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这一次出现的不是李商,而是荆州的重要人物,周瑜。

    “拜见刘刺史!”周瑜文质彬彬地道,这一次,他带着使命而来。

    刘备一时之间惊疑不定,因为他不知道,周瑜到底抱着什么样的目的。他试探着问道:

    “孙伯符想救援徐州吗?”

    这一句话,让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周瑜。如果是一般人,压力肯定很大,说话都不利索了,但是周瑜不同,年纪轻轻,却久经考验。

    “主公并无出荆州之意。”

    刘备燃起的希望一下子湮灭了,语气一下子降到了冰点,道:“那你来干什么?”

    徐州没有援军,就要完蛋了,哪里还有心情听你的废话?

    “自然是给玄德公指一条明路。”周瑜不卑不亢地道。

    刘备一下子来了兴趣,道:“能否让我打赢这场战争?”

    周瑜摇了摇头,刘备再一次失望了。

    “玄德公,你的对手是东阳侯,东阳侯是什么样的人,您到现在还不了解吗?”周瑜反问道。

    到现在还抱着战胜扬州军的希望,心里没有一点b数吗?

    “说出你的目的!”刘备不耐烦地道。

    “我荆州,愿意接纳玄德公。”周瑜道。

    “你是来搞笑的吗?”刘备甩了甩衣袖。

    “玄德公就没有想过自己的退路吗?天下之大,何处容身?”周瑜道。

    刘备一下子就沉默了,丢了徐州,他还能去哪里?

    四处的流浪的生活,刘备并不想过了。

    “徐州肯定是守不住的,如今玄德公只有三条路可以走,一是投奔袁绍,二是投奔曹操,三是来我荆州。”周瑜道。

    至于为什么不是公孙瓒之流,很简单,他们的势力太小了,不可能让刘备反客为主。

    这三家,面对扬州,都有一定的自保之力。

    “玄德公若是愿意和我主联手,天下间,能够敌过荆州的人,少之又少。曹孟德或许会拒绝玄德公的投降,但是荆州不会。河北袁绍已经坑过您一次,难道您还要去投靠他吗?”周瑜道。

    曹嵩的死,与徐州脱不开关系,所以曹操的态度非常不明确。

    刘备陷入思索之中,权衡其中的利弊。

    既然打不赢,那就要考虑退路了,这才是诸侯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在默默等死。

    孙策的确是一代雄主,只是时运不济,遇到了东阳侯。

    他刘玄德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荆州还是太远了啊。”刘备叹了一口气。

    周瑜从这口气听出来,刘备的意志已经松动了。所以,他接着道:“东阳侯与曹操有停战协议,玄德公可以借道兖州。只要躲过了东阳侯的追杀,那么天高任鸟飞,玄德公一定能够大鹏展翅。”

    刘备很喜欢这句话。

    周瑜劝说刘备加入荆州也要承担风险的,毕竟刘备野心勃勃,不可能一直居于孙策之下。幸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敌人,那就是东阳侯。

    在这个敌人没有被消灭之前,他们都可以合作。

    刘备拥有的力量不可忽视,毕竟当过徐州刺史。

    如今,徐州城中还有六七万兵力,如果能够保住,就是最大的助力。而且刘备素有名望,他的加入,对于孙策而言,政治地位不言而喻。

    “为了对抗东阳侯,我们必须联合全部的力量。想当初联盟进攻扬州、交州,诸多主君之中,就只有玄德公与我主孙策殚精竭虑……”周瑜提起了曾经的荣耀。

    刘备不由得紧闭着双眼,当他再次睁开的时候,已经有了决断,道:“好,荆州本就是风水宝地,我们一定能够东山再起。”而后,他问身边的众人道,“你们还有什么想法吗?”

    “主公的决定,就是我的决定。”简雍道。

    “大哥去哪里,俺就去哪里!”张飞道。

    “兄长的意志,就是我的大刀所向。”关羽道。

    “好,都是我的好兄弟!”刘备突然热泪盈眶,这一去,说得再怎么好听,都是寄人篱下。

    有一群兄弟追随,让刘备特别安心。

    “玄德公帐下人才济济啊!”周瑜感叹道。

    狗屁的人才济济,还不是照样被东阳侯吊打?

    刘备很想谦虚一句,但是又担心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想想还是算了。

    擦干眼泪,不失礼仪地微微一笑。

    确定了出路后,刘备一下子热情高涨,道:“首先一点,我们要如何突破东阳侯的包围。”

    刘备看向了简雍,简雍没有说话。

    张飞主动道:“大哥,给俺一支兵马,俺替你杀出一条血路。”

    说了等于没说。

    至于关羽,只负责保护刘备,其他事情不好参与。

    好在周瑜早就有所准备,提议道:“玄德公不妨从西门出发。”

    “西门是东阳侯特意留得缺口,恐怕有埋伏。”刘备道。

    刘备的担心并无道理,自古以来,围城都是围三缺一,“缺”的那头并不代表没有危险了。很可能就是刻意留下的陷阱。

    “无妨,伏兵罢了。玄德公从明天开始,就放开西门,任由百姓出入,扰乱敌人视线。”周瑜道。

    “那我等何时出发?”刘备犹豫道,这个时间点最不好把握。

    “当天夜里。”周瑜道。

    这么仓促?

    刘备有点不相信。

    “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就是要给东阳侯一个意外。”周瑜道。

    刘备都到了这个时候了,当然什么都不怕了,置之死地而后生!

    于是,他立刻着手安排了此事,第二天天一亮,就有一批百姓出城。

    西门是太史慈负责盯梢,看到一群百姓流离失所,没有无动于衷,逐一进行了安排。毕竟自家主公的秉性太史慈非常清楚,百姓大于天。

    一连三波下来,周瑜就判断出了伏兵的位置,当天夜里立刻率军出发,绕过了伏兵,大军慌不择路逃往兖州。

    太史慈很快就得到了斥候的汇报,可是将士们经过白天的折腾,大都疲惫不堪。而他又分派一批将士护送百姓前往沛县,导致如今没有足够的兵力。

    不过太史慈依旧整顿了五千兵马追击,并且把这个消息告知了在东门的刘可,以及沛县的吕布。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