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可战胜盟军之后,名声大噪,尤其是没有参战的诸侯,对于刘可更是钦佩。

    那可是货真价实的百万大军,没有一丁点水分,刘可凭借着智慧与实力翻盘了。以二州之力,对抗六州。

    当初曹操檄文发布的时候,所有人都不看好刘可,因为看不到希望。

    东阳侯虽然强大,但是能强得过百万大军?

    事实上,就连刘可心里都没有底气。

    如今,百万盟军灰飞烟灭,总算是扬眉吐气了,扬州终于迎来崭新的一页。

    刘虞听到这个消息后,感慨万千。对于刘焉进攻交州,在他看来,就是汉室宗亲自相残杀。

    如今,整个天下,就只有刘可与他,能够称为汉室的顶梁柱了。至于刘璋,格局不够。至于刘备,难以证实。

    于是,刘虞给扬州发去恭贺的书信,哪怕不看好刘备,他也在末尾提了一句,如果可以,希望刘可放过刘备。

    但是,这怎么可能?

    刘可从来都不是善男信女,作为罪魁祸首,刘备必须付出代价,哪怕他是被蒙蔽的。

    这些日子以来,刘可一直对李儒明查暗访,依旧没有一丁点消息。这个人对于如何隐藏自己,很有一套。

    “追查李儒一事,不能懈怠。”刘可叮嘱道。

    “是,主公。”荀攸道,现在他手中掌握的情报力量,已经归于兵部,所以追查李儒的事情,还是由他负责。

    “扩军一事,准备得如何了?”刘可突然转变了话题。

    “很顺利。”荀攸只用了三个字概括。

    百万盟军进攻扬州,终究还是让刘可有了危机感,兵到用时方恨少,所以刘可一不做二不休,打算来一次打扩军。

    扬州上下,都表示了支持。甚至有商人提议,他们可以捐款,帮助扬州克服一切困难。

    然而,这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事情。

    刘可没有接受商人的好意,同时,他也意识到了一个问题,最近商人们总是有一些膨胀。

    或许是刘可战胜百万大军给了他们勇气。

    找机会收拾整顿一下。

    可以说,商会是刘可的亲儿子,但是哪怕儿子,也要守规矩的。

    兵权,刘可不会放。

    经过数次的讨论,结合兵部的意见。交州的守军数量定位十五万,可以说,这个数量并不够,勉强能够完成守卫领土的任务。

    刘可也同意了这个方案,交州地广人稀,要养十五万军队刚好合适。而且,关于边将忠诚问题也是刘可要考虑的因素。

    否则交州要是有二三十万大军反叛,刘可岂不是要忙死?他可不想再坐一次大船南下。

    当然,这不是说管亥会反,只是防患于未然罢了,刘可怎么可能一点戒心都没有。

    十五万是一个合理的数字。

    这十五万人还要经过拆分,管亥不可能一个人全部统领。这些事情还得等兵部上交详细文案,刘可再直接拍板。

    至于扬州,作为人口大州,兵源不是问题,钱财也不是问题,刘可完全养的起。

    但是考虑到主力兵团的招募也是在扬州,所以守军的数量定为二十万。

    数量不是很多,相对于交州的十五万来说,扬州的重要性体现不出来。

    不过主战兵团就驻扎在扬州,守军的作用就只是震慑宵小。现在已经没人敢招惹扬州了,至少这几年扬州稳如泰山。

    主战兵团的扩充,就比较麻烦了,涉及到诸多将领。

    刘可先是花费了一天听取他们的意见,而后又找来糜竺、刘晔商议。

    “钱财方面,不是问题,库存充足。”糜竺道。

    而且,有了钱庄这个大杀器,不够还可以贷款出来用。

    “主战兵团的养护,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从长远考虑。”刘可道。

    “是!”糜竺拱手道。

    “工部呢,需要多长时间能够完成装备的打造?”刘可道。

    “一年。”刘晔道,显然是做足了功课。

    然而,刘可还是不太满意,道:“有没有办法加快一点。”

