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江山美人

第两百三十八章 交州近况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

    交州虽然和扬州相邻,但是交趾和东阳的距离,就和现在江苏到越南的距离一样。

    若不是扬州海运发达,刘可对于交州的掌控会弱很多。

    现在,扬州源源不断地朝交州运输粮食,并且鼓励移民,对交州的统治已经很稳固了。

    贾诩的书信,主要对交州的发展进行了一次汇总。

    在甘宁大军的威胁下,士壹投降了。他的投降,代表着交州最大的抵抗势力消亡。

    贾诩又是威逼,又是利诱,稳定了交州的众多部族。威逼很简单,不服从统治的,统统消灭掉,利诱就是承诺部族首领为官。

    然而再从交州学生中挑选新锐官员,协助他们治理麾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书院的建立。

    让交趾无条件地学会中原文化,弘扬儒家思想。

    但是有一定不同于扬州的是,贾诩对于交州的商业采取固步自封的方式,限制发展。

    甚至建议刘可,对于交州的商业,“缓三年”。

    由于荆州南部被孙策占领,这一条商路已经断了。贾诩趁机收势,再对益州的贸易增加税率。

    这一点无疑可以增加交州对扬州的依赖,让他们更加地了解扬州的强大。

    而且在刘可出征期间,贾诩还和鲁肃搞了一个联合行动,就是交州派出部族使团,前往东阳学习半个月。

    数千人的使团由南向北,一路走来,他们见证了中原的繁荣。尤其是东阳城的宏伟,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些人回到交州后,变得老实了。对于贾诩的一些政策,不再抵触。

    贾诩的考虑很周到,刘可将他留在交州,无疑是正确的一步棋。

    原本刘可还以为他会将交州杀得人头滚滚,局势稳定下来后,刘可再换一个相对柔和的主官去接替他。

    没想到贾诩连怀柔的工作都替刘可做好了,现在出头鸟都找不到了。

    至于商业发展的限制,刘可也同意了,但是官道还是要修的。

    目前扬州的官道基本完工,现在主要修理一条贯穿交州的道路。修好后,俘虏的劳役期限也该到了。

    但是交州农业的发展不能落下,刘可认为贾诩这一点做得不够好。

    交趾是什么地方?稻谷能做到一年三熟。

    怎么可以放弃这个天然的优势?

    而且水果之类的就不必说了,南方本来就盛产这些。

    还有甘蔗制糖。

    刘可将这些告诉他的侍从刘先,刘先一一记录下来,最后整理成文书,发给贾诩。

    这就是有秘书的好处了。

    以后就形成交州主农业,扬州主商业的发展模式。

    交州的地界太大了,刘可还计划分而治之。以后交州就专指交趾,也就是越南地区;而两广地区,刘可决定效仿后世的东吴,建立广州;海南岛就直接设立海州。

    如此一来,能够极大地避免动乱。

    刘先也将这个想法记录下来,到时候还要和鲁肃、郭嘉、荀攸等人探讨。

    贾诩督促刘可尽快完善选官制度,因为官员的缺口还是太大了。

    科举已经筹备了几年,刘可觉得应该执行了。

    “你觉得科举制度怎么样?”刘可问道。

    刘先曾经是太学学生,对于科举依旧是很陌生,更不用说别人了,于是他将心里的想法告诉了刘可,道:

    “主公,其实呢,我们应该趁早举行科举,有漏洞的地方再补上,再等下去,学子们要怨声载道了。”

    刘可做事一向讲究完美,他怕各种科举制度不完善,会让人徇私舞弊。因为他还要通过这个,打倒世家,所以不得不慎重。

    倒是太学取士和九品中正制实行一年了,一开始还能让人接受。甚至有的世家站出来,要求刘可将九品中正制定为唯一选官制度。

    对此,刘可嗅之以鼻。

    “让各郡安排郡试吧,合格者,才能参加明年的大考。”刘可道。

    刘先也记录下来,这都是大事情,马虎不得。

    “水镜先生的私塾直接给20个考试名额,太学50个,不用参加郡试。”刘可道。

    这算是给名牌书院开后门了,蔡邕知道后一定很开心。

    太学不仅可以实习的道路,还可以参加科举。

    “告诉九品中正制选取出来的才子,若是他们能够在科举中胜出,起点也会不一样。若是落榜了,推举名额取消。”刘可微微一笑道。

    刘先颇为无语,现在主公一言一语,都能决定别人的命运了。可惜玩性太重。

    贾诩书信的后半部分,介绍了荆州目前的局势。

    孙策在入主荆南后,励精图治,很快就得到了当地百姓的支持。

    孙坚在长沙本来就有不错的口碑,而孙策更狠,直接打击豪强,百姓拍手叫好。

    没有了军费的孙策,根本没有征求世家的支持,巧取豪夺只是家常便饭。但是他的百姓根基很稳,世家的反扑几乎没有造成损伤。

    如今,手握四郡之地的他,拥兵十五万,再加上五万地方部队,整整二十万大军。

    疯狂扩军带来很多问题,比如说刘表的不安。

    孙策一直将父亲的死归咎于刘表。不管是为了复仇,还是名正言顺地扩张,他都不会对刘表手下留情。

    然而,刘表获得了世家的支持,实力也是大增。他们害怕孙策成为荆州的主人后,自己的下场会很惨。

    事实证明,孙策对于世家并不友好,手段非常粗爆。

    世家不得不倾家荡产帮助刘表,让刘表的兵力也恢复到了二十万。

    小小的荆州竟然养了四十万大军,大战一触即发。

    在此期间,刘表还和袁术有了一次串联。

    袁术派遣使者质问孙策,要么归还十万大军,要么割让荆州一半领地。否则他就杀了人质孙权,并且和刘表联手。

    一开始孙策还被吓到了,但是周瑜有惊无险地化解了这一次危机。

    先是假意迎合袁术,确认孙权的安全,而后派遣死士救回了孙权。

    袁术大怒,周瑜就派人与他谈判,承诺只要袁术帮忙打败刘表,荆州一半的领地就归他。

    袁术是一个骑墙货,一时之间无法决定,只等孙策和刘表打得你死我活的时候再出手。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