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可向荆州承诺了一次,所以周瑜认为,荆州理应给予回应维持最后的情谊。这是他所能做到的最后一件事了。

    这也意味着,未来的三年,周瑜不可能有任何的休息时间,为了弥补与扬州的差距,他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做。

    就这样,荆州兵退出了战场,刘可完胜联盟。

    贾诩率军匆匆赶来,只摸了一个尾声。

    “拜见主公!”贾诩认真地道,并且提出了回到东阳的请求。

    刘可知道,贾诩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任务,清除异己。现在需要一名柔和的文臣,来稳定交州战争后的创伤,如此一来,交州将会成为刘可真正的领土。

    治理一州,绝对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想要一州百姓归心,更是难上加难。

    贾诩已经把交州折腾坏了,所以对于他的请求,刘可没有多加考虑就同意了。

    于是,众人喜气洋洋地回到了扬州,举行了盛大的庆功宴。

    在今天,整个东阳城都在设宴,就是这么奢靡。东阳的百姓,有资格如此嚣张。

    商人们自主组织活动,菜市场没有因此加价,反而自动降价三成,就是给刘可面子。

    “诸位,我扬州在百万大军面前屹立不倒,今后也将更加辉煌,干一杯!”刘可喜笑颜开道。

    “干杯!”众人欢呼沸腾。

    大殿内,一共一百多人,全都是扬州的统治阶级,因为职务上要有所调整,所以刘可把各地太守都召集回来了。

    所以,人员第一次这么整齐。

    “主公,我敬你一杯!”典韦第一个站出来道,后面还排着长长的队。

    刘可看到一个个拿着大酒壶,就有一点怂,道:“先说好了,我一杯你们一壶。”

    “一杯多没意思,来一碗如何?”典韦讨价还价道,也就只有他,能够在刘可面前讨价还价。

    刘可答应了下来,漫长的车轮战开始了。刘可和武将都走了一轮,而郭嘉早就率领文臣等候多时了。

    “让我缓一缓。”刘可厚着脸皮道。

    然而,郭嘉只给了刘可吃了一个鸡腿的工夫。

    最后刘可实在受不了了,只好将徐庶卖了出去,道:“元直可是大功臣,你们不能放过他。”

    如果不是徐庶找到了突破口,作战也不会这么容易,往往第一步才是最难的。

    而且,众人也都知道,徐庶是最早加入刘可阵营的一批人。如今他出师就建立了莫大的功勋,众人都替他欢喜。

    于是,一场敬酒下来,徐庶就已经晕呼呼地了。

    “诸位,在下酒量有限,实在不行了。”徐庶摆摆手道。

    “元直啊,你可是为主公挡酒,不能说自己不行。”郭嘉笑道。

    就是这种让人无法拒绝的感觉。

    刘可不由得心疼徐庶三秒钟,他的体格强健,对于酒精的消化更快,但是也不敢和这帮酒鬼拼酒。

    以前的酒是度数低,他们直接当水喝。后来刘可的酿酒配方出世,他们收敛了一阵子,现在差不多也习惯了。

    归根结底,还是古代的娱乐活动太少了,除了喝酒吃肉,就没什么事情要做。

    为了文明喝酒,刘可教会了武将们玩骰子,如今正三五成群地围坐在一起,准备整一整倒霉蛋,全场都是典韦吕布等人的吆喝声。

    郭嘉混在文官的阵营浑身不自在。

    “奉孝想玩就去,何必有所顾虑?”鲁肃道。

    “今日不同往日了,主公要文武分治,我总不能带头破坏了。”郭嘉道。

    “你说笑了,主公怎么可能分得这么清楚?”鲁肃笑道,刘可向来不拘小节。

    “就算主公不在乎,文官集团里,也会有人不满。”郭嘉道。

    文官集团?

    这个词,好像还是从主公那里听来的。

    鲁肃一下子恍然,如今几年过去了,扬州已经不同于往日。三省六部制已经逐渐完善,小朝廷的成立不远了。

    所以郭嘉才有此担忧吗?