    一年时间准备,对于刘可来说,太长了。如果可以,他打算趁着诸侯元气大伤,拿下徐州。

    否则时间久了,诸侯恢复了一些,徒生变故。

    “主公,我军交割给袁绍五万具铠甲,又承诺袁术……”刘晔的诉苦还没有结束,就被刘可打断了。

    刘晔做事精细,恐怕这是他计算出的最好的结果了。刘可不可能因为这种事,逼迫工匠不眠不休工作。

    如今就有以下各种情况,一,装备不足,二,主战兵团在反击战中损兵折将,三,不能降低主战兵团战斗力……

    综上所述,主战兵团的兵力扩充到三十万最为合适。最主要的兵员从守备部队中抽调,再加上藏霸训练的几万新军。

    虎卫军,五万人,统帅为赵云,校尉陈横、张英。樊能已战死。

    扬州骑军,五万人,统帅为太史慈。

    赤水军,五万人,统帅为甘宁。

    其中,虎卫军的编制没有改变,只是做了人员的补充。因为统帅五万人,已经是一名将领最大的荣耀。除非是战时,否则就是得寸进尺了。

    所以,赵云坚决不扩军,太史慈也一样,只是改了一个名字,与东阳军区别开来。

    甘宁的扩军莫名其妙,因为在他看来,三万水军已经够用了。能够参战的次数已经微乎其微,何必白养这么多人。

    刘可却强制将水军独立出来,自然是为了以后的海军做准备。

    樊能是扬州第一个战死的最高将领,刘可下令将其厚葬,抚恤金高达五万。

    剩下的十五万人,都归属于东阳军,也是刘可亲自统帅的部队。

    突骑营,三万人,统帅吕布。

    射声营,三万人,统帅黄忠。

    近卫营,两万人,统帅典韦。

    陷阵营,两万人,统帅高顺。

    混合营,五万人,统帅张辽,副将藏霸。

    至于许褚,直接负责贴身保护刘可。

    于是,交州的部队数量达到了十五万,官吏一万人,人口一百五十万。

    扬州的部队数量达到了五十万,官吏两万人,人口六百万。

    在后世,这绝对不是一个健康的数据。但是为了领地不再受到威胁,刘可已经豁出去了。

    要养这么多人,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地方守军不得不兼任屯田的重则。

    刘可感觉到自己肩膀上的担子更重了。

    至于官吏的数量,或许会让人疑惑,但是对比历史数据,就不会感觉到诧异了。

    历史上的蜀国,“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

    刘可养的部队数量夸张了一点,但是由于他的存在,生产力早就天差地别了。

    就像现在,玉米和地瓜的推广,几乎没有人会饿死,越生越多,这就有效增加了人口数量。

    刘可疯狂扩军,军队数量达到了六十五万,引起了诸侯的恐慌。

    孙策得到消息后,仰天长叹,最近他叹息的次数特别多。周瑜也一样,六十五万大军是什么概念,他最清楚不过了。

    现在荆州养了二十万人,吃喝拉撒全是周瑜在打理,如果增加了三倍,他绝对会疯掉的。

    而东阳侯一下子就扩充了这么多军队,谁还敢去招惹?

    别说招惹了,现在荆州自保都难了。

    “三年内,荆州要扩军到四十万,否则绝对防御东阳侯的进攻。”周瑜握紧了拳头,给自己订了一个小目标。

    如今,荆州只有两百多万人口,要扩充到四十万大军,绝对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周瑜只能向世家下黑手,而且还必须在一年内完成整顿。

    “恶人我来做!”孙策杀气腾腾地道,这是他唯一能够为周瑜扛的了。

    荆州,又将迎来血雨腥风。

    曹操已经无言以对了,曹丕回来后,长篇大论描述扬州的繁华与战争潜力。

    对于什么是“战争潜力”,曹操还是非常陌生的,现在刘可直接用行动给他上了一课。

    六十五万大军,什么概念,投鞭断流不过如此。

    所以,曹操非常忧伤,目光不由得向西看去,西凉,才是他必须夺取的根据地,否则,他拿什么抵挡?

    刘璋还好,只与交州接壤,交州只有十五万人马。刘备是直接吓傻了,扬州可是屯兵五十万,而且东阳侯直言不讳,要灭了徐州。

    刘备心惊胆战,根本睡不好觉,身边一个能出主意的都没有。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