中无事,于是经常巡逻各军营地,提前给他们祝福。

    因为他已经决定过年的时候陪着家人,这些事只能提前做。

    对于军队之事,刘可一点也不嫌麻烦,否则底下的士兵不认识他,这怎么行?

    无关信任的问题,掌控军队是一个统治者应该时刻在做的事。

    一连几天如此,刘可直接累趴了。

    而家中商铺的结算重担,也落在了刘可肩膀上。总不能让赵雨来吧?

    刘有义也不管事了。

    刘可需要的处理的事情,是由刘先挑拣以后留下的,即使如此,账本也摆满了整个房间。

    这过年,和刘可想象中的不一样,他简直就跟机器一样。

    “家主,酒的储量不够了。”刘先道。

    这种事,跟我讲有毛用?

    “这样把,你给每个大臣都送几坛,剩下的都留着。”刘可吩咐道,并且补充道,“你写出一份计划书,今年就算了,明年要产多少酒计划好。”

    计划书?

    刘先一一记录下来。

    “不只是酒,其他物资都做一个统计,别到时候手忙脚乱。”刘可道。

    然后狡猾的刘可直接杀到糜竺门上,借了十几个算账好手,回到家中挑灯夜战。

    糜竺是大舅子,他的请假刘可肯定准了,至于其他太守,门都没有。

    都给我好好盯着扬州的风吹草动!

    新年是喜庆的日子,但是也容易出乱子。

    刘可的处理效率让人瞠目结舌,别人处理账目是一页一页来,他是一本一本来。

    即使如此,也花了两天两夜的时间。

    转眼就到除夕夜了,刘可在前院举行大宴,说了一通鼓励总结的话,陪吃陪喝一会儿,就离开了。

    回到后院,刘可趴在亭子的圆桌上,曹贞立刻给他按摩。

    “夫君,我来为你弹奏一曲吧!”蔡琰笑道,非常好看。

    “那感情好!”刘可高兴地道。

    琴声悠扬,刘可差一点就睡着了。

    糜月吩咐下人将吃食摆上,又给亭子挂上了帷幔,阻挡寒风。

    左右点上火炉,顿时亭子里温暖如春。

    颇为雅致。

    “这是谁的主意,不错啊!”刘可赞美道。

    众女只是笑笑,刘可也不敢猜。

    不一会儿,赵雨被侍女扶过来了,此时她的肚子已经很大了。

    刘可和她们一起好好吃了一顿饭。

    新年的第一天,仆人侍女各自分工,忙的不可开交。刘管家也是见过大场面了,指挥起来得心应手。

    刘可带着众女给父亲请安后,打算好好露一手,下厨做菜。

    他制作的红薯丸子,又软又甜。最好吃的还是炸薯条,香脆可口。

    众人哪里见过这样的食物?纷纷赞不绝口。

    刘有义知道后,还训斥了一句“君子远庖厨”,尝过味道以后不说话了,夸奖刘可有孝心。

    这种菜品简单易懂,有了刘可带头,厨师们很快就学会了,直接用在宴会上。

    “兄长,这个太好吃了!”典韦乐道,大口大口嚼着薯条。

    之前典韦还是住在刘府的,后来刘可嫌弃他老大不小了,让赵雨张罗了亲事。

    典韦成了亲,自然搬了出去,不过在刘府仍然有自己的小院子。

    现在就郭嘉这个臭不要脸的没结婚了,不过他有十几房小妾,倒是不用刘可关心。

    “拜见东阳侯!”万年公主这时候探头探脑地出来了。

    在刘可的示意下,蔡琰把她接了过来。

    “不介意的话,还是叫哥哥吧,东阳侯多见外!”刘可本想摸一摸小姑娘的头,可是发现她头发梳理得很好,就不忍心捣乱。

    “嗯……”万年公主小声道。

    “来尝尝这个!”典韦递给万年公主一碟薯条道。

    万年公主小心翼翼地尝了一条,就将典韦的盘子都夺了去,引得众人哄堂大笑。

    万年觉得不好意思,一溜烟跑没影了。

    不久,薯条这个吃食就传遍大江南北,东阳侯的博学也广为传颂。

    吃饱喝足之后,就是隆重的祭祀了。

    原本刘可想跳过这一个环节,但是被郭嘉劝阻了。

    乱世以来,百姓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不计其数的亲人兄弟战死疆场,祭祀是对来年期与厚望,也是缅怀这些惨死的亲人或者战死的英烈。

    刘可为了让百姓都参与进来,搞了个隆重的灯会。

    灯会上,还有表演节目,猛士赤膊上阵,直接搏击,一决雌雄。

    为了照顾文人墨客的情怀,还有猜灯谜,护城河也布满了画舫,供人游赏。

    次日,拜访刘可的人络绎不绝,刘可收礼收到手软。

    各地太守虽然没有来,但是都派遣了心腹手下送礼。

    更夸张的是,周昕还送来了所谓的祥瑞,刘可直接劈头盖脸地训斥了一顿,不过最后还是夸奖了他,因为他送的礼物最轻。

    只要不劳民伤财,一切都好说。

    刘可早就明确规定,送礼只能送创意。祥瑞虽然符合要求,可是总感觉有把人当傻子耍的嫌疑。

    还是诸葛瑾实在,直接送来一车大红薯,全是精挑细选个头最大、长相最好的。

    不过,还是有一个人送了重礼,刘可没有责怪,反而非常高兴。

    那可是上百车的书籍!

    送礼的人,是司徒王允。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