    鲁肃一直兢兢业业,认为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没想到,不知不觉间,扬州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然大物了。

    就连郭嘉都变了。

    就在鲁肃感慨物是人非的时候,郭嘉已经离开,与刘可攀谈起来。两个人亲密无间的样子,让鲁肃非常羡慕。

    酒宴持续了一整天,第二天只是小范围的聚会。到了第三天,刘可宣布了赏赐。

    之所以卡了一天,是因为第一天大家都喝了酒,还没有缓过来。

    其中,最重要的任命,就是六部了。

    吏部是管理文职官员的机关,掌品秩铨选之制,考课黜陟之方,封授策赏之典,定籍终制之法。

    其中,吏部尚书为鲁肃。

    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

    其中,户部尚书为糜竺。

    礼部掌典礼事务与学校、科举之事等。

    其中,礼部尚书为蔡邕。

    兵部明职掌全国军卫、 武官选授、简练之政令。

    其中,兵部尚书为荀攸。

    刑部为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

    其中,刑部尚书为贾诩。

    工部为管理全国工程事务的机关。

    其中,工部尚书为刘晔。

    六部之外,还有其他独立的部门。其实,这三部权力更大。

    一,督察院,左督御史郭嘉,右督御史程昱,督察六部,直接向刘可负责。

    二,内阁,刘可省了“三省”,直接建立内阁。其中内阁成员有郭嘉、鲁肃、贾诩、荀攸、徐庶五人,协助刘可处理政务。

    三,天策府,负责对外作战,总管主战兵团。与兵部职能不同,兵部只掌各地守军和相关后勤。成员有赵云、太史慈、典韦、吕布等,基本上囊括了所有主战兵团的大将。

    以上安排中,糜竺掌管户部,就是刘可对他的认可,但是没有让他入内阁,里面有深层次的考虑。糜家有功,自然该赏,但是这份功劳到了现在已经显得不足了。

    至于蔡邕担任礼部尚书,威望和学识都是足够的,没有人能够反驳。反倒是工部尚书的职位让刘可考虑了很久,马钧改良了元戎弩,又造出了弩炮等,功劳足够。但是说到为官,刘可认为他还有许多不足。

    刘晔之所以入了刘可的法眼,是因为汉室宗亲的身份。光是这一点,刘可就不会亏待他。

    郭嘉掌督察院,一来可以闲鱼,二来充分显示了刘可对他的信任,何乐而不为呢。程昱或许适合刑部尚书的位置,但是他的身份就注定了,位置不能太高,让他负责监察,再适合不过了。

    刘可用系统看了一下,程昱的忠诚度只有60,勉强保持不会跑。但是随着手下能臣的变多,刘可没有时间一一收服,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其中徐庶没有任何职位,直接进入内阁,表明了刘可对他的厚爱。至于为什么没有给他官位,当然是因为他目前只是官场的“新人”,不能一下子抬得太高。

    以上都是刘可深思熟虑后敲定的,至于官位的品阶,刘可没有定,因为他现在只能算诸侯,在自己地盘上改一改无伤大雅。要是动摇了朝廷的官位,岂不是让人喷死?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六部尚书,地位表面上一样。但是实际上吏部和户部最高,一个掌控着官员的升阶,另一个掌控着天下的钱财。

    礼部和兵部次之,刑部和工部最次。

    本来在乱世中,兵部是最强的,可惜天策府分出去将近一半的权力,这就体现了刘可的制衡了。

    而陈宫、张昭、张纮和诸葛瑾四人都是大才,他们之所以没有进入六部,是因为刘可对他们另有安排。

    陈宫作为交州刺史进入交州,代替贾诩之前的职务,安抚人心。管亥作为交州都督,掌管交州防务。

    管亥可谓是步步高升,一开始负责守卫东阳,后来守卫一郡,现在开始守卫一州了。

    最开始追随刘可的一批人,都得到了很好的安置。

    诸葛瑾作为陈宫的副手,进入交州历练。因为诸葛瑾还年轻,所以刘可没有一下子把他提拔太高,只能一步一步来,从一地太守升职为一州二把手,最后再召集回来委以重任。

    至于张昭,刘可打算安排到徐州,不过短时间内无法实现了。暂时就任广陵太守一职,由于东阳就属于广陵郡,所以张昭随时会遇到牛鬼蛇神,这也算是刘可对他的考验。

    张纮升任九江太守,九江郡是除了广陵之外最富庶的地方。

    王璨依然留在刘可的身边,倒是刘先跑到督察院任职了,听说还是郭嘉亲自挖走的。

    对此,刘可无可奈何。刘先做事一直以来都是谨小慎微,没有出过差错,刘可很希望他能够留在身边。但是,总不能一辈子没“出息”,所以刘可也没有拦着。

    职位定下来后,徐庶就变成了炙手可热的大人物。毕竟在人们眼里,他还只是一个刚刚中举的新人,哪怕是第一名,也不可能入内阁吧?

    然而,徐庶一下子就完成了别人的终极目标。什么是羡煞旁人,此刻就是。

    对于刘可的安排,徐庶哑然失笑,之后就非常淡定了。徐庶犹记得那天,主公找到他对练,你看看,练武有什么出息,还是学文吧……

    一下子就过了几年了啊。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