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侯来了,可不能让他看扁了。

    按理说,曹操应该去和刘可见一面,但是他现在不敢离开。

    生怕挪了一下p股,董卓就突然杀过来,夺了洛阳。

    第二天,攻城战依旧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董卓攻,曹操守。

    唯一不同的是,城下布满了井阑,曹操军顿时压力大增。

    井阑上全都是西凉军的精锐射手,每一箭都很刁钻,让人防不胜防。

    更何况,还有云梯下不断爬上来的人。

    “主公,井阑不能留!让我出战吧!”于禁道。

    他刚刚加入曹操军,当然想要建功立业,表现一下。

    曹操点头,同意了此事,因为城墙上的压力太大了。

    于禁领命,即刻领了三千青州兵,从另一个城门,杀了出去。

    青州兵的前身为青州黄巾,凶悍无比,曾经大破十万官兵,把兖州牧刘岱都干掉了。

    所以于禁指挥起来,有点不受控制的感觉,但是他们作战绝对勇猛。

    冲入敌阵之中,就是拼命地厮杀。

    曹操在城头上看着井阑一个一个地坍塌,心里非常舒爽。

    最终完成了任务的于禁,率领一千残兵脱离战场。

    由于他们是绕着城墙走的,城墙上面还有弓箭手帮衬,所以骑兵并没有追击。

    于禁回到城中复命,曹操好好地夸奖了他,升官自然也是少不了的。

    “有尔等相助,董卓算的了什么?”曹操大笑道。

    今天的战斗,也是曹操赢了,只不过同样损失惨重。

    “董卓军损失更大,再过几天,他们就坚持不下去了。”夏侯渊判断道。

    曹操深以为然,这样的攻城强度,常人不可能坚持。看到同袍战死,总会有人心生胆怯。

    在曹操召开会议期间,曹纯带兵来了。

    “子和,你怎么来了,虎牢关现在何人看守?”曹仁忍不住道。

    曹纯是他的弟弟,若是因过失酿成大错,那就不好了。

    “兄长放心,虎牢关有东阳侯守着,丢不了。”曹纯向曹操行礼后,回答道。

    也就只有曹家和夏侯家能够在曹操面前如此随意。

    “为兄不是这个意思。”曹仁停顿了一下,道,“你怎么可以把虎牢关交给东阳侯就自己跑过来了呢?”

    曹纯这下也听出来了,原来是希望自己留在虎牢关监视东阳侯。

    想通了这一点,曹纯顿时冷汗涔涔,告罪道:“属下罪该万死!只是听闻洛阳战事紧急,就不由自主地赶过来了。”

    曹操摆摆手,事已至此,还能怎么办呢,况且曹纯忠心耿耿,曹操也不忍心惩罚他。

    “行事之前多思考!”

    曹纯抱拳。

    曹纯也给曹操留下了一个不好的印象,今后只能为将,不能为帅。

    真正的帅才,曹操目前只发现了夏侯渊和夏侯惇二人。

    “不管东阳侯了,我等专心对付董卓即可。”曹操道。

    有东阳侯在虎牢关,当万无一失。至于他有没有别的心思,暂时不用考虑。

    若是东阳侯真想收拾他,轻而易举,没必要现在出手。

    曹纯之所以不顾大局赶过来,还有一个原因,因为他麾下的虎豹骑,可以抵挡董卓的飞熊军。

    可惜的是,虎豹骑只有区区五千人,和将近十万的飞熊军没得比。

    董卓进入长安后,又扩充了飞熊军,导致飞熊军整体战斗力下降不少。

    洛阳大战,长安也不安宁,人心惶惶。

    因为长安有一个大集体,那就是百官!

    具体来说,就是献帝跑了,留下他们这群人,在长安过得非常尴尬。

    没有皇帝的大臣还是大臣吗?

    他们空有一身名头,却没有人阿谀奉承,这怎么行?

    不甘寂寞的他们,当然也要行动起来。

    首先第一步,就是追随献帝的步伐,跟着皇帝走肯定没错。

    所以他们在谋划,想一个稳妥之计,最好神不知鬼不觉地离开长安。

    现在董卓对于偷溜的人很敏感,见一个杀一个。可是他远在洛阳,现在管不到长安的事。

    更重要的是,董卓调走了长安几乎所有兵马,防御空虚。

    此时出逃,更待何时?

    若是他们狠下心,肯定能拿下长安,只是能拿不能守,干脆不要多事,这是杨彪的想法。

    杨彪也是出逃计划的主要制定人之一。

    现在他好埋怨王允,逃跑竟然不带上他!

    “父亲,长安这么多大臣,怎么逃?光我们一家,就有上千口,大家加起来,没有十万八万说不过去!”杨修道。

    杨修是杨彪最疼爱的儿子,现在也有十七、十八岁了,本就聪慧的他,很快就发现了问题所在。

    杨彪头疼的也正是这一点,这段时间好多人都来找到他。

    难道真的要轻装简从,带几个人就跑了?

    一些仆人倒是还好说,几十房小妾怎么办?她们可还是貌美如花,还有自己的女儿,难道真的要扔下不管,让董卓杀得过瘾?

    杨彪是万万不可能答应的,但是,带上她们,风险直接增加了百倍。到头来自己脑袋都保不住……

    “德祖有什么办法吗?”

    杨修想了一会,道:“董卓如今身在洛阳,肯定管不到长安,我们有三条路可以走,第一条当然是水路,只能轻装简从;第二条从宛城走,只不过要经过两个关卡;第三条是绕一圈,走豫州。”

    至于函谷关,杨修提都不提。函谷关是董卓的退路,肯定防守严密,不可能从那里走。

    杨彪犹豫了,绕路这种事,意外太多了,而且会晚很多天才能见到献帝,谁知道他身边会不会出现其他的妖艳j货?

    他不仅要逃,还要逃得有价值。献帝正是缺乏人手的时候,自己现在跑过去,肯定是雪中送炭!

    杨修看出了父亲的犹豫,道:“我们走水路,其他人绕路。”

    至于其他人包括哪些,就不关他的事了。

    杨彪眼前一亮,还是他的儿子厉害,头脑灵活。

    然后杨彪就下令家仆先行前往港口准备船只,而他负责通知几个交好的大臣。

    一切都在紧张地准备之中。

    另一边,刘可在虎牢关也不是无所事事,派遣斥候四处探查消息。